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让我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呢? 是控制感的丧失,比如,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丧失,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感丧失等,这些都会让我们焦虑不已。 记得大四的时候,我因为肺病做了一个小手术,但是那段时间正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而我却不得不在老家养病。那段时间,追逐梦想和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我濒于崩溃,我完全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陷入极度焦虑之中。 生活变得不受自我的控制,而自我控制的失败会导致严重的焦虑,因为这种失败意味着自我需要的紊乱和不协调。这一点在抑郁的人身上颇为明显。很多抑郁的人都会失眠,在漫长深夜,总想控制自己,想让自己早一点睡去,但结果就是不能入睡,这种不可控性伴随着弥漫性的焦虑,长期下去,甚至会走向绝望。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不但受到自己的控制,也受到社会环境,尤其是他人的控制,当环境或他人对于我们自身命运的控制超过我们对于环境和他人的控制时,自我控制便失去了平衡,焦虑就会产生。 想控制外界,不如控制自己 而增加自己的社会控制是减轻焦虑的最普遍的策略。 当一个人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内在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去控制外界,对外面世界的控制是对自我控制失败的最大补偿。除了对金钱、地位和权力的控制外,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以达到自己的期望也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
比如,很多失恋的人,在恋爱结束的时候,往往有一方会不断地去给对方打电话、发短信,在深深的焦虑中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杀威胁)去试图重新建立联系。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当你离开一个生活了很久的地方,再次回去时,周边的一切都充满了亲切感和轻松感,因为我们再也不需要对这个地方的人和事进行控制。如果我们想要这种重回旧地的感觉,那就不要试图通过控制社会环境和他人来减轻焦虑。我们需要做的是平衡自己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将自我需要满足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如果你焦虑了,不妨回过头来看看,你是太看重了哪个需要,或者你又忽略了哪个需要呢? (作者:心理学博士 陈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