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趣话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很多,有一年他的大女儿要出嫁,人们都来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的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满满的一箱书。王夫之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以书为嫁妆,是对知识的尊重。
袁枚“吃书”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谈到他读书的经验时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都长疾瘤。”看来袁枚是把书当饭吃的,他自然就是一个“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袁枚正是善于“吃书”,才成为一代诗文大家的。
苏轼“抄书”有一个叫朱载的人,有一次去拜访大文学家苏轼,在客厅里等了好久才见到主人出来。朱载问苏轼在忙什么,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书》。朱载十分惊呀:“以您的才学还用抄书吗?”苏轼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劲儿,使苏轼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
蒲松龄“晒书”《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家乡有一个乡绅,为附庸风雅装样子,家中藏书万卷,却从来不读。有一年夏天,他怕书霉烂,在场院里晒起书来。蒲松龄恰巧经过那里,他感慨万千,于是就在书旁躺下,晒起太阳来。乡绅不解地问他干什么,蒲松龄笑着说:“我也在晒书呢!”“你的书在哪里?”乡绅听了有些莫名其妙。蒲松龄连眼也不睁,摸着肚皮说:“我的书都装在这里面。”乡绅叫了知道蒲松龄在嘲笑他,只好羞愧地走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