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眼识别假珠子?看藏传古珠孔道就对了!

 无名1971 2016-09-05







以下为正文



姐知道有很多攻粉抱着一颗崇敬的心把藏传老珠子请回家,本以为会有灵性,但不久便发现,珠子是低温油泡的,佛头是塑料的,就连穿的孔道也是琴弦磨的,你说郁闷不?不信?看实图!



▲泡酸做旧的老南红


咋一眼看珠子的孔道不小,但放大看就会看到孔道内有明显的钻具痕迹,孔壁非常毛糙。孔口处的弧面非常突兀,给人一种凹陷进去的感觉,非常得不自然。



▲老蜜蜡孔道部分做旧


细看这珠子孔道内的纹理,颜色都和表皮的颜色一样,孔道两端的边缘处也呈现直角,光泽度也不高。


瞧瞧这些做旧的老珠子,不懂得看孔道的攻粉肯定吃药了!!姐觉得万变不离其宗,要想不吃药,攻粉们不妨多了解老珠子孔道的形成历史。那么,今天姐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孔道的秘密。


1形成


藏传念珠通常是大孔道,往往超乎孔道与珠体的比例,尤其是材质相对较软的念珠尤为突出。由于绳子与孔道内壁常年摩擦,念珠孔道内壁身份光滑,用强光看时,孔道内壁成镜面反射,看不到任何钻孔痕迹。



▲老绿松的钥匙孔


孔道外缘处常见绳子常年摩擦的勒痕,如细微的喇叭口外扩。打孔处的截面上也是如此,通常光洁如镜,都因常年在手中掐念造成。


2特征


由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各阶段所用的工具不同,孔道形成的历史痕迹不同,但综合来说都有其共性。


痕迹:首先孔壁会留下解玉沙的摩擦旋痕和双向对钻留下的错位台痕。其次,不是每一颗古珠都会留下旋痕,有的大孔经过二次加工,或因长期把玩,和沁蚀,痕迹很不明显,需要在放大镜下才能观察得到。



▲钻具加工时留下的台痕


旋纹:一般旋纹很少有连续一圈的,长的也不过半圈,短的也就很短的一段。旋纹一般比较糙,是犬牙交错的,而非平行均匀的。



▲古玉孔壁上的旋纹


磨痕:磨痕在孔的垂直分布上有两大特点:第一,上部较少,靠近下底部的弧线部分较多较清晰;第二,有时因定位不准,使孔眼附近形成无序的擦痕。



▲崩边的痕迹


孔:有些孔在加工时,其底部直径比上口直径大。这是钻具带动大量堆积在地部的解玉砂所致。单面钻孔时,在小孔的那一面,孔边缘有蹦差的痕迹,这是单面加工用力过大在成的。


3辨别


众所周知,珠子经年累月使用后会产生严重的磨损,孔道会变大。同时,珠体的其他地方也会受到磨损。紧接着出现磨损的地方,应该来自绳子与孔道内壁之间。



▲绳子与孔道磨损形成的钥匙孔


孔道的第一个变化是变光滑,第二个变化才是变大,第三个变化非常细微,表现在孔口,珠子的孔口通常会有微微的弧度,孔口边缘的触感一定是润滑的,磨损程度越大的珠子,孔口越润滑。



▲光滑的老蜜蜡喇叭孔


市面上有一些造假的珠子,仅仅将孔道扩大,然后粗略地做出一些磨损,从珠子整体来看,各个地方磨损程度均不统一,显然就是做出来的。



▲左为天然蜜蜡,右为做旧二代蜜蜡


一枚老珠子的孔道里竟然藏了如此多的奥秘,攻粉们有没有总结出一点规律呢?姐告诉大家,看孔道就三点:内壁包浆,孔口磨损,光泽度。纸上得来终觉浅,接下来姐就给大家实战分析一下。



▲老绿松的钥匙孔


一看这枚老绿松因为常年佩戴,孔道与绳子的摩擦,从而形成钥匙孔,孔内磨损得自然流畅。



▲老绿松的钥匙孔


再看老蜜蜡,孔道虽小,但细看内壁十分光洁,孔口周围也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可见这块老蜜蜡曾作为首饰,因此磨损的程度较慢。



▲奶皮缠丝玛瑙孔道周围的内风化


又见一枚藏传珠子,奶皮缠丝玛瑙,孔内依稀可见的螺旋纹,有深有浅,可看到光洁的内壁,孔口周围有着明显的风化磨损痕迹,有一定的层次感。



▲受沁的灰皮药师


灰皮药师的孔道并不是很大,想必也是经过长久佩戴的缘故,内部抛光非常光亮,孔口有细微的磨损,可看到孔口边缘形成的一个自然倒角,微微向内凹陷。


玩家们判断一枚老珠子的年份是否够老,孔道是关键,所以要看这些点:


 1. 孔道内壁是否光滑 


 2. 孔口边缘是否有磨损的痕迹


 3. 孔道内是否有包浆以及光泽度。而那些孔道线条不圆润自然,孔道内平顺工正,看不到老化纹理,没有包浆的基本可判定是做旧的老珠子了。





本文由攻略姐原创

本文由攻略姐原创,未经授权转载,一律举报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