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总共分几步?

 cheliuheng 2016-09-05

1.否定

有时候我们教了孩子东西,或是带孩子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的时候,有些孩子比较害羞、或者“慢热”我们可能就会说:

“教过你,你怎么不做啊?!”“你怎么这么胆小!”“怎么又记不住!”“打招呼都不会?”“说没说你,不许这样干!”“你怎么这么不爱学习!”“你真是没毅力!”……

这可能是一时的气话、一时的无奈,一时……

等等,这样的一时,是不是有点多?

当家长这样去说的时候,孩子的心里就会跟着家长的语言、行为给自己贴上对应的标签,时间久了,孩子的自尊会被打击,自我否定的次数、时间、程度都会增加。

2.比较

这里说的比较,一是总跟更好、更厉害的比,二是,总拿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

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

大部分情况下,被拿来和“别人”比较,都是一个可怕的存在。尤其是每件事都会被一个更厉害的“别人”比下去,孩子的努力得不到“成功”的甜头,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努力,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常常举个“别人家小孩”当例子来比较,往往会事与愿违,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

3.不接受

这包括:

a.不接受孩子本身特点,比如不接受孩子太内向,总想让孩子变外向;不接受孩子自己的爱好,以大人认为“有用/无用”的眼光硬性培养“特长”;不接受孩子属于“后长”的类型,用各种方式催着孩子长高、长结实、跑得快、跳得远……

b.不接受孩子成长速度和规律,孩子小,做事难免会有慢、理解错了、不小心搞砸了的时候,这时候,家长应该明白和接受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去因此而责骂、冷落孩子。

c.不接受孩子情绪,孩子有情绪,其实是心理成长和对外在世界探索的一个方式,而这期间,孩子可能并不能很好的认知和控制情绪,负面情绪来临,孩子往往是伴有着无助和迷茫的,家长若是用哄劝或责骂等方式,迫使孩子停止情绪表达,则会破坏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孩子人格发育。

不接受孩子,等于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想想看,一个感觉到自己不被接受的孩子,怎么能有全然的自信呢?

4.包办

“替他洗衣服,替他打扫卫生,替他……”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缺乏锻炼和自我成长的机会,降低孩子的自主意识、缺乏体验和实践,对于外界无法主动、勇敢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自然也就在自我成长方面会受影响,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做事被动、自我价值感低,这些对建立孩子的自信会起到负面作用。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甚至会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5.监控

常有家长以“这么管还不懂事,这要不管那还得了?”为借口,给孩子扣上“不省心”的帽子,不但随意私自替孩子做各种决定,随意管理和处置孩子的“私人物品”,翻看孩子信件、日记等,更有甚者,还要对孩子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定位监控。

这会破坏孩子对自己人格的认知,破坏孩子自我价值认知,想想吧,一个“傀儡”、“囚犯”的心理状态会是怎样的?

6.当众出丑

无论是别人夸奖孩子时,故意用更加倍不实的语言来打击、否定孩子,还是当众谈论孩子的“糗事”,让大家一起笑孩子,或者是在很多人面前批评、惩罚孩子,都是让孩子当众出丑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7.不切实际的目标

所谓不切实际,是不考量孩子自身情况,而只一味想当然的去设定目标。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帮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兴趣班,还会觉得这些是孩子需要的,现在他可能觉得厌倦,可将来一定会感激自己。父母想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外界、多学点东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难免有时候不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孩子的兴趣点,就过早、过多地让孩子进行学习,可能很多兴趣班都是体验一下,难以持续,孩子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花钱、花时间、花精力的折腾,孩子也很难体会到“快乐学习”。

而设定过高的目标同设定过低的目标一样都没有什么好处。目标太高会导致失败,动摇你孩子的信心,并让他觉得唯有获得成功才能得到你的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更多的是压力,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更提不上什么自信一说了。

8.情绪转嫁

无论是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带到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还是自己心情不爽就对孩子格外严厉,让孩子莫名其妙成了出气筒;亦或是当着孩子和人争吵,甚至是当着孩子夫妻吵架或打架。这都是情绪转嫁。这样都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以及自我怀疑、自我批判,使孩子变得敏感和容易焦虑。

还有一种情绪转嫁是,把自己塑造成为孩子牺牲者的形象。用“为了你我才这样”和“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句式,自以为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实际上是把孩子往要么“小霸王”,要么“自暴自弃”的极端路线上赶逼。

这些都不能让孩子对自我价值正确评估,在现实生活和自我认识的世界里产生落差,以此,使孩子无法建立自信。

好了,您掌握了以上几点,在生活中加以灵活发挥,就能成功地破坏掉一个孩子的自信了。功力深厚的,紧抓其中一条,持续实施,同样可以达到效果。

——这当然是反话。

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也是为人父母的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注意到这些问题,一方面自己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一方面,也要小心生活中孩子的其他长辈有意无意的言行里可能带给孩子的伤害。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拥有更美好的一生。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