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里常用的偏方,用黄连5克,约100毫升开水浸泡,加白糖20克,搅匀分两次饮服,早、晚各一次。请问专家,这个方子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涛点评:口臭的原因主要是消化道的气机不通,郁滞日久导致变质,口腔散发出臭味。如果平时胃火就比较旺盛,同时又有情志不舒畅或缺乏运动,就会形成郁热的情况,这时多伴有口干口苦、消渴喜饮、胃脘灼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黄连是一味苦寒的药物,寒性药都有清热的作用,而黄连又是清胃热的代表药物,对于上述的胃热症状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苦味的特点是可以散结,有热邪郁结在胃肠时需要破解开,这时,黄连的苦味就可以派上用场,在《伤寒论》中有一个方子叫泻心汤,是治疗胃脘部满闷不适的,又被叫做热痞,病机是火热郁结而出现了不通的感觉,泻心汤中用黄连、黄芩、大黄这三味苦味药就能开破胃脘部的郁结。 可见对郁热导致的口臭可服用黄连,然而黄连的苦劣难喝众所周知,用它来清热,一是口感上不容易接受;二是服用日久对脾胃也有伤害,即常说的苦寒败胃,所以这里加了适量的白糖,既可以改善口味,又因白糖甘味性缓,能缓和苦寒药对胃口的伤害,最后达到缓解口臭的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