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人去KTV了?KTV将会消失?

 设计漫步 2016-09-04


作为卡拉OK发源地的日本,正陷入关店潮。

8月末,日本卡拉OK连锁巨头SHIDAX同时关闭44家门店。该公司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陆续关店,截止8月末共关闭56家店铺。其中,于2004年开业、具有总公司职能的“SHIDAX涩谷俱乐部”也关门了。


中国的TV行业也经历着一场危机。就去年而言,前有KTV鼻祖钱柜先后在国内关闭十多个门店,后有万达旗下大歌星KTV全面关闭,夏绿地等知名KTV也纷纷出现了关店潮,除了这些KTV连锁巨头纷纷倒下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无数的中小型传统KTV也在面临惨淡经营的现状。

还记得在KTV刷过的夜吗?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量贩式KTV在国内逐渐流行。在那个发个彩信听个彩铃就觉得“潮爆”的年代,KTV不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到后来,KTV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让羞于在公众场所开口的中国人也能大声唱歌。


那时,唱K几乎是所有聚会的主旋律,年轻人们集体刷夜狂欢,中老年人唱老歌回忆青春。

钱柜KTV朝外店2001年10月开业,“掀起了北京大型的正规KTV的潮流”,很多明星聚会都选择这里。之后的麦乐迪、乐圣等知名KTV也大多是借鉴钱柜的经营模式。凭借高档的装修、实惠丰富的自助餐和贴心的服务,钱柜开业没多久就力压麦乐迪等KTV企业,成为了京城KTV行业的翘楚。

之后的几年间,国内KTV规模不断扩大,营业额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规模以上的KTV企业共有27207家,从业人员为272838人,平均营业面积为388.09千平方米。

2008年,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同时,我国经济也处于下调期阶段。各终端KTV、迪厅、酒吧商铺租金成本下降,原材料价格的下调对于各娱乐场所来说却是个扩展店面、发展壮大的机会。

2007-2008年度中国KTV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针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9年到2013年,是国内KTV发展的鼎盛时期。09年的北京酷姿,开启了主题量贩式KTV创新的一页。

酷姿KTV卡通主题房

2010年杭州唛歌进驻上海,杭州银乐迪、温州百嘉乐、厦门欢唱紧随其后进入了上海市场。2011年,台北纯K异军突起,随即在全国遍地开花。好乐迪、上海歌城、AGOGO、温莎、欢乐迪等传统连锁巨头在这期间也不断扩大规模、拓展各地连锁门店。

在每年20%的增长速度下,2013年全国量贩式KTV数量达到9920家。其带动的酒水、小吃、消耗品、音响设备等相关市场规模总计4000亿人民币。


短短两年,KTV怎么不停关门?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KTV行业就步入寒冬,曾经作为旗舰的“钱柜”,2008年最鼎盛时全国有19家门店,截止去年只剩6家。为什么越来越少人去KTV了?难道大家都不喜欢唱歌、聚会了?当然不是。唱歌的需求没有改变,g是人们对这一需求得以满足的方式、环境、成本等有了更多的要求。

经营方式过时

从KTV自身来看,多年不变的经营方式与老化的设施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从过去粗放市场走过来的KTV企业,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足,90%以上的KTV人连运作手段都是一样,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寻找和打造自己的差异化。

传统KTV没有抓住年轻人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过去传统经营理念,传统KTV消费单一,上KTV点歌系统和运营多数是割裂的,用户体验度相对较低,无形之中也就失去了核心消费群体的支持。

热衷包房K歌的70后、80后步入中年,当今的消费主体90后、00后他们的消费需求与过去也大不相同。但是传统KTV却还老是那些传统的设备与招待方式,年轻人只好投奔了其他娱乐形式,如夜店、桌游等。


从会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角度,大部分会员管理还停留在会员卡、会员积分的阶段。市场营销方面,只会有一些团购、广告合作类介入,模式十分落后。

同行间缺乏联动反而大打价格战也让多家KTV不堪经济重负。糯米网、美团网、聚划算等知名团购网站上,很多门店纷纷推出各种低价打折套餐,甚至有6元一小时的欢唱券和9.9元工作日4小时的欢唱券。


有店主表示,“现在门店彼此竞争,大家都采取团购等低价策略,不做就失去价格优势,做的话就减少利润,有时候就没盈利。”用低价击垮对手是相互间竞争的方法,但同时也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互联网KTV兴起

在传统KTV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时,互联网KTV抓住了前者流失的消费者群,填补了需求空缺的同时进一步压缩了传统KTV的生存空间。

近几年,全民K歌、唱吧、9158等线上APP迎着“互联网+”浪潮,瞄准K歌市场,积累了大量用户,以其便捷性、廉价性和互动性向传统娱乐方式发起挑战,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享乐式消费经济发展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与之相比,躲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小黑屋里上网或者唱歌已显得既不阳光又不过瘾。



同时,线上KTV企业也正在线下跑马圈地。前述三家公司选择从不同角度作为切入点,唱吧通过入股麦颂的方式推出了第一家线下KTV,走“精品迷你”的路线; 9158目前和几家连锁KTV谈收购,万达大歌星KTV就是现在正在试点的合作方之一;一起唱则自主研发了点歌系统,推给线下KTV。

公费支出消费减少

近几年,传统KTV由于受到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约束。按照新政策,很多消费不能公款买单了。

随着公务员消费支出大大减少,和高端餐饮、白酒等行业一样,KTV 业也受到了影响。家KTV的前台接待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虽然无法统计出公款消费的比例开支,但现在收银员收支票的几率大大减少。

音乐版权的保护力度加强

音乐版权的保护力度日渐加强,对于一家KTV来说,过去他们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版权费用,而今天的任何一家KTV,要想让自己的门店正常运营,每年至少需要缴纳几十万的版权费用。本就经营不够景气的传统KTV商家们,如何能够承受得起高额的版权费?

去年3月,一起音像著作权一案倍受关注。该案中,泰州一家KTV因擅自使用他人MTV音乐电视作品,被判赔7万,并要求删除涉案《最炫民族风》等264部MTV音乐电视作品。



法院数据显示,自2014年12月28日成立以来,上海知产法院共受理KTV著作权侵权案件92件,其中2015年全年60件,2016年上半年共有32件,已经审结71件。可以看出,KTV著作权纠纷案件居高不下。

而在上海知产法院判决结案的该类型案件中,不乏“好乐迪”、“上海歌城”等一些耳熟能详的著名KTV场所,同时也有一些不知名的KTV场所。经过审理,其中九成以上的KTV经营者都会被判侵权。

此外,KTV对于空间要求大、雇员多,门店租金成本不断上升,人员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有一些地方还规定娱乐场所要在凌晨2时前结束营业,这些都对业绩本就不佳的KTV带来更重负担。

未来KTV会消失吗?

中国人的文娱方式在30年里出现了多轮“灭绝式”的换代,而其围绕的中心一直是“人”:80年代的录像厅在彩色电视普及后没过几年就消失殆尽;90年代随着CD、DVD、VCD的不断引入,录像带、磁带等老式影音工具也成了历史资料;到了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使下载便捷省力,CD、VCD等开始被淘汰,KTV、舞厅等场所却在这个流行乐爆发时代极为盛行。


KTV目前正在存亡关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KTV市场,它的转型或消亡都需要时间。在新的消费环境中,一大批同质化的KTV必然会经历“优胜劣汰”的过程。现在的KTV市场可以说进入了自从中国有KTV以来,竞争最为惨烈的时代。而且,他们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正在转型的同行,还来自崭新消费阶段中的新型娱乐方式。

经商之道不变的规律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廉,人廉我无'。当行业内各家门店打价格战时,只有跳出现有模式,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才是上策。同理,走在娱乐时代的前端,引领消费趋势才是传统KTV的唯一出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KTV的革命性改变,现在的运营模式将会彻底被颠覆。预测未来3-5年,KTV的运营将会是自助量贩休闲超市,未来的KTV,只需要保洁和保安即可运营,24小时营业。KTV将会实现真正的平民化多元化,娱乐消费才是KTV能够延续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