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寶山友誼路街道——吳淞口【圖文】

 還舊樓主. 2016-09-05

“吴淞口”由来及历史:

       吴淞口位于今上海市宝山区,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原先是吴淞江的入海口,故称之为吴淞口。现今吴淞口是黄浦江的入海口,实质上已经是“黄浦口”了,但官方名称一直没有更改,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段古老的历史。

       吴淞口是中国明、清海防与江防要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设总兵。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 30余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称吴淞要塞。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为外国侵略者入侵之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掠吴淞,参将俞大猷率军据此破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国侵略军侵犯广州受挫后,又北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凭借吴淞有利地形抗击英军。1932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上海,在吴淞口附近登陆,曾遭当地军民坚决抵抗。今吴淞口仍为海防要地,驻有海军部队。

 

“吴淞口灯塔”由来及历史:

       公元1412年(明永乐十年),为保障吴淞口外船舶的航行安全,在长江口南岸(今浦东新区高桥镇临江畔)筑一土山,竖航行标志,山顶可点烽火,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航海灯塔。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时,自浏河港出发经吴淞口出海,“宝山”烽烟成为航标之一。随后,在潮水的冲刷下宝山烽堠坍塌。

       1843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5个通向口岸。上海开埠,吴淞口再次热闹起来,进出吴淞口的外国商船逐年增多。1907年,按照荷兰总工程师奈克提出的方案,吴淞左导堤工程开工,1910年建成,左导堤(浦西)石埂全长 1395米,圆弧形,半径2.4公里,平均断面底宽为45米,以110的坡度,由西向东,逐渐下降,直到江底,称为吴淞石埂,为方便船的航行,在石埂东终端设趸船,晚上点灯作为航标。1928年,民国政府拆除石埂东端的趸船,新安置重20余吨固定灯标,日夜发光。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导堤的维护,多次进行勘测、维护。1988年,上海海事局对河塘灯桩进行改造重建,改桩身为圆锥形铁筒,并改名为吴淞口灯塔。1998926日开始改造重建灯塔,19991229日,一座白色圆柱形钢筋混凝土灯塔,塔高20.1米,灯高17.4米,射程可达13海里,备灯射程7海里,闪白5秒一次,装有雷达应答器,无人值守的灯塔建成并发光。

       20065月,国际航标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航标协会第十六届大会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为此,国家邮政局发行《现代灯塔》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吴淞口门户的吴淞口灯塔榜上有名。吴淞口灯塔无不以自己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如同一名卫士守护着的祖国江域,见证着灯塔的沧桑变迁。

 

“吴淞口水位钟”由来及历史:

       进出长江口、上海港的船舶都离不开吴淞水文站的水位作为指引。特别是当船舶经吴淞口进出黄浦江时,远远就能看到吴淞水文站水位钟显示的实时水位,好似交通信号灯,指挥着过往船舶安全航行。

       吴淞水文站亦称吴淞炮台湾潮汐指示仪,测站初建于19121月,由当时外国人掌管的江海关建设,目的是为了保障外国舰船及为之服务的船舶航行安全。1914年,即该站投入使用仅两年后,由当时的江海关组织人员采用调和分析法编制长江口、黄浦江天文潮预报方案,并于1918年首次作出吴淞口潮位预报成果,这在当时水文科学领域属领先地位。1932年安装了圆盘潮汐指示仪,为进出黄浦江的船只提供实时水位,故该站亦称吴淞炮台湾潮汐指示仪,具备记录与显示双重功能,在当时远东地区堪称先进。圆盘潮汐指示仪初期在夜间用电灯照明,之后改为白色霓虹灯,1962年拆除霓虹灯装上航标灯作为灯桩使用。测站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地壳沉陷,测亭破损严重,1981年受8114号强台风袭击而损毁,1983年经交通部批准重建为至今建筑。

       吴淞水文站位置显要,是全国重点测站之一,也是全球海平面监测系统在中国的三个监测点之一。著名的“吴淞零点”是华东沿海最主要的基准面,是测量、水工设计、航运推算的必需依据。吴淞水文站自1912年建站开始,除1936年至1944年抗战8年观测水位中断外,92年水位资料齐全,列入统计,为国家和水文科研积累了宝贵资料,为水文史上所罕见。

 

      特别提醒:

       1.出行前事先登录上海水务、海洋局网站“防汛版”,查询当天吴淞口潮位预报(导堤只能在每天2次最低潮前后才能行走,开始涨潮和最高潮期间是被水淹没的)。

       网址:http://www.

       2.此处风大浪高水急,珍爱生命,请勿玩水。

       3.请不要对吴淞口附近的军事目标胡乱拍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交通:

       轨交3号线到淞滨路站,转乘90路上海海军博览馆站(淞宝路淞清路)、719路海江新村站(双城路塘后路),步行前往(入口为塘后路塘后支路,终点目标为中国海事信号塔外的长江大堤)。

 

看点:

      吴淞口灯塔、水位钟、导堤。

 

周边看点:

       吴淞开埠广场、吴淞铁路纪念馆、半岛1919(原上棉八厂);

       炮台湾湿地公园:长江河口科技馆、炮台湾广场、矿坑花园;

       海军上海博览馆;

       宝山烈士陵园及上海解放纪念馆;

       临江公园。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水位钟、水文站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水位钟、水文站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水位钟、水文站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水位钟、中国海事信号台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全景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全景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上的4号灯桩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2号与3号灯桩之间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左侧的滩地(炮台湾湿地公园内拍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左侧的滩地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左侧的滩地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导堤看黄浦江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灯塔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灯塔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灯塔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站在吴淞口灯塔下,往回看吴淞口导堤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炮台湾公园、炮台山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不远处的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长江、黄浦江交汇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2006-12《现代灯塔》邮票,内含吴淞口灯塔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2006-12《现代灯塔》邮票,内含吴淞口灯塔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灯塔、重建前的吴淞口水位钟(炮台湾湿地公园长江河口科技馆内拍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重建前的吴淞口水位钟(炮台湾湿地公园长江河口科技馆内拍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中国长航炮台湾码头(炮台湾湿地公园内拍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中国长航炮台湾码头(炮台湾湿地公园内拍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中国长航炮台湾码头(炮台湾湿地公园内拍摄)

 

探寻宝山区吴淞街道——吴淞口①
吴淞口地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