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75 西周青铜器

 威龙集藏 2016-09-05
 
   
 
   
 
全套枚数 8枚 全套面值 1.32元 小型张规格  
发行日期 1982年12月25日 防伪方式   小全张规格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设 计 者 邵柏林 小本票编号  
印刷版别 影雕套印 责任编辑   小本票规格  
摄 影 者   整版枚数 35枚(7×5) 原画作者  
资料提供   整张规格   雕 刻 者 高品璋、孙鸿年、呼振源、阎炳武、赵顺义、李庆发、姜伟杰
单枚信息
图序 邮票名称 面值(元) 发行量 邮票规格 齿 孔 度 备注
(8-1) 何尊 0.04 302.0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2) 伯矩鬲 0.04 285.26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3) 利簋 0.08 574.2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4) 牛首夔龙纹鼎 0.08 508.6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5) 折觥 0.08 585.3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6) 蟠龙兽面纹罍 0.10 298.3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7) 燕候盂 0.20 308.1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8-8) 日己方彝 0.70 187.01万枚 27×60毫米 11度  
同时发行  
相关资料   青铜艺术是中国灿烂文化艺术史中的一个高峰。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便发端于黄河流域,出现了红负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等简单工具。而到了殷代,青铜艺术已由成熟走向鼎盛。西周迄自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正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了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器制沉雄厚实,充分表现了早期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稚拙之美。

  西周时代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等是周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西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期间,青铜冶铸技术已趋成熟,铜器种类和数量大有增长,出现许多铸工精湛的艺术珍品。这时的铜器多有长篇铭文,对于研究西周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西周青铜器整体风格简朴凝重,但其中也不乏精致的艺术珍品。

1982年12月25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辉煌成就,邮电部发行了《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全套8枚。

  (8-1)为《何尊》。古代酒器。1963年于陕西宝鸡出土。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8-2)为《伯矩鬲》。古代饮器。1974年在北京房山出土。器物造型为立耳、三袋形足,有平盖。鬲颈部饰一圈夔纹。在器腹连三袋足的体积感最强部位,装饰以大形的浮雕牛首,牛角尖端突起于器表。器盖上前后对称地饰一对同形的牛首,牛角翘起,与鬲耳相抵。在两牛首相接的中线位置铸一环钮,钮的两面饰一小形的立体牛首。全器装饰立体与浮雕的牛首共7个。整个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大方,不加地纹,而由立体的牛首和翘起的牛角、耳等细部所强化的轮廓线则是富于装饰性的。盖内及颈部内铭文相同,盖内4行15个字,颈内壁5行15字。释读为:“才(在)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乙宝尊彝”。造型精美绝伦,艺术水平高超,形象地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铸造技术,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8-3)为《利簋》。古代食器。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利簋,又名檀公簋。圆形,侈口,鼓腹,双兽头耳垂珥,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附带方座。腹及圈足以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方座饰兽面纹,四隅饰蝉纹。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述了武王灭商的日期。为青铜器中“镇国之宝”。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

  (8-4)为《牛首夔龙纹鼎》。古代饮器。1979年在陕西淳化出土。腹部有三个兽头,与鼎的三足对应,鼎口下一周纹饰是由两条夔龙纹相向相成的饕餮纹,器形宏伟。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是已发现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件。

  (8-5)为《折觥》。古代酒器。1976年在陕西扶风县出土。通高28.7厘米,腹深12.5厘米,口宽11.8厘米,口横7厘米,重9100克。觥体呈长方形,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起的兽形,高鼻鼓目,两齿外露,长有两只巨大曲角,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盖的颈部以下,也就是不再昂起而接近水平的部分,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该器身曲口宽流,鼓腹,每边的中线和边角都饰有透雕的扉棱式脊,组成几组饕餮纹面,显得庄重大方。纹饰通体分为三层,以兽面纹、夔纹为主纹,云雷纹为地纹。其间配以象、蛇、鸮、蝉等动物,形态逼真。觥体后部有一鋬手,采用雕塑手法,上部做成龙角兽首,中部为鸷鸟,下为垂卷的象鼻,两侧还有突出的象牙。工艺非常精致,圈足扉棱间饰回顾式龙纹。器底可见明显的对角线交叉的范痕。盖部铭文铸在盖内,器身上的铭文铸在内底部。器、盖同铭,惟有行款稍异,共计6行40字,记述折受周王赏赐而铸器。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8-6)为《蟠龙兽面纹罍》。古代酒器。1959年在四川省彭县出土。盖径12厘米,口径16.5厘米,通盖高44.5厘米。器物面隆起,盖子上铸造有立体蟠龙,前足蹲踞,四周饶三长尾夔龙纹盘绕,器身侈口短颈,圆肩,敛腹,高圈足,肩部及两侧附兽首环耳,上腹饰对变形卷体夔纹,突目,利爪,尖齿,下腹饰兽面纹,近底处及圈足饰夔纹,又附牛首形象鼻,通体以雷纹衬地。铜罍的器盖上盘踞着一只昂首挺立的蟠龙,蟠龙双目凸出、双足前踞,背部还铸有立棱。在铜罍的肩部,装饰有两只夔龙纹的耳,罍身上则装饰着精美的纹饰,包括兽面纹、夔纹、凤鸟纹等,显示出商周时期的典型风格。

  (8-7)为《燕侯盂》。古代酒器。1955年在辽宁凌源出土。敞口,深腹,附耳,圈足,以夔纹为主要纹饰,铭文表明此盂为燕侯所用。

  (8-8)为《日己方彝》。古代酒器。1963年在陕西扶风出土。器高38.5厘米,重12.8公斤。长方形,四角有扉棱,有四坡形盖,以兽面纹和鸟纹为纹饰。

  这套邮票在设计上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第一,为了普及文物知识,在邮票上增加了文字说明。设计者借鉴了中国画中题论的“长题”方法,把器物处理得实、重、彩;文字处理得虚、轻、灰。尽管文字占画面五分之三,由于虚实的作用,仍显得重心在铜器;第二,邮票所选的八件铜器燕瘦环肥,形状不一,设计者力求统一,何尊耸长,燕侯盂硕短,设计者便采用多种手法,使整套邮票放在一起有一种“齐之不齐,不齐之齐”的均衡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