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务影响

 songsgt 2016-09-03

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实务影响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涌现等,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以及内部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企业采取了国际化经营战略,企业间的跨国经营、并购、联盟纷至沓来。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内部管理重要板块的财务管理,相应地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流程、低风险以及科学决策的要求,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对集团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而财务共享服务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企业在日趋竞争的经营环境下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学者对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在表述形式上虽有不同,但其含义通常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学术界,引用率最高的是我国学者张瑞君等立足中国集团企业的管理实践所提出来的概念:将分散式的财务基本业务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抽离出来,集中到一个新的财务组织进行统一处理,这个新的财务组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以业务伙伴的形式,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集团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并为企业创造价值。
    可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将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集团企业成员的会计业务集中放置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加强内部风险管    控、促进企业标准化运作及提高财务预测准确性等目的。
    
三大优势
    一是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成立FSSC的首要优势就是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在FSSC模式下,会计工作实现了前台、后台的专业化分工,能够提高会计人员对自身所负责领域的熟练程度,通过集中化、标准化、流程化的业务处理,会计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第二,FSSC模式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相比于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了业务处理速度,同时也能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节省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时间。第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激励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激励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FSSC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激励理论。成立FSSC说明了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这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自信心,使之为更好地完成财务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是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成立FSSC后,企业的会计制度都是通过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在FSSC网络上予以呈现的。在专业化的分工下,每个会计人员都需要各司其职,明确负责的工作领域,强调了权责对等。当会计人员登录FSSC工作网络进行会计处理时,在权责分明的环境下,可以使业务处理的财务责任追溯至个人,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财务流程的标准化降低了舞弊的概率,有利于合理的财务监督,保证了内部控制的执行。此外,在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内部控制主要依靠下属成员单位,主要采取的是事前防范、事后监督的控制方式,难以做到事中流程控制。而在FSSC模式下,日常业务处理过程贯穿于内部控制之中,共享中心可以对经济业务的合规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实施控制,使得控制过程更加完善与集中,控制形式更加合理与高效,内部控制得到了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可靠性与及时性。
    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实质就是财务工作体系逐步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过程。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集团企业可以统一规范及优化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一步提高了会计循环流程的规范    性和标准化,这也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质量特征是指会计信息在失去其决策价值前为信息使用者所使用。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同时,这也使得会计信息能真正发挥其辅助经济决策的基本作用。
    在FSSC模式下,集团企业成员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上传至FSSC工作网络进行核算,在专业化的分工、标准化的流程处理以及发达的信息技术支撑下,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相比于传统分散式的财务管理模式,FSSC模式迎合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及时性要求。
    
三大劣势
    一是会计工作可能会过于单调。
    成立FSSC模式,每位会计人员涉及的专业知识领域较少,甚至有些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只负责个别的会计科目。因此,FSSC过度的劳动分工可能会造成会计工作过于单调,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使会计人员产生厌倦感。
    二是信息系统的固化容易产生问题。
    FSSC模式的背后支撑是信息系统的固化、财务制度的标准化,这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例如,外单位不能够及时提供相关附件材料,就可能导致入账延迟,甚至可能会出现系统强制关账而不能入账。
    此外,当会计制度变更时,企业需要重新定义会计流程、重新编写操作程序,这样也可能对会计工作造成影响。
    三是会计工作的沟通成本可能会增加。
    在FSSC模式下,在财务共享中心工作的员工由于不能够亲临下属单位的现场,导致其难以核实经济业务的准确性。
        例如,资产的计价、仓库存货的进出。中心的员工不能够及时进行实地检查,为防止出现差错就需要不断地与当地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务政策不一致,为降低涉税风险,有关会计工作的沟通成本也必然会上升。
    
三个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通过信息化建设,会计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可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加强内部管控以及为管理层更准确地进行财务决策的目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述,该模式的推行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因此,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统一的ERP核算体系及相关配套系统是关键。统一的系统支持是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首要步骤,因此,建立统一的系统能够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顺利搭建。
    第二,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数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然而FSSC模式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化操作水平,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为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提供基础。
    第三,要因地制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率先由福特公司提出并实施,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推行至我国,由于不同国家在法律制度、文化、企业性质、人员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国外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运用FSSC时,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情况,将FSSC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