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盏造型特征

 自华居 2016-09-04



建窑典型黑釉瓷器造型

  宋代建窑是黒釉瓷器发展历史的高峰,建窑黑瓷无论胎釉、造型、纹饰,都开辟了实用功能与艺术欣赏的崭新天地。下面我们来看下建窑瓷器浑厚古朴的造形特征,希望对学习瓷器鉴定的朋友有所帮助。
  宋代建窑黒釉瓷器,以碗为主,宋代文献总称之为瓯或盏,统名“建盏”。按瓯的本意是碗,盏的本意是比碗小的器皿,是一种小碗,因此建窑有碗也有盏。宋代建窑工匠在制作器皿时,按照一定规格制坯成型的碗分三大类:大碗口径在15厘米以上,中型碗在11~15厘米之间,小型碗口径在11厘米以下,共同特征是大口小足,形如漏斗,局部有所不同,如从口沿入手,结合腹部及底足的变化,可把建盏区别为束口、撇口、敛口、敞口四种类型。
  束口碗 口沿曲折,外缘向内收缩,约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内壁则相应形成一周凸圈,依口沿、腹部的差异,分成A、B、C三种形式。
  A式束口碗,口沿仰折,深腹,腹上部陡起,下部转为弧形壁向内逐渐收缩成小平底。整体造型饱满而刚健,而且富有优美的曲线变化,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器形。以中型器居多,小型很少,大型极少。口径与通高的比例,一般略小于或等于2:1。
  B式束口碗,口唇矮短外卷或无明显曲折,圆腹圆壁,整体造型如半球状,墩矮浑圆。一般为小型器,也有少量中、大型器。口径与通高的比例等于或略大于2:l。
  C式束口碗,大撇口,口沿外折,腹部呈斜弧式壁,内底中央往往微有隆起,形体奇峻秀丽。口径与通高的比例大于2:1。大、中、小王型皆有。大型器腹部较深,而且口沿曲折显著。小型器腹部较浅,且口沿外缘曲折不甚明显。
  敛口碗 口沿微向内收敛,造烈较丰满,依腹部深浅的差异分为A、B两种形式。
  A式敛口碗,浅腹,圆弧形壁,皆小型器,口径与通高的比例等于或略大于2:1。
  B式敛口碗,深腹,腹上部直起,下部转为弧壁。小型器居多,也有一些中型器。口径与通高的比例略小于2:1。另有一种敛口碗,口沿收敛较甚,下腹饱满,下腹内收成浅小圈足,有一件碗底刻铭“茶”字。
  撇口碗 口沿外撇,弧壁。依腹部深浅的不同,分作A、B两种形式。
  A式撇口碗,腹部较浅,造型较丰满。大、中、小三型皆有。口径与通高的比例大于2:l。
  B式撇口碗,腹部较深。造型较挺拔。有大、中二型。口径与通高的比例为2:l左右。
  敞口碗 仅见一种形式。敞口,腹较浅,璧斜直或微有弧度。有中,小型器。口径与通高的比例多大于2:l。
  上述各类碗式中,A式束口碗、敛口碗、撇口碗在历次窑址发掘出土时数量都很多。因此它们都是建窑最典型的器物,其中又以A式束口碗最具特色,是建窑首创的上乘造型。撇口碗、敞口碗则是宋代流行的式样,宋代文献中通称为“撆”。众所周知,瓷器的制造烧成一般要经过瓷矿粉碎、淘洗。炼泥、制坯成型、上釉,装窑、焙烧等几个工序。建窑采用地产的含铁质较多的瓷矿土,宋代闽北地区水碓加工机械已很盛行,普遍应用于瓷矿粉碎、淘洗过程。建盏的胎体中,可以观察到许多细小的白褐色砂粒,但它们的分布都很均匀,罕见粗细不匀的砂粒,虽然用手触摸感觉粗糙,但一般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裂隙或较大的孔洞现象,说明淘洗后的瓷土经过较长时间的炼泥,成为粘结性能良好的坯泥,加上较充分的窑炉焙烧,使之成为烧结致密、坚硬如铁的器体。
  胎骨的呈色以灰黑色居多,其次是深灰色,还有呈现灰或红褐色的,后二者主要是一部分小型的碗。
  出现这二种呈色的原因,可能是装烧时放皿偏离窑室中央的关系,造成火候不足或气温不稳定,因而发生胎体颜色的变异。
  建盏的制坯成型,采用轮制工艺。从出土瓷质圆箍、轴顶碗、拨手等陶车部件状况看,轮制工艺是在陶车上进行的。
  这种陶车的构造由木转轴与轮盘组成,木转轴的中央固定一根硬木柱、周围用木筒套住,下部内侧用瓷箍嵌紧,柱上部旋削成圆锥状的轴顶。安装时,先在地面挖一圆洞,把硬木柱埋入洞内。柱尖略高于地面。木套筒的顶面用圆形的转盘复盖,底而中央嵌入轴顶碗,与木柱尖吻合,转盘表而一侧嵌有瓷质拨手,使用时转动拨手,置坯泥于转盘上旋转进行手工拉坯,制作出所需要的碗形。这种陶车工艺使用的时间非常悠久,现在闽浙偏僻山区依然见其遗制。建盏是圆器形态,使用这种陶车成型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从成型工艺看,建盏的口沿较薄,唇部呈尖圆状态。制坯时口沿以下胎体逐渐加厚,至腹底部及足那最厚,大约是口部的2倍左右。碗体初成后经过修坯处理,口、腹交接部位旋坯痕迹较明显,在腹部与足部交接处进行旋削,用竹刀把多余的坯泥削掉,于是腹底部形成一周明显的棱脊线,这道棱脊线又可视作施釉时所预定的界限,即釉水所达到的标准位置线,因此简称施釉线。此线与腹足交接处之间。形成倾斜的坡面,表面平整或微有弧度,宽窄是比较均匀的,坡面与足部交接的折角一般略大于90°。足墙竖直,足根平切或略微向内斜切,矮圈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墙稍微倾,内底平整无旋削或泥钉痕迹。圈足的宽窄与器形的大小成正,即器型小的圈足较窄,器型大的圈足较宽,但总体感觉是窄的,未出现玉壁状的情形。
  通过以上讲解,我们可以看出建盏形体规整,器物的口沿、腹部交接部位,线条衔接流畅,表面较圆滑,反映轮制技术水平是娴熟而规范化的,工艺上追求严谨的作风,充分体现了浑厚古朴的艺术韵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