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四不讲”

 老刘tdrhg 2016-09-03

 陈寅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国学大师,是中国唯一祖孙三代四人上了辞海的人。他留学欧美等国,读了十几个博士学位,通晓二十几种文字,能够用十几种文字撰写论文,曾被聘为牛津大学教授却终未到任。他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 许多名教授如梁启超、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生怕缺了一场。

1926年,36岁的陈寅恪就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被誉为“教授之教授”。

傅斯年这样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季羡林先生这样说:“在学者中我最佩服的是陈寅恪先生,他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无人能做到,但陈先生做到了。”胡适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灵犀:盛名之下的陈寅恪朴素诚实,谦和而自信,真诚而不伪饰,“四不讲”体现了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堪称真正的学者本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