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血中的“小错误”,检验中的“大问题”

 文进玲玉 2016-09-05



对于检验科的人来说我们都知道血样标本的采集不可以剧烈晃动,容易造成溶血(许多生化项目K+、TBIL、CK、CK-MB、LDH、HBDH、AST等都会造成很大影响);要求“空腹”的项目未按要求“空腹”的会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采血量要求严格的刻度的,(凝血和血沉采血量是要一定量的,凝血项目未达到抽血量的导致APTT的降低),;避免在输液同侧采取血样,以免血液被稀释;血气分析需要采集动脉血的而误采集了静脉血的(当然静脉血一样可以对于临床诊断有帮助,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为了达到统一话,采取动脉血);避免各种采血管的交叉污染,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笔者在此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医院仍然采用蝶形针作为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针,大量无限制、不规范使用蝶翼针采血的现状堪忧,虽然表面上符合了护士输液的操作习惯,无需重新进行穿刺操作培训,但实际存在隐患,尤其对凝血项目结果的影响,现在一般的真空血针建议使用直式针采集静脉血!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血顺序中 H3-A6采血指南中之前的版本推荐的血顺序我们知道无论使用直针还是蝶形针采集静脉血,在无血培养的条件下,血凝管仍然作为第一顺序采血,然而因为无论采用何种穿刺方式,(为防止穿刺过程中内皮损伤激活的血管内凝血机制启动带来的各种凝血因子被引入采血管),必须在凝血项管前采集一无添加剂管或血清管,并弃置,然而临床工作中不可能采取一管血然后丢弃,这个“你懂的”,所以一般使用蝶形针的时候为了防止死腔,造成采血体积的不准确,先采集一个血清促凝管,用作生化项目的检测,然后采集凝血管,因为临床碰到的问题很多,比如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或者小孩子采血量不足的时候,采血者在考虑各种问题的时候比如先兼顾需氧瓶,然后再厌氧瓶,真空采血管的顺序也许就得先兼顾蓝色跟黑色的枸橼酸钠管,因为这两管标本血量跟抗凝剂的比例至关重要,影响着结果的准确,采血量一定要准确,确保抗凝剂的比例,笔者在前文已经发表过相关的问题,对于HCT过高或者过低的患者正常的采血量保证不了抗凝剂1:9的比例那么就需要调整抽血量或者是抗凝剂的量,来确保我们结果的准确性!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静脉血标本采血顺序顺序一般为:血培养瓶(需氧瓶优先)→弃置管(由于一些原因一般用红色血清管来做一些生化项目)→蓝帽管(凝血管)→黑帽管(血沉管)→红或黄帽管(促凝剂或惰性分离胶)→绿帽管(肝素抗凝剂)→紫帽管(EDTA抗凝管)→灰帽管(抑制糖酵解氟化钠管)。对于黄色管惰性分离胶,笔者要仔细说明一下,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者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细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可用于血清生化试验,然而此管较红色促凝管价格高的多,所以考虑到一些原因,除了外送到别的医院检测的或者要留到后一天检测的项目,为节约成本红色促凝管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在临床中很多护士包括笔者所在医院很多人依然认为先采集紫色血常规管作为第一管,护士的操作规范化未达到一定的统一,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紫色EDTA-k2抗凝管对于项目的检测要求较低,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由于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或者小孩子采血量不足的时候,优先采取血培养,没有血培养的优先采取凝血管,凝血对于检测项目要求较高,所以紫管可以放到后面来采血,笔者在实际工作遇到过一次事件,由于护士缺乏一定的采血常识,先采集EDTA-k2紫管,在采血过成功中由于患者静脉条件较差,为防止血液凝固,护士颠倒混匀了紫色EDTA-k2抗凝管,导致接下来抽取生化项目管时针头混有EDTA-K2,间接的导致患者生化项目K离子的异常增高,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操作。类似的还有因先采集肝素管导致后面凝血管中混有肝素致使污染引起的APTT异常增高!


对于临床中有一些测试项目是可以用其他抗凝剂管代替的,例如某些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传单,肝病等引起的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我们可以用凝血管或者是NAF管来代替EDTA-k2抗凝管来检测血小板,亦或者是干脆直接采集患者手指血来直观检测血小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