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光明法治理论时政论述题模拟题(一)参考答案

 江山大律师 2016-09-03

公众号菜单栏上有光明点睛已发知识点汇总。

直接点击知识点名称

或者 回复知识点名称可直接查看已发知识点相关内容。



宋老师按:很多同学希望宋老师写一篇参考范文。结合卷四攻略热点分析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宋老师遵循观点、理论、材料、总结的四段论写作模式,简单写了一篇文章,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有利于监督法官,遏制司法腐败,保障司法公正。其次,人民陪审员来自社会各阶层,拥有各种专业知识,其参与审判,有利于查清事实,从而正确适用法律,更好地维护司法权威。第三,人民陪审员制度能够加强审判结果的正当化,有利于公众接受司法判决,解决执行难问题。
       如材料2数据所言,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占试点法院一审普通程序案件总数的73.2%,包含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在内,约25%的参审案件以调解、撤诉结案。这些数据表明,人民群众在人民陪审员参审的案件中极大地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也充分证明了人民陪审员在事实认定、监督法官、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以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司法改革基本目标的实现。 



附原题:


时政论述题(本题20分)
材料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要决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要决定》)
 
材料2、
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在10个省(区、市)选择50个法院开展试点。
试点地区法院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在各级党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4月底,50家试点法院全部按要求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新选任人民陪审员9673人,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13322人,为法官员额数的4.3倍。一大批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的普通群众被选任为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来源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合理。从参审案件情况来看,人民陪审员共参审刑事案件10002件,民事案件59616件,行政案件4711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总数的73.2%,其中约25%的参审案件以调解、撤诉结案,涉及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1707件。
(材料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基本目标,谈谈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答题要求:
1、无观点或论述,照抄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2、观点正确,表述完整。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欢迎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直接留言交流,讨论问题答案,提问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