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历来的幕府为什么不推翻天皇?

 金樽清影 2016-09-05

日本历来的幕府为什么不推翻天皇?

sunpanhe的小喇叭2016-09-04阅读原文

(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卑弥呼)

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要牵扯历史,为了不太枯燥,稍微简单点整理一下要点回答。

1、日本史上第一次建立统一政权时,天皇的地位就不是全国行政领导的角色

古代史嘛,好多讲不清楚,你懂的。那时候因为很多地方老大(豪族)你打我我打你,谁也打不过谁,谁也不服谁,打了很久很久之后大家发现,还不如别打了,于是想组建一个松散联盟类的组织,协调大家的关系。最终,这个联盟的老大,就是第一代天皇,其实不是地方豪族,而是一个巫婆(就理解成卑弥呼吧)。所以,日本天皇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场,原本就不是中国的秦皇汉武那样打遍天下那种,而是因为号称可以沟通神灵,所以被尊奉为老大。但这个老大对地方上的政治事务,基本没有任何约束力,只是一个总祭司或者大国师之类的存在。

2、平安时代的天皇,可以理解为不作就不会死的典型

四百多年的平安时代,从天皇地位的变化这个角度来概括,那就是开始时天皇想说了算,豪族们不愿意,然后开始打架斗殴,最后鹬蚌相争武士得利,源平争斗后源家胜出,在镰仓建立了镰仓幕府,架空了天皇的过程。

详细点说,天皇学习了中国的隋唐中央集权制,非常想当一个中国那样的,皇上说了算的“真正的皇上”。但是新崛起的豪族(主要藤原家)那哪里愿意啊,于是藤原家总是把自家女孩子嫁给天皇,然后扶植有着自家血脉的小皇子即位。这还不算,后来干脆告诉天皇,你小时候不懂事,我代替你执政(摄政),你长大了你也不想干吧,干脆委托给我全权负责(关白),就这样开启了“摄关政治”模式,架空了天皇,也为后世奠定了基本制度模式(OS)。

后来天皇家不太愿意啊,被老早废黜的天皇当了上皇,有的出了家叫法皇,甚至有的时候法皇、上皇、天皇、皇太子同时存在,都不甘心都想争权,开始家族内部斗争。然后豪族们纷纷站队也开始互相明争暗斗。这种混乱局势下,武士崛起。

(第一个武家政权的奠基人,源赖朝)

3、镰仓幕府初期,奠定了武家不推翻天皇家的制度模式原型

武士们从一开始的看家护院的家丁打手角色,逐步成长为一股比较独立的势力,最终在平清盛一代斗败所有的豪族,取代藤原家成功上位,成为新的豪族领袖。

当然,平家也迅速为自己的定位错误付出代价。被他打败的源家再度崛起,声讨想变成贵族的平家,最终坛之浦一战平家灭亡,源家上位。

这里有个问题,按说源家打败了平家,他完全可以废掉天皇自己单干,可为什么他没有废掉呢?

大致上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源家的势力虽然打败了平家,但是和统治了几百年的天皇家还是不敢直接翻脸。事实上整个镰仓幕府时期,镰仓幕府实际统治的区域,和天皇家统治的区域基本一半一半。另外,当时源家为了对付平家,非常需要天皇家的“道义”支持,所以源赖朝只要了正三品“征夷大将军”的封号。这和平清盛最后的正一品差得很远。

结论就是,镰仓幕府的源家根据实力、名望、内斗(还有很多诸侯不是很服气)等原因,决定温存天皇家,事实上也是一种架空,也可以理解为最大的地方政权,没有推翻天皇。

这个决定基本奠定了其后武家的基本范式,就是,即使当了天下人,也绝不废掉天皇。

4、室町幕府基本是延续镰仓幕府模式

室町幕府的足利家,原本就是镰仓幕府源家、北条家的亲戚,而且他造反时候的实力比起当年的源赖朝应该说还要差点。一度被打到九州,再度崛起再杀回来的。回来之后后醍醐天皇不愿受他控制,逃出京都到吉野组织势力反扑。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另立天皇。于是日本出现了南北各有一个天皇的“南北朝时代”。

这种南北对立战乱不断的局面,到了第三代足利义满才总算解决。当然,当时的局势是能解决就最好,更是不敢奢望废除天皇了。足利义满给明朝的国书上虽然写着“日本国王”,但终究不是“皇”。何况自从他死后,他的后代厌恶他向明朝朝贡,开始琢磨着不和明朝做生意,结果导致自身财政失衡,室町幕府的实力迅速衰落。

(日本史上最顽固的大叔,后醍醐天皇。他真的想当中国那样的皇上,你看他的帽子)

5、战国大名“下克上”,但和天皇家没关系

说起战国的武士,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是各种战争、勾心斗角、忍者之类的。但是如果说战国时代的“武士道”,或者说“武士精神”,那就只能说是“下克上”了。所谓下克上,就是完全的能力主义,谁有能力谁当老大,根本不讲什么“仁义忠孝礼”,只讲一个“勇”字(实力)。

最近热播的《真田丸》算是非常搞笑地说明了这点。真田家几度更换老大,换主人的根据就一个,那就是看谁有实力。换到丰臣德川争斗的时期,老真田老谋深算,让老大跟了德川,老二跟了丰臣,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管谁赢了,真田家都不会输。电视剧里把老大拍的耿直,老二拍的忠心,那是现代演绎,为了逗乐观众。背后的真实历史,那是血淋淋的家族保卫战。

整个战国时代,几乎所有的大名都以保住已经有的地位为出发点,以当“天下人”为奋斗的最终目标。“天下人”,就是源赖朝当年的“征夷大将军”,或者平清盛的“关白”,说到底,不是想取代天皇。

我说几乎所有的大名,是想说唯独织田信长有点例外。织田信长在最鼎盛时期,确实有取天皇而代之的嫌疑。但也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被拥护天皇制维护公家的明智光秀暗算,本能寺之变送了性命。

织田之后,丰臣也好德川也罢,都以拿到织田的地盘为目标,没人想着换天皇,所以最终也没有换。

6、德川幕府是武家时代的最高形态

德川家康真的是老狐狸。这不仅说他能忍,有关他能忍的段子太多了,再说没意义了。我认为他的最大特征并不是能忍,而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好吧,我想说这家伙就是一个老狐狸。

处理家事,他设立了德川本家和御三家,防止继承人中断问题。这个不用说,真的用上了。效果如何另说,但真的奠定了德川时代成为日本历史上最长的和平年代的基础。

处理政务,他施行了“武家诸法度”等一系列法律,一国一城、参觐交代、闭关锁国、京都所司代等配套措施,从根本上预防了大名的造反可能性。有些朋友喜欢说关原之战萨摩岛津家和德川家结下梁子,隐忍二百多年,到幕末终于报了一箭之仇云云,对此只能表示呵呵了。你只要看看岛津齐彬、岛津久光的作为,就知道当时他们其实非常忠于德川家了。

处理和天皇家的关系,德川家康充分吸收了平清盛、丰臣秀吉的教训,那就是决不能和天皇家走得太近。于是德川家康效仿源赖朝,把天皇家晾在京都,自己待在江户,深挖洞广积粮,夯实自己的执政基础。一开始给天皇家一万石的待遇,那简直连糊口都做不到啊,天皇都快营养不良了。直到天皇家把公主嫁给三代家光,才给天皇家提高待遇到三万石。大伙儿想想,天皇家还养着后宫、公家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呢,三万石那叫一个惨。再想想德川家给自己的旗本(直属高级武士)动不动就十几万石,就能知道天皇家的待遇了。

说到底,德川家康就是想让天皇乖乖儿的待在京都,别生事,长不胖也不至于给饿死,就行了,然后自己执掌天下政权。话说,德川家真的比源赖朝时代强很多,至少完全控制了全日本。

结论

日本历来的幕府不推翻天皇,这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惯例。

天皇从一诞生,就是以“全国总祭司”的身份诞生的,就没有行政实权。

奈良、平安时代积极学习中国后,天皇家很想中央集权,自己独霸行政权,也一度差点做到。但是又迅速被豪族架空。于是形成架空天皇家的基本惯例。

平安后进入武士时代,武士们属于新兴阶级,掌权需要名分,于是一方面利用天皇权威,一方面继承豪族架空模式,形成了天皇家“统而不治”的新形式(区分古代总祭司的旧形式)。

(右边的就是日本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昭和天皇)

多说几句。

明治维新,一大堆中下级武士造反,也需要大义名分,于是看中了天皇,喊出了“王政复古”的口号,终于推翻了德川家,建立了新政府。

但是这群“维新英雄”们并不想让天皇变成中国皇帝或者德国皇帝那样,于是搞出个“明治宪法”,表面上“一切主权归天皇”,实际操作层面由内阁主导(藩阀政权)。

谁知道大正、昭和以后元老凋零,军队体系和政府体系越来越凑合不到一块儿去,于是昭和天皇频频亲自做主,成为日本历史上罕见的中央集权君主。

结果45年战败,美国人主导之下,天皇再次被架空,成为“国家象征”。一切主权归于日本人民,三权分立,现代日本重新出发。

现代的“象征制天皇”,其实更符合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段天皇的本来地位,所以现今的平成天皇也比较认可现在的地位。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