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个小小的啤酒厂洗瓶工,每个月工资仅仅23元。但是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洗瓶工公司的副董事长、总裁。他带领公司从中国啤酒市场突出重围,出口外国并且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更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啤酒品牌,他把中国啤酒做向了全世界。 1975年,金志国在青岛啤酒一开始的工作就是“洗瓶工”,每个月工资23元。日子从机器洗啤酒瓶时快乐的“叽里咕噜”声开始。30年过去,当年的“洗瓶工”现在是青岛啤酒的副董事长、总裁;已经从当年的“小金”升级到“老金”。 这个正宗山东青岛人个头不高,做啤酒,却没有啤酒肚。他坦言做青啤总裁,一边是“总被放在热锅里煎”;一边又要将这个百年青啤塑造为“生产快乐的企业”。 2001年7月,前任总裁彭作义的突发心脏病去世。当年,45岁的金志国仅是一个总裁助理,分管北方、西北和华北市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做过当总裁的梦。”金志国坦言。从工人、车间主任、厂长助理到总裁助理,他前面排着十几位资深副总裁。出乎他的意料,青啤的董事会并没有按资排辈寻找新任总裁。 在高管层的填票过程中,有70%的高管填了金志国。紧接着是中层的测试,又是一轮填票,80%投了金志国。金志国需要在青岛啤酒高速扩张时接过“金手杖”。 金志国的突然上任,让他措手不及,但是他相信自己,需要自己的挺身而出。金志国开始适应角色的转换,小心翼翼地裁员,并通过实行年薪制来提高员工待遇。他还利用最少的时间开始走访旗下几十家下属企业。 截至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 已经形成北美、欧洲、东南亚三个强力出口三角架。2005年,青岛啤酒在台湾10万吨生产能力的啤酒工厂投产,青岛啤酒迈出了在海外生产的第一步。2007年,青岛啤酒董事会通过了在泰国建设海外工厂的决定。 2009年1月,日本公司朝日株式会社斥资6.67亿美元收购百威英博持有的青岛啤酒的19.99%的股份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消息一出顿时很多国人愤怒,为何日本企业成了中国民族品牌的大股东,并且担心最后被日资控股。 据了解青岛啤酒当时与朝日株式会社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朝日承诺,任何时候,朝日持有的青岛啤酒股份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99%,除非经过公司同意。控股,所以还是不用太担心。 添加微信:okdaiw,成功从此开始 “看完文章,别忘了领取下方的红包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