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夏《尚书》系列:尧典第一】

 秦岭之尖 2016-09-05


虞书[]虞:舜之氏也。按《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分。”如鲁、卫、晋、韩之分。别而称之谓之氏,合而言之则为族。秦汉之后,姓、氏合称,不复区别。舜升天子位,遂以本氏虞为号。代皆有号,若尧之号唐,禹之号夏,汤之号商,文、武号周。《尧典》之篇,为舜既升天子,史官赞叙舜事,事起于尧,因以追录,本之前代,名《尧典》。成书舜时,故以舜号作名,称“虞书”,若“汉书”云。

 

孔氏传[]孔氏:汉博士孔安国也。孔子十世孙。武帝末,鲁共王将广宫室,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皆蝌蚪文字,时人莫识。孔以汉隶考定读之,为隶古定。又奉诏作传,并序凡五十九篇。孔君本于西晋末已亡佚,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复得之以献,即此本也。此本乃《尚书》最早之注本,天下《书》学,源出于此,不可不重。传(zhuan4):传(chuan2)。以传示后人也。犹注解。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言圣德之远著。[]昔: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帝:君也。“君”者通称,“帝”者德称。德合天地称帝。聪:善听为聪。谓闻言辨志。明:善视为明。谓见迹辨德。文:善仪为文。谓容止端庄。思:善虑为思。谓思虑通达。分而言之,则聪明文思。合而言之,则是圣德。于事无所不通谓之圣。有聪明文思之德,于事则可以无所不通。光,显也。宅,居也。天下:言其远。

将逊于位,让于虞舜。[]逊,遁也。老使摄,遂禅之。[]按《尧典》“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是老而将逊于位。《舜典》“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是让于虞舜。“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是使摄之。“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是尧崩丧满,舜终即天子之位。

作《尧典》。[]以上《尧典》序文。尚书序文,计六十三篇,称“书序”。书序作者,孔君无明言。郑玄、马融、王肃以为孔子所作,可备一说。



 

尧典[]言尧可为百代常行之道。[]典:五帝之书也。五帝之书所以名典者,典,常也。言五帝之道可以为百代常所法行。又典者,尚书十体之一。尚书十体即典、谟、贡、歌、誓、诰、笺、命、征、范。

 

曰若稽古帝尧,[]若,顺。稽,考也。能顺考古道而行之者帝尧。[]曰:语词也,象气从口出。若:顺。谓延循。延循则有传承,传承则有秉持。稽:考。谓察考。察考则有取舍,取舍则有通变。经言尧能传承秉持上古之道,又能取舍通变于时。

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勋,功。钦,敬也。言尧放上世之功,化而以敬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当安者。[]放:效也。效必有所,则是效上世圣王之功也。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允,信。克,能。光,充。格,至也。既有四德,又信恭能让,故其名闻充溢四外,至于天地。[]允:信。专一不移谓之信。光:充。《尔雅》作“桄”。表:外也。上下:谓天地。天高在上,地深在下。“四表”言其广、远,“上下”言其高、深。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穀梁传》云:“身贤,贤也。使贤,亦贤也。”尧有圣德,必并举之。且帝政万千,非一己可尽,犹须良弼以佐。自“克明俊德”至下“黎民于变,时雍”,正《皋陶谟》“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是也,谓推近及远。经言尧不但身固有俊德,复能明察任用俊德之士,以使九族亲睦,辅张政教。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既,已也。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平,和也。指心气而言,谓使朝内百官心气平和。章,明也。指心智而言,谓使朝内百官心智章明。欲心智章明,必先心气平和。次第言之,所以使朝内百官心气平和者,是为使其心智章明也。百姓:有二义。一谓天下百姓,与下“黎民于变”之“黎民”义同;一谓百官族姓,即百官也。“百姓”所以为“百官”者,以天子建德,因其所生之地而赐之姓,立以为公卿,令其收敛族亲,自为宗主。明王者任贤不任亲,故以“百姓”言之。此处义为“百官”。知者,以下已有“黎民”,文无复赘。“姓”之所以有“百”者,按《白虎通·姓名》:“古者圣人吹律定姓,以纪其族。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转而相杂,五五二十五,转生四时,故百而异也。气殊音悉备,故殊百也。”经言尧九族上下既已亲睦,又能同时以此为化,使朝内百官心气平和而致心智章明。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昭亦明也。协,合。黎,众。时,是。雍,和也。言天下众民皆变化化上,是以风俗大和。[]协:合。和合而服也。和:中节为和。于:语辞也,犹“曰”。变:自有而无谓之变,自无而有谓之化。自有而无,则是有恶者悉去其恶也。恶去则善从。经言朝内百官既已德行章明,又能同时以此为化,使万邦和合而服、乂用中节。黎民亦同时为此所化,皆弃恶从善,于是天下风俗大和。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顺昊天。昊天言元气广大。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会。历象其分节。敬记天时以授人也。此举其目,下别序之。[]乃:语辞也,承上启下之辞。羲和:羲氏、和氏之总称。即下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按《国语》、《史记》、《汉书》载,少昊世末,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灾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后三苗复乱,二官咸废,致闰余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帝尧受之,是于重、黎之后,复育羲、和二氏,使纂其业,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二氏遂世掌此职,以至夏商。昊(hao4)天:天之一名也。春为苍天,谓万物苍苍然生;夏为昊天,谓气皓旰(hao4 han4);秋为旻(min2)天,旻犹愍(min3)也,谓愍万物彫落;冬为上天,谓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历:行度也。谓推历日月星辰之所行度分节。象:法象也。谓法象日月星辰之所垂显示象。皆为效行天地,制定岁历,以正政事农时也。星:四方中星。天有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每方七宿,共成一形,随天转运,更互于南。东方龙形,为苍龙,其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鸟形,为朱鸟,其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虎形,为白虎,其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龟形,为玄武,其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上古言简,或举每宿中星之名以代其七宿。若下“宵中,星虚”,“星虚”谓秋分之日玄武七宿合昏毕见,“虚”为玄武中星,是举中星之名以代玄武七宿也。辰:日月所会。日行迟缓,月行疾捷,俱循天度而右行,二十九日过半,月行一周天,又前及日而与日会,所会之处,谓之辰。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释天》:“十一月辰在星纪,十二月辰在玄枵,正月辰在娵訾,二月辰在降娄,三月辰在大梁,四月辰在实沈,五月辰在鹑首,六月辰在鹑火,七月辰在鹑尾,八月辰在寿星,九月辰在大火,十月辰在析木。”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宅,居也。东表之地称嵎夷。旸,明也。日出於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旸谷、嵎夷一也。羲仲居治东方之官。[]分命:于二氏之中,分羲氏、和氏而并命之。羲有羲仲、羲叔,命居治东与南;和有和仲、和叔,命居治西与北。谷:泉出通川为谷,两山间流水之道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寅,敬。宾,导。秩,序也。岁起於东而始就耕,谓之东作。东方之官敬导出日,平均次序东作之事,以务农也。[]平,均也。谓使平均。秩,序也,常也。谓使常有次序。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中,谓春分之日。鸟,南方朱鸟七宿。殷,正也。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转以推季孟则可知。[]日中:日夜等中,则是春分之日。仲春:一春有三,曰孟、仲、季。仲春既定,则孟、季可知。是正一春而三春正也。下仲夏、仲秋、仲冬同。经言春分日夜等中之日,朱鸟七宿合昏毕见,所以正仲春之气节。

厥民析,鸟兽孳尾。[]冬寒无事,并入室处。春事既起,丁壮就功。厥,其也。言其民老壮分析。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厥:其也。析:分也。春耕之事,尤重劳力,老弱之人,体力微薄,故行常于居室。青壮之人,体力丰满,则力耕于田亩。老弱青壮,分散分工。经言春时既起,老弱行于居室,青壮耕于田亩,鸟兽亦交尾乳化,生养繁殖。

申命羲叔,宅南交。[]申,重也。南交言夏与春交。举一隅以见之。此居治南方之官。[]南交:春至于夏,季相交;东至于南,位相交。

平秩南讹,敬致。[]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叙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四时同之,亦举一隅。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永,长也,谓夏至之日。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可知。以正仲夏之气节,季孟亦可知。[]日永:日长夜短,则是夏至之日。火:“大火”也。“大火”者,“大辰”之次名。“大辰”者,“房”、“心”、“尾”之总名。“房”是三星之首,举“房”以代“大火”。又“房”是苍龙中星,举中星以代七宿。经言夏至日长夜短之日,苍龙七宿合昏毕见,所以正仲夏之气节。

厥民因,鸟兽希革。[]因,谓老弱因就在田之丁壮以助农也。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革,改也。[]因:因缘就随也。夏时谷物殖茂,农事繁忙,老弱亦于田间因缘就随青壮,以助农事。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昧谷曰西,则嵎夷东可知。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寅饯纳日,平秩西成。[]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因事之宜。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宵,夜也。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虚,玄武之中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3]宵中:日夜亦等中,则是秋分之日。虚:玄武中星。举中星以代七宿。经言秋分日夜亦等中之日,玄武七宿合昏毕见,所以正仲秋之气节。

厥民夷,鸟兽毛毨。[]夷,平也,老壮在田与夏平也。毨,理也,毛更生整理。[]夷:平。同也。秋时谷物收成,农事亦繁,老弱青壮之事与夏时相同。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北称朔,亦称方,言一方则三方见矣。北称幽都,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易谓岁改易于北方,平均在察其政,以顺天常。上总言羲和敬顺昊天,此分别仲叔,各有所掌。[5]在:察也。按春、夏、秋皆曰“秩”,此独曰“在”者,以北方主冬,冬主藏易。藏易之事,尤须详察也。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日短:日短夜长,则是冬至之日。昴(mao3):白虎中星。举中星以代七宿。经言冬至日短夜长之日,白虎七宿合昏毕见,所以正仲冬之气节。

厥民隩,鸟兽氄毛。[7](yu4),室也。民改岁入此室处,以辟风寒。鸟兽皆生而毳细毛以自温焉。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ji1) 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咨,嗟。暨,与也。匝四时曰期。一岁十二月,月三十日,正三百六十日;除小月六,为六日,是为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以定四时之气节,成一岁之历象。[]咨:嗟。皆叹也。旬:十日为旬。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允,信。厘,治。工,官。绩,功。咸,皆。熙,广也。言定四时成岁历,以告时授事,则能信治百官,众功皆广,叹其善。[]百工:有二义。一谓司空事官之属。按《周礼·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其监百工者,唐虞以上曰“共工”,后曰“司空”;一谓百官。百工之所以为百官者,按《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是工、官义通。此处义为“百官”。知者,“庶绩咸熙”,自是众功之事,非止五材民器也。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畴:谁。犹言谁人也。咨:叹声也。不为义。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放齐,臣名。胤,国。子,爵。朱,名。启,开也。吁,疑怪之辞。言不忠信为嚚,又好争讼,可乎!言不可。[]吁:疑怪之辞。惊也。

帝曰:“畴咨若予采?”[]采,事也。复求谁能顺我事者。

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驩兜,臣名。都,於(wu1),叹美之辞。共工,官称。鸠,聚。僝,见也。叹共工能方方聚见其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静,谋。滔,漫也。言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违背之,貌象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言不可用。[]静:谋。审也。谓知谋清审,能合于道。言:自言曰言。象:貌也。滔:水漫漫大貌。经言共工之为人,自为谋言之时,则清审合道,及于行事,辄违背其所谋言,此是貌象恭敬,而内心傲狠,其傲狠之心,若洪水之欲漫天。

帝曰:“咨!四岳。[]四岳,即上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汤汤洪水方割。[]汤汤,流貌。洪,大。割,害也。言大水方方为害。[]四岳:有二义。一谓四方方岳。则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一名霍山;北岳恒山;一谓四方诸侯之长。四方诸侯,分属四岳之下,羲和四子分别掌之,故引以为称。

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荡荡,言水奔突有所涤除。怀,包。襄,上也。包山上陵,浩浩盛大,若漫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俾,使。乂,治也。言民咨嗟忧愁,病水困苦,故问四岳,有能治者将使之。

佥曰:“於,鲧哉!”[]佥,皆也。鲧,崇伯之名。朝臣举之。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凡言者皆非帝意。咈,戾。圮,毁。族,类也。言鲧性很戾,好比方名,命而行事,辄毁败善类。[]咈:戾。乖违狠戾也。方:圆之对也。圆者宜行,方者滞碍。经言鲧之为人,行事乖违众人,刚愎自用,是性狠戾也。若物之方者,滞碍而不能通变,惟冒进于功。如此而命之,则是毁败善类也。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异,已也。已,退也。言馀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异:已。声近而借。

帝曰:“往,钦哉!”[]敕鲧往治水,命使敬其事。尧知其性很戾圮族,未明其所能,而据总言可试,故遂用之。

九载,绩用弗成。[]载,年也。三考九年,功用不成,则放退之。[]九载:按《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尧年十六以唐侯升为天子,在位七十年,则时年八十六,老将求代。

汝能庸命,巽朕位?”[]巽,顺也。言四岳能用帝命,故欲使顺行帝位之事。

岳曰:“否德忝帝位。”[]否,不。忝,辱也。辞不堪。

曰:“明明扬侧陋。”[]尧知子不肖,有禅位之志,故明举明人在侧陋者。广求贤也。[]侧:旁也。经言尧令众臣于朝内至于旁陋之处,皆明举明人,无有隐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师,众。锡,与也。无妻曰鳏。虞,氏。舜,名。在下民之中。众臣知舜圣贤,耻己不若,故不举。乃不获已而言之。

帝曰:“俞,予闻,如何?”[]俞,然也。然其所举,言我亦闻之,其德行如何?[]俞:然。然而应之之辞。

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无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配字曰瞍。瞍,无目之称。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象,舜弟之字,傲慢不友。言并恶。

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谐,和。烝,进也。言能以至孝和谐顽嚚昏傲,使进进以善自治,不至於奸恶。[]烝烝:进而又进也。

帝曰:“我其试哉!”[]言欲试舜,观其行迹。

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女,妻。刑,法也。尧於是以二女妻舜,观其法度接二女,以治家观治国。[]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於所居妫水之汭,使行妇道於虞氏。[]厘:理也。妫:水名。汭:水之隐深弯曲处。嫔:妇。服也。谓服行妇道。

帝曰:“钦哉!”[]叹舜能脩己行敬以安人,则其所能者大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