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老兵流落缅甸70年 被孙女在朋友圈认出终团聚

 情系故乡 2016-09-04
抗战老兵流落缅甸70年 被孙女在朋友圈认出终团聚
来源:政商内参
2015年9月7日晚上8时许,南京姑娘经育文在微信文章上看到一位抗战老兵的图片,疑似其失联70年的三爷爷,她马上通过媒体连线。最终这位99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经明清,确认为经育文失散的家人,通过联系敲定了从缅甸回到故乡江苏的行程。2015年9月30日,老人回到江苏老家,迎接他的是百岁寿辰。
经明清,原籍江苏句容。1916年出生,1938年加入200师机械兵团,1942年从昆明经驼峰航线到印度成为驻印军,1944年入高射炮营,1945年日本投降后退役流落在缅甸。
在缅甸,经明清利用自己当兵时学到的技术,在缅印边境的格力廖开了个汽车修理厂,并与一位有中国血统的缅甸女人结婚生子,生活过得很清贫。直到90年代才和老家的家人取得联系。
2009年6月,经明清在慈善组织的帮助下回到了江苏,第一次踏上了家乡土地,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返回缅甸后,由于通讯不便,老人又一次与祖国亲人失去联系。

2009年,经明清回国与家人团聚。在机场,家人见到老人情绪激动,抱在一起。

2015年,经明清回国前,旅缅远征军暨后裔联誼会在缅甸曼德勒市为其欢送。

2015年9月30日,这次是老人离家近80年后第二次回到家乡。
回乡后,经老的两个亲戚带着他到了母亲的坟前。直到看到墓碑上的名字,经明清好像才忽然明白了这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当时在场的志愿者说,“经老祭拜时非常激动,号啕大哭,我们在旁边看着也很动容。”
10月6日,在一家四代几十人的陪伴下,老人过了一场热闹的百岁大寿。当天的寿宴上菜有不少,但经明清的碗筷一直没有动。直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盐水鸭后,老人才激动地拿起筷子指了指,随后往自己的碗里夹了两块,开始慢慢品尝,家乡的味道让他很是满足。
2015年10月15日,老人返回缅甸的家,与来时欢喜的神色相比,离别前,他的眼神充满眷恋。在中国 ,像经明清一样的幸存抗战老兵,最少还有上万名,他们的平均年龄逾90岁。相当一部分老兵至今滞留异国他乡,老无所依,且贫困孤寡比例较大。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