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流长源远 2016-09-04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2.陈垣《大一国文读本》“看你点得对不对,即知你的国文程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陈垣(1880-1971),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3.梅棹忠夫《智识的生产技术》“一门生活技术”

所谓智识生产,指的就是智识信息的生产。它是一种依据当今现有的或者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运用人们各不相同的智识处理能力,进而创造出新鲜信息的作业……当今时代,就连每个家庭主妇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进行智识生产。否则她就无法操持家务,也难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 学校虽然灌输了不少知识,但并没有教给学生多少获得知识的方法。


  • 智识生产最关键的点是什麽,恐怕是对它多思多想,并且付诸实践吧。持之以恒的自我变革,豪不懈怠的自我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 我们的人类社会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且,我们的人类社会还期待着所有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人们获取信息,而后进行整理,再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并传达给别人,然后付诸行动。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Society & Culture已出书目:

(1)多米尼克·戴泽《消费》

(2)多米尼克·戴泽《社会科学》

(3)莫兰《读梦》

(4)埃里克·斯马加《笑》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

所谓“古汉语”,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指的是以先秦和两汉的传世文献以及后代“古文家”模仿这些文献的语言而写成的作品为代表那种语言……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 增加了一些常用的义项。

  • 完善了释义,释义更精准、易于理解。

  • 更新了部分例句,例句更典型,更能帮助读者理解释义。

  • 修改了引书体例。

  •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面调整了字头和释义用字。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5.《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学生必备英语工具书

《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5版)》继承牛津词典系列的一贯优点,编排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用、与时俱进,释义深入浅出、融会贯通,译文通顺流畅、符合国情,诚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英汉词典,教学皆宜。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胡壮麟

  • 单词、释义、短语、派生词等达110 000个,英美并重

  • 示例全部英汉对照,术语规范,译文流畅

  • 新词如webinar、zero-carbon等,贴近时代,与时俱进

  • 针对雅思等英语考试,有的放矢,专项突破

  • 插图阐释1 200多个词语,包括多个主题,以简驭繁,方便记忆

  • 收录天文地理、数理化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等多个学科的专业词汇,满足学习需要

  • 新增“搭配与句型”、“同义词辨析”和“考试提示”等用法说明,深化理解,学以致用

  • 新增“牛津写作指南”,全面提升写作技巧

  • 附赠Intermediate iWriter软件光盘,有“范文”和“写作”两种模式,涵盖11种写作文体,全方位指导英语写作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6.雅克·朗西埃《美感论:艺术审美体制的世纪场景》14个时刻,带你探寻何为艺术

一座缺损的雕像如何成为一件完美的作品;

一幅贫民孩子的画像如何达成一种理想的呈现;

一群杂耍艺人的翻腾如何飞入诗意的天空;

一道航帆的折缝如何暗示宇宙的缘起……

第一章 分离而出的美(1764年,德累斯顿)

第二章 流浪的小天使(1828年,慕尼黑-柏林)

第三章 底层青年的梦(1830年,巴黎)

第四章 新世界的诗人(1841年,波士顿—1855年,纽约)

第五章 不可能的绝技(1879年,巴黎)

……

尽管也有人执意认为,艺术和审美只产生了轻浮的理想,并无法脱离它们极为凡俗的处境,但其实,正是那些艺术的理想,让他们找到了研究的目标,然后才能对其除魅(démystifier)……艺术绝没有因为世上的平凡事物加入其中而衰退,相反,艺术在不断的自我更新,带来改变。

——雅克·朗西埃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7.诺文·明根特《好莱坞如何征服全世界》一次进入到好莱坞帝国和现代梦工厂心脏的异乎寻常的旅行

《侏罗纪公园》是如何成为一部真正的跨国电影的?

为何派拉蒙公司选择英国而非美国演员凯特·温斯莱特来确保《泰坦尼克号》在全球的票房成功?

《亚历山大》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这部影片在美国和韩国表现不佳的原因吗?

  • 巨头们的“文化帝国主义”从来不是真正从文化层面来说的,而总是从经济层面来说的。……但是,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全世界都拒绝完全追随美国模式,于是巨头们不再犹豫,开始改变自己的做法。在过去十年中,巨头战略的演变证明了这一点。一旦巨头们认识到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只不过是乌托邦而已,它们就开始实施另一个政策:找到世界(全球)和本土之间的平衡。

好莱坞无疑对全球产生了影响,但同时,好莱坞的发行策略和制片选择也越来越受制于国际观众的喜好。

本书密切追踪40年来好莱坞巨头们的电影作品的演变,并指出了我们有必要继续积极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殊性。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8.荣格、卫礼贤《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当西方心理学大师遇上道家经典

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译成德文,荣格读后大为赞叹,声称此书帮他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 就其(《太乙金华宗旨》 )实质而言,它笼罩着东方精神的神秘气息,但从内容上看,它却与我的病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惊人地相似,而这些病人都不是中国人。


  • 正如人的身体拥有一种超越了所有种族差异的共同解剖结构,人的心灵也拥有一种超越了所有文化和意识差异的共同基底,我称之为“集体无意识”。这种为全人类所共有的无意识心灵不仅包含那些能够变成意识的内容,而且也包含让人做出相同反应的潜在倾向。

  • 正是《太乙金华宗旨》 这部著作帮我第一次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因为在中古时代的炼丹术中,我们终于找到了灵知与当代人集体无意识过程之间的联系。


  • 中国人已经充分满足了自己本性的本能要求,以至于几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洞悉世界的不可见本质。

卡尔·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9.李约瑟 《文明的滴定》一次影响世界的自问自答,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问题”的回答

“李约瑟问题”:

“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以及“为什么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荷兰著名科技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评价说,在20世纪的学术史上,鲜有一个朴素的问题能够引出如此壮观的成果。

  • 中国人天生就倾向于场论,这种偏爱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关于海潮原因的正确观念。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人说过,没有远距离物理接触的超距作用是可能的。


  • 中国数学的思想和做法永远是代数式的,而不是几何式的。


  • 公元8世纪初,当一行和梁令瓒第一次发明这种时钟时也有同样的情形出现,这比带有立轴横杆式擒纵机构的第一批欧洲机械钟早了6个世纪。

那么,李约瑟本人对于这个思索了一生的问题给出了何种答案呢?可以说,他对此问题的最完整表述都包含在了这本《文明的滴定》中。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微观杭州(汉英版) 》讲述428个微故事,呈现192个微镜头。走近天城,微观杭州,几番留驻,一生流连……我们带你触摸这座城市的脉络和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10本新书(思想的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