分享

项目化创业:破解创业团队股权分配困局

 笨小孩16 2016-09-03

  这是个活力激荡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准备创业或者已经开始创业。而创业中,最为艰难的事情,就是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问题。

我认识一位S女士,下海创业。由于担心自己势单力薄,就拉了几个好友一起干。刚开始的时候,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几个好友股东也都没有投资,享受的是干股。随着时间的推移,S女士发现这几个好友股东,光吆喝,不出力,还是自己在当老黄牛。这让S女士心里非常难受,想让清退这些不作为的股东。可是他们已经是工商局的注册股东了,如果要让他们退出,自己还得把干股对应的权益变成现金给这些好友股东。这个事情就变得非常虐心了。

当然,S女士的案例是个案。在创业团队中,如何分配股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除了专业投资机构的大额投资外,核心的股东就是干活儿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钱。大多数的创始人,都是对股东的贡献有非常大的期望的。如果股权的确定,仅仅是通过投资额的确定,将会很难吸引到人合作。就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我们现在很多创业都需要互联网技术开发,你如果让他通过投资成为股东,对大部分的技术来讲,是行不通的。绝大多数技术都是拿的干股。类似的团队有很多。

这中间就存在一个极其吊诡的逻辑,我们用一个确定的框架,确定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具体怎么讲?股权对应的是负债和收益,当然更多人是理所当然的只理解为收益。我们在设定股权结构的时候,假设每个人可能的贡献是什么,从而确定一个比例。当随着公司往前推进的时候,发现比如预期的贡献没有达到,甚至有的股东根本不合格的时候,再反过头来调整这个固定的了,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得法定的股权比例,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有很多股权管理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设置动态股权加代持模式,用来应对未来的变化。非哥依然觉得这是用确定性来控制不确定性。

正常的思考逻辑是什么?用不确定性来匹配不确定性。项目化创业的模式破解了这个困局。

项目化创业把我们创业的起点从一个公司降低到一个项目。这个有什么好处?一是投资和投入少,大家容易建立信任成本。比如我们要做一个农业休闲领域的公司,可能投资最少得200万,但是我们从一个嘉年华的活动开始,可能只需要50万就可以启动了。参与项目的股东投资额就降低了,大家的决策成本也降低了。这样就可以很快的形成项目团队。二是在这个过程中试错,每个参与的合伙人的表现就能完全的表现出来。无论从性格、品德还是能力、执行力都可以观察出来。每个合伙人擅长什么,短板是什么,也依然会表现出来。因为是项目合伙,就可以通过建立评价体系,来调整每个合伙人的收益。三是在实战中磨合团队,为大家理解项目,理解具体要做的事情达成共识。因为很多时候想象的事情和实际做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在这种共识和团队磨合基础上,再进行公司化运作,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