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合新手的摄影后期教程 | 曝光和色彩的基础调整方法

 种瓜得瓜olxid8 2016-09-04
  •  

张大妈写摄影后期的文章不算多,加上作为旅行摄影狗的楼主有好长时间不务正业,拼命发各种音响耳机发烧的帖子,都没怎么写摄影相关的文章了,所以今天打算回归本行一次,简单写点东西,希望对初学者有点帮助。楼主写东西有个特点,要么不说,要说就喜欢把问题说透,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就是一知半解,很多时候一知半解不仅自己没法真正掌握一种方法,还容易通过传播来误导别人,所以还不如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本文会加入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让你可以举一反三,真正做到理解透彻,而不像很多所谓教程那样完全是手把手说流程,离开了特定场景就完全没有参考意义。

总论:到底要不要做后期?

答案当然是:要!否则我写这篇文章干嘛呢?

不过,除了要这个字之外,我还是得多写一点废话来强调一下后期的原则和重要性。

俗话说,前期不给力,后期也没戏。这个话并不完全正确。其正确的地方在于,后期肯定是基于前期的基础上来做,所以前期比较好的照片,就会为后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底子,使得后期有更大的余地。如果前期一塌糊涂,那么后期确实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而其不正确的地方在于,很多后期手法就是用来解决前期“不给力”的地方,如果前期真的完美无缺,那么后期也就没必要做了。毕竟很多时候前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比如天气、时间、运气等等。在数码影像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后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变废为宝,把一张前期看上去并不怎么样的照片变成一张漂亮的片子。比如: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拍摄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

一般而言,尤其对于旅行照片,前期不给力的情况无非是以下几种:

1、构图

这个主要是水平问题,后期的余地不大,除了裁剪,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谈这个。

2、对焦

这个主要是相机的性能问题,也有一部分是水平问题。这个后期的余地同样比较小。尽管最新版的Photoshop已经有一个滤镜可以针对跑焦的照片做修补,但效果并不算太好,至少不是在所有照片上都有用。另外,其实风光片很少会有跑焦的情况,因为一般都是小光圈+远处对焦,如果这还能跑,那我也无话可说。而人物之类的片子,一旦明显跑焦,那也就没法用了。所以我同样不谈这个。

3、曝光

这个有相机性能问题,有水平问题,也有客观问题。对于动态范围很大的场景,相机没法照顾到整个画面的亮度,这属于正常现象。当然,由于不恰当的测光造成整体曝光不佳也是一种情况,这就属于水平问题。对于曝光上的失误,后期有一定的补救余地,但前提是你用RAW格式来拍摄。如果是JPG的话,补救余地很少,尤其对于过爆,几乎没有什么办法。这个后面会谈一谈。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拍摄于湖南凤凰)

4、色彩

这个大多属于客观问题或者相机的性能问题。这种问题在旅行照片里面是最多的,诸如色彩不通透、颜色发灰、偏色、看着不舒服等等各种毛病。色彩这块对于后期来说是最能体现价值的。可以说,大多数片子的后期,除了纠正曝光失误之外,基本上就是在调色彩。色彩调的好不好,直接影响最后片子的价值。所以这块我重点谈。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拍摄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层)

所以总体而言,对于前期不给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情况,后期还是有戏的,戏份多少取决于你的后期水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码时代后期水平和前期一样重要,按下快门,照片只完成了一半,做完后期,照片才是真正完成。而且,后期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当你的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把之前拍过的照片拿出来反复地重新处理,每次可能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效果。而这对于前期而言,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后期也可以说是二次创作。楼主不少片子就是从好多年前的垃圾堆里找出来重新做过后期才发现,原来还可以做得那么漂亮。

当然,我知道有很多人反对做后期,或者懒的做后期。其主要理论是:照片就该是拍下来时候的样子,做了后期,照片就假了,完全不能算是水平。还有人据此认为数码摄影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回归胶片才是真正的摄影。对于这种歪理邪说,我是要嗤之以鼻的。

首先,不要以为胶片时代就没有后期,显影、定影阶段都有大量文章可以做。去看看郎静山的片子你才知道胶片的后期还可以那么玩儿。只不过胶片的后期门槛太高,大多数人家里没有条件弄暗房,所以玩不起罢了。

其次,数码相机用JPG咔嚓一张,回来不用软件调整你以为就是真实吗?事实上相机内部的图像处理器早就已经把原始的图像信息处理过了。一台数码相机本身就是一个小电脑,只不过里面的软件是厂商定制的,没法让你手动去调整而已。宁愿把处理工作交给相机里的程序而不愿意自己动手在电脑上做,美其名曰真实,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所以,后期是一件光荣而又有价值的工作,任何一个有追求的摄影师都应该认真对待。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定要用RAW格式!一定要用RAW格式!一定要用RAW格式!

准备:后期处理的常用工具

简单说一下这部分。

照片的后期处理程序实在太多了,但基本上可以分成那么几种:

1、Raw处理软件

这些软件主要用来处理照相机所拍摄的Raw格式文件,可以进行曝光、色彩、细节等各方面的调整,最终输出为通用格式,比如JPEG或者TIFF。除了各家相机厂商自己为相机专门设计的软件之外,还有不少第三方的工具。最常见的如Adobe Lightroom、Capture One (Pro)、Silky Pix、DxO Labs、Raw Therapee等等。这些软件从功能上来讲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非常强大,能够对Raw文件进行各种调整与设置,并输出高质量的图像。

Raw处理软件另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就是工作流的支持。一般这些软件都能够处理文件队列,让你一边调整后面的图像,它一边处理前面已经调整好的图像,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我个人最常用的Raw处理工具是Raw Therpee。这个软件可能用过的人不多,知名度比起Lightroom之类的商用软件要低很多。但它是一个自由软件,基于GPL发行,并有跨平台的特性,在Windows、MacOS和Linux下都有版本,而且完全免费。从功能上说,几乎也是我用过的Raw处理软件中最强的,设置选项多到变态(Linux下的自由软件常见的特点),许多设置甚至于我都看不明白。特别要提一下,这个软件的降噪功能非常有特点,除了常见的黑白和彩色噪点抑制功能,还专门有针对红蓝和黄绿噪声以及电磁干扰(很粗的杂点)的滤镜。许多别的Raw软件和Photoshop(包括Noise Ninja插件)无法消除的噪声在这里都能搞定。这个软件还有一个优点是能够处理JPG文件,而不像大多数的Raw处理程序只能处理Raw文件。

Raw Therapee的缺点是界面有些过于复杂,并且有时不太稳定,会闪退(跨平台的自由软件的另一个通病),64位的后期版本这个问题改进了很多。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2、综合性处理软件

这个的当然代表就是Adobe Photoshop,并且除了Photoshop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特别著名的同类软件了。

Photoshop的特点是大而全,基本上你能想到想不到的功能都有。我觉得一个摄影师一辈子恐怕也用不到Photoshop百分之三十的功能。当然,大而全的代价就是特别复杂。它的各种滤镜和处理选项之间互相搭配能弄弄出什么样的效果来,恐怕连软件设计者自己都想不全。也难怪Photoshop的运用技巧之类的书也能出版一大堆。不过楼主从来不看这些东西,所有的方法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最新版本是Photoshop Creative Cloud 2015,新增了不少实用功能,包括污点自动修复等等。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Creative Cloud版本现在采用订阅方式,只要付年费就可以始终升级到最新版本。楼主用的这个是摄影师版套餐,每个月89港元,包含Photoshop、Lightroom和My Portfolio网站(一个摄影师个人主页的网站)的使用权,感觉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自由软件方面,GIMP是最有名的,但功能和Photoshop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大概只相当于Photoshop七八年前的版本,但看在不要钱的份上,也算是个替代。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色彩、滤镜、图层方面的功能,对于照片处理来说基本上也完全足够了。降噪功能比较弱,不过也支持外部插件,而且降噪一般在Raw处理软件当中做,所以基本不构成什么影响。加上安装包相对小巧(不到100 MB),也不需要花钱或者破解,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东东。

3、专用处理软件

刚才说了Photoshop是大而全,虽然很强大,但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就不那么能尽善尽美,而这些专用处理软件就是瞄准了Photoshop的这些弱项进行钻营。你Adobe把一桌肉都吃了,总得给人留点汤喝吧。

这些专用软件和旅行摄影相关的主要是用于HDR和接片的工具。说到HDR,最著名的莫过于Photomatix Pro,进化到5.x版本,功能更加强大,配置选项也多了很多。效果方面基本在所有的HDR软件里面处于一流水准,能够应付大多数的场景。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除了Photomatix Pro之外,我常用的另一个软件叫做HDR Projects,这个是29美金打折的时候买的(原价$199),相对小众,效果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如Photomatix Pro,但在某些照片上效果要更好,所以基本作为互补。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最后一个软件是Kolor Autopano Giga。这是一个接片软件,效果比Photoshop的接片功能好用很多,速度也快。不过这一篇文章我并不打算讲接片(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所以就一笔带过了。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除了上面这些,推荐一个好用的工具:Faststone Image Viewer。

这是一个免费软件,主要是用来看图的,但里面有一整套简易好用的图像处理工具,包括常见的曝光、色彩、裁切、角度调整、大小调整等等,还支持截屏和画板(在图像上标注用),以及批量处理和格式转换。除此之外,支持大多数常见的RAW格式文件,人机界面也非常的简洁好用。最可贵的是,安装包才5MB左右,还支持免安装的移动使用方式(可以让你装在U盘里带着)。和脍炙人口的ACDSee比起来,功能基本相当,操作界面更高效,运行速度和轻量化方面完胜。如果是出门在外旅行,每天回旅馆把拍的照片整理一下,做简单处理之后发发微博或者朋友圈,这个小工具简直是不二之选。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工具简要介绍完了,最后说一句,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摄影师,但力所能及的话,还是支持一下正版。

另外,为了最佳画质,建议尽可能在Raw处理软件中调整。如果一种处理既可以在Raw软件里做,也可以在后面环节的软件——比如Photoshop——里做(例如调整曝光或者色温),那么应该在Raw软件这一步就做好,这样对画质的影响最小。

基础中的基础: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的调整

既然是所谓的由浅入深,我就从最简单的说起。

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这三个东西,应该是地球人都知道,但这个中间还是有不少奥妙的。

在Photoshop以及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里面,能够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的有好几种工具,这其中至少有:

亮度/对比度工具(Brightness/Contrast)、曲线工具(Curves)、色阶工具(Levels),某些软件还有曝光调整工具(Exposure,在Raw处理软件中常见)以及阴影/高光调整(Shadows/Highlights)。

那么这些工具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那么你要问了,既然本质都一样,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工具?这道理也很简单,所谓本质一样,指的是它们最终都是在调整整个照片上各个像素的亮度,但尽管如此,由于处理方式不一样,还是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这就好比你无论是吃扬州炒饭、兰州拉面还是白砂糖,本质都是给身体提供碳水化合物,但你不能让大家都去吃糖过日子。下面简单比较一下它们的原理。

亮度/对比度

这个是最简单也最直观的工具,当然功能也是最弱的,一般老鸟都不屑于用它。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个功能一般有两个滑块,上面那个调整亮度,下面那个调整对比度。调整亮度,不同的软件处理方法会不太一样,有些是简单地把所有像素的亮度值都加减一定的数值,让整个画面均匀地变亮或者变暗,而有些会把根据调整的数值把画面整体亮度做伸缩处理。后一种方法不会造成溢出(后面解释这个词),但会使画面整体对比度发生变化。

而调整对比度,则是以中灰色(在一般常见的8位灰度的图像中就是灰度值为127)的亮度为基准,亮度高于基准的像素全部都增加一定的亮度,低于基准的像素全部都减低一定的亮度。注意,这里的增减幅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常数,而是按比例调整,也就是像素的亮度距离基准值越远,调整幅度越大,这个在一会儿说曲线的时候能看到。

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因为亮度值是有限的,比如8位灰度的图像的话范围是0~255,如果在调整过程中像素的亮度值超出这个范围怎么办呢?很简单,一般的做法就是截断。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调整的算法,一个像素的亮度会变得高于上限(纯白),那么就让它变成纯白,同样,如果低于下限(纯黑),就让它变成纯黑。这种现象的学名叫做“溢出(Overflow)”。所以,亮度/对比度工具是非常简单粗暴的,调整幅度过大经常会出现大片溢出区域。下面是一个例子,当原图的对比度增加50之后,效果变得非常难看。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原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对比度增加50之后的效果)

所以,除非原图的对比度特别低,或者亮度偏差很大,否则尽量不要使用这个工具。

色阶

色阶工具相当于增强版的亮度/对比度工具,界面一般是这样的: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上面的参数看似很多,但其实只要把眼光放在中间那个直方图以及下面的三个小滑块(红框部分)就可以了。

顺便插一句,在数码图像中,直方图是个很重要的工具,一定要能看懂并理解其意义。如果你不理解不会看直方图的话,那么很多概念你是没法搞明白的。如果你确实不懂,我在这里只用一两句话简要说一下,要更多的细节请自己上网搜。直方图表示一幅图像里所有的像素在各个亮度的分布情况。直方图是一个二维图,横坐标对应整个亮度值范围(对常见的8位亮度的图像来说就是0~255),从左端的全黑到右端的全白,这个永远是固定不变的。纵坐标代表每个亮度值所对应的像素数量,这是一个统计值,和像素的位置无关。图像越亮,直方图整体就越往左侧(因为明亮的像素越多),反之则越往右侧。

回到色阶,红色框内的区域有一个标签“输入色阶”,同时红框的下面还有一个输出色阶的滑块条。输入色阶下方的滑块条上左右两个滑块之间的部分就是输入色戒的范围,而输出色阶滑块条上左右两个滑块之间则是输出色阶的范围。所谓的输入和输出,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修改前的图像和修改后的图像。色阶的工具实际上是在这两者中间建立一个映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把输入色阶范围内的亮度值均匀拉伸到输出色阶的范围。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输入色阶的范围是50~255,即把左边的滑块拖到50,右边的滑块不变,而输出色阶是0~255,那么就会把原先图像中亮度从50到255之间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拉伸到0~255的范围,原先亮度为50(或者低于50)的变成0(全黑),原先亮度为255的不变,而中间的所有像素的亮度相应地按比例调整,而结果就是画面整体变暗。但和某些软件亮度调整工具把所有像素往暗部等值平移不同,色阶调整因为是按比例拉伸,最亮的那些像素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溢出像素之外的画面整体对比度会增加。

反过来,如果把右边的滑块向左移动,画面整体就会变亮,而最暗处的像素仍旧会保持很暗的状态。如果把两端都往中间移动,比如输入色阶50~200,那么相当于把原图亮度位于50~200范围的像素亮度拉伸到0~255,直观效果就是对比度上升。当然,原图亮度在50以下或者200以上的像素就会发生溢出,变成纯黑和纯白。这个和对比度调整工具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拉伸范围,而不像对比度调整工具那样只能以中间灰度为基准向两边均匀拉伸。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色阶拉伸示意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前面的原图在输入色阶设定为50~200时的效果,和对比度增加50的效果基本一样。)

至于输出色阶范围,这个决定了调整之后的图片的整个亮度范围,一般并没有什么调整的必要。这样,我们还剩下一个东西没提,那就是输入色阶中间的那个滑块。这个滑块被称为Gamma,是色阶调整中最重要的环节。

Gamma表示非线性映射关系,标准值为1.0。什么叫做非线性映射?刚才说了,调整两边的滑块可以均匀地把输入的色阶范围拉伸到输出色阶范围(线性映射),而通过调整Gamma值,可以把这种映射关系变成不均匀的。这个概念用语言比较难描述,下面说到曲线的时候就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来。从效果来看,Gamma = 1的时候原图不变,当增加Gamma值,画面整体变亮,减小Gamma值,画面整体变暗,但所有像素的变化并非均匀,而是靠近中间亮度的像素变化较大,越接近两端(黑色和白色),变化越小,在端点处维持不变,所以并不会发生溢出的现象。

下图从上到下依次为:原图、色阶输入范围50~255(Gamma = 1)、色阶输入范围0~255(Gamma = 0.6)。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以看出,和单纯调整输入色阶范围相比,调整Gamma值能在增加对比的同时更好地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细节。

曲线

曲线是常用的亮度调整工具里面最强大最灵活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能够替代所有一切其他的亮度调整工具(如果分通道调整,甚至也能代替饱和度工具)。曲线工具常见的界面是这样的: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下面来解释一下怎么理解这个工具,其实并不复杂。曲线工具的界面就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坐标系,其中横坐标(x轴)代表原图的整体亮度范围(8位亮度的图像来说就是0~255),而纵坐标(y轴)代表调整后的图像(目标图)的亮度范围。因此整个坐标系的范围就是从(0, 0)到(255, 255),而中间这跟线,代表原图和目标图之间像素亮度的映射关系。具体来说,这跟线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值(x, y)表示原图中所有亮度为x的像素在目标图中调整后的亮度为y。当没有进行任何调整的时候,这是一根斜率为1(45度角)的直线,也就表示y = x,即原图和目标图完全一样。而当进行调整的时候,这个曲线就直接改变了原图和目标图上像素亮度的关系。比如: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张图中的曲线(黑色的那条,蓝色的是y = x的参考线),可以看到标出的两个点(127, 255)和(64, 128),这表明原图中亮度为127(以及大于127)的点在目标图中变成255,而原图中亮度为64的点在目标图中亮度变为128。学过一点初中数学的肯定知道,这条线的函数表达就是y = 2x,表明目标图中所有的像素点等于原图中相应像素点亮度值的两倍。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x > 127的范围内,曲线直接贴在了天花板,这是因为亮度的最大值只有255,而当x > 127的情况下,y > 255,因此全部都变成了255(纯白),这就是溢出。

对于曲线工具来说,当然很少会那么用,等多情况下的曲线是弯曲不规则的,比如: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是后期处理中常见的一种S型曲线调整。根据中间蓝色的参考线(y = x)可以看出,曲线的左半边(暗部)都落在参考线下方,表明此时y < x,也就是说目标图像上的像素比原图对应像素要暗,而右半边(亮部)都落在参考线上方,表明此时y > x,即目标图像上的像素比原图对应像素更亮。由此可见,这种调整方式让暗部更暗,亮部更亮,是一种增加对比度的方法。但由于曲线的两个端点仍旧是(0, 0)和(255, 255),这就表明最暗和最亮的部分并不受影响。所以和简单的对比度调整工具相比,这种方式并不会造成溢出的问题。

曲线调整对比度和简单调整对比度的效果比较(陆家嘴的图片你们大概都看腻了,换一张弗洛伦萨的):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原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对比度增加50)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S型曲线增加对比度)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和直接增加对比度比起来,通过曲线调整的图像不仅对比度增加了,并且前景那些暗处的房屋的细节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而不像前面那张图一样变成一片漆黑。反过来,如果想要降低对比度,就把曲线调成反S形,降低亮部,提升暗部: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效果对比: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原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曲线调整后)

当然,曲线并不是仅仅用来调整对比度的,也不一定非得这样光滑,理论上你可以把曲线拗成任何形状,比如这样: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甚至是这样: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当然出来的效果可能会很奇怪,在大多数情况下把曲线弄成这种奇形怪状也并没有什么意义。我只不过想说,曲线是一种非常灵活而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替代其他一切亮度调整工具。接下来不妨看看其他常用调整方式可以如何用曲线来表达(GIMP里面可以把亮度/对比度和色阶调整直接转换成曲线来做,用来演示这个倒是特别方便),比如:

亮度增加60: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转换为曲线: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以看出,GIMP软件的亮度调整采用的是伸缩亮度范围的方式(最暗部分增加60,最亮部分不变,中间按比例调整),因此单纯的增减亮度不会造成溢出。

对比度增加50: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转换成曲线表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以看出简单对比度调整实际上就是简单地增加曲线的斜率。这张图上曲线在左右两边分别踩到了地板和天花板,表明这种处理可能会造成亮部和暗部的溢出。可以和前面的S形曲线对比一下。

输入色阶50~255: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转换成曲线: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色阶中Gamma设置成0.6: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曲线表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以看出整体变暗,但两端仍旧保持不变。从这里也能理解为什么把Gamma成为非线性映射,因为对应的曲线是弯曲的,而并非一条直线。

Gamma设置成1.5: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曲线表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整体变亮,两端同样不变。

综上所述,曲线可以说是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调整的终极工具,正所谓一线在手,天下我有……

曝光补偿调整

这个工具在Raw处理软件中属于标配和最常用的设置,但在普通图像处理软件中不多见(Photoshop有)。下面是Raw Therapee的截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一般在处理Raw图像的时候你第一个动的应该就是这个参数(如果需要调整白平衡,应该在这个之前)。曝光补偿和单纯的调整亮度有点不一样。首先它的单位是Ev,也就是“档”,这个单位和相机在拍摄时的曝光单位是一样的。每增加1 Ev,曝光量增加一倍。这相当于是用软件在模拟修改相机曝光的过程。比如当你把曝光补偿的滑块拉到1.00,其结果就相当于相机快门延长一倍或者ISO提高一档或者光圈放大一档(忽略景深的变化)的效果。而从理论上讲,曝光量增加一倍,意味着所有的像素亮度×1.4倍(2的平方根)。同理,每减少1 Ev,亮度就会除以1.4倍。因此,曝光补偿相当于将所有像素的亮度按相同倍数放大或缩小。所以上图+1.00的曝光补偿用曲线来表示的话,大致相当于下面的效果: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里的180 = 255 / 1.414。实验验证一下。原图(亚丁仙乃日和卓玛拉错):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曲线调整(亮度×1.4)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曝光补偿(+1 Ev)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对比可以看出结论基本靠谱。

阴影/高光调整

这是一个同样很常见,而且很好用的功能,在所有的Raw处理软件和一部分通用图像处理软件里都有。下面仍然以Raw Therapee为例(Photoshop也有这个功能,界面类似):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个工具主要用来调整画面的暗部和亮部。其中阴影滑块可以把暗部提亮,而高光滑块可以把亮部压暗,这种操作可以让画面接近全黑和全白的部分显现出更多的细节,同时让画面的整体对比度下降,从而在后继的处理中减少溢出的风险。和普通的减弱对比度的操作的区别在于,阴影/高光操作只影响暗部和亮部的像素,对中间亮度的像素影响很小。至于如何划分暗部/中间部分/亮部,则由影调范围的滑块来控制,这个值越大,暗部和亮部的划分就越宽,那么调整对整个画面中间亮度的像素的影响就越大。阴影、高光的调整同样可以转化成曲线表示,大概如下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以对比一下前面曲线部分的反S形曲线的造型区别。也来看一个实际对比。

原图(内蒙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昭化寺,据传为仓央嘉措所建):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反S形曲线调整: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阴影/高光调整: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反S形曲线的效果确实降低了整体的对比度,但代价是画面发灰。而阴影/高光工具提亮暗部(比如右上角的背景)和压低亮部(比如烛光)的效果比反S形曲线更明显,但中间调的部分(比如后面的唐卡和烛台)受的影响要小很多,并没有出现发灰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阴影/高光这个功能切忌用力过猛,否则容易造成画面及不自然。

饱和度调整

最后来讲讲这个。饱和度调整也是所有的图像处理软件都有的功能,下面是Photoshop的截图: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个东西往往是初学者最爱用的,一旦发现色彩不够好,马上想到调饱和度。其实,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功能是最没用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所谓的色彩不够,其实不见得是色彩的问题,相反很有可能是对比度不够。而且,调整饱和度其实并无法得到通常人们所喜欢的那种浓郁的色彩,相反容易使得颜色过于鲜艳而不真实。相比之下,“自然饱和度”功能要柔和许多,出来的效果也更为自然。我个人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几乎从来不用饱和度调整,即便用,也是降低饱和度,而从来不会去增加。

简单试验一下。这张原图是拍摄于耶路撒冷圣墓大教堂(传说耶稣复活的地方):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饱和度调高100之后的效果: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自然饱和度调高100之后的效果: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S形曲线调整增加对比之后的效果: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S形曲线调整加自然饱和度调高60的效果: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可见,如果口味比较轻的话,自然饱和度就完全足够,如果口味比较重,自然饱和度+对比度调整可以得到比较浓郁的效果,而仅仅大幅度调整饱和度,效果反而会比较不自然。

实际应用:一张照片曝光和色彩调整的流程(初级)

说了那么多,下面可以拿一个例子来练练了。

基本上来说,对于一张数码照片的Raw原片,最简单的后期调整的顺序大概是这样的:

1. 白平衡——2. 曝光补偿——3.色彩处理(色调、对比度、饱和度等)——4.细节处理(降噪、锐化、污点修复等)——5. 其他效果(各种其他滤镜)。

这其中,1和2建议在Raw处理软件中做,3、4如果Raw处理软件的功能足够强,也建议在Raw处理软件做。因为Raw格式的亮度范围可以达到14位,无论是宽容度还是动态都比8位亮度的JPG文件要好得多,所以调整曝光和色彩的时候对画质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用Raw拍摄的原因。

下面原片出场: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丧心病狂的楼主居然拿出了一张夜景……这张照片拍摄于黔东南一个侗寨,中间闪闪发光的建筑是侗寨里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原片用三脚架拍摄,曝光参数16 mm,f/8,13秒,ISO 100。这种场景属于典型的后期难题,原片反差太大,亮部的鼓楼接近于过曝,而周围的建筑因为亮度和它相差太多,基本处于欠曝状态。天空的亮度也不理想。

用Raw Therapee导入之后,首先看一下白平衡: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这是原片白平衡的初始值。基本上并没有太多调整的必要,因为相机的白平衡比较准确,我也并不想追求某种特殊的偏色效果。适当调低一下色温到2700K,让天空显得更蓝一些: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接下来要调整曝光。很明显对于这种一部分很亮一部分很暗的片子,贸然增加或是减少曝光补偿都不行,顾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所以只能应用阴影/高光工具: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吧阴影和高光滑块都拖到30,同时把影调范围设置成50以免调整过多影响中间调: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略微调整曲线,进一步降低对比度,提亮暗部,降噪处理: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和最初的原片比较一下: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基本上对于这样一张片,初级的处理方法只能做到这样了。整个画面暗部的细节有很大提升,而亮部基本不受影响,但色彩看上去还是比较闷,不通透。如果应用更高级一点的方法,最终效果可以是这样: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甚至是这样: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具体怎么弄呢?这一篇就说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