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灵山大会上,手拈鲜花的那一瞬间,他是笑着的。 全世界当时只有两个人懂得这个微笑,一个是佛陀,另一个是大迦叶。 大迦叶不能说出佛陀微笑的深意,他只能笑,因为佛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一刻的意境。 从此以后,禅,便在佛的手指和微笑中诞生了。 拈花一笑,不立文字,心与心契,境与境合。 又过了一千年,达摩和尚到了中国,粱武帝也许是虔诚的,但他悟性不够。达摩走了,志公大师对粱武帝说:就算你让全城的百姓都去请他,达摩也不会回来的。 跪求当时粱武帝的心理阴影。 达摩在少年寺柱锡九年,把石壁参破了,终于等来了一个有缘人。这个人名叫慧可,他站在雪地上用戒刀砍下一只胳膊,让达摩动了心。后来他问达摩:我心未安,请师为安。 达摩当机棒喝:将心来,为汝安! 慧可答到: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为当安心竞。 呆! 禅语就是这样,听懂了手舞足蹈; 听不懂:“神经病啊,你?” 那又怎么样呢? 禅还在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又过了多少年?应该不会太久吧,中华文化其实早已有了禅意。 从庄子的“心斋”开始,然后“坐忘”,然后“朝彻”。有人说庄子的“真人”就是菩萨, 算了吧,根本不是一个路数。相通就一定相同? 后来,儒家又来了。儒家说我们也“养心”啊。 然后,一些没见过世面的学派也开始坐禅、修性、修行、打坐,说:天下一家。 有一年,达摩要死了。 他找来自已认为还算可以的学生,问他们什么是“禅”? 道副说:不执着文字,但也不放弃文字。用文字作为求道的工具吧。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 尼姑说:法喜充满,但一见便是永别。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肉。 道育说:四大皆空,五蕴是无,六根非有。全世界无一法存在。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骨。 慧可最后一个站起来,他向达摩行了礼后站在那一动不动,达摩笑了,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 就这样慧可接了达摩的衣钵。 难道不说话就是佛法了? 呆! 法脉就这样流啊流。 一直没有文字,一直不说话,但一直都在。 文字对于禅来说真的很多余,但我们真的很想用文字来表达禅,虽然真的是徒劳。 大德说: 若在经中求佛法, 笔尖蘸干洞庭湖。 禅意之美,在于不言;禅意之深,在于无语。 我能写的,也不过是指尖上流动的感觉,你所读的也不是文字。 谁知道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说友道”,读经典国学书,和智者做朋友) |
|
来自: 发哥07domrg8zi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