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小练笔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竹琴舞叶 2016-09-06


 

               十一小      张学梅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听、说、读、写抓起,这四方面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感悟,重在情感体验,延伸理解文本

“感悟”是指学生学习课文后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各自独特的感受写出来,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指导写“感悟”类课堂练笔,主要是针对情感表达比较浓厚的课文。《桥》就是一篇感情浓厚的作品,塑造了老支书在洪水面前,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教师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布置了这样一个练笔:洪水带走了老汉和他的儿子,几天后,人们回到了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决定重修这座桥,在桥上要刻下对老汉要说的话,请你结合课文写几句。可以看出,这样的设计既延续了文本人文内涵,又结合情境训练了读写,学生在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仿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融会体悟文本

 “仿写”是指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篇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进行练习。《火烧云》这两篇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运用课文作者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自己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景物,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分别以《我所见到的一处自然景观》为题来写一则练笔,写出各自的所见所感。

 再如,在语言表达的精彩处仿写,《月光曲》一课,为了让学生掌握联想的作用及用法,教师首先通过分析书上的句子,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联想,再让学生通过有联想和无联想的句子对比,体会联想的作用。然后出示一篇短文,要求学生画出联想的句子,并通过比较,体会联想的好处。接着说:“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看,能不能加以补充。”接着发下短文,让学生当堂修改。在学生修改以后,教师进行了指导、评议。从作业的反馈来看,学生写得相当出色。

仿写符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已成为读写结合的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仿写,模仿的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是语言运用的一般技能。这个教师通过分析、比较、运用,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互相转化。学生思维活跃,训练扎实,从说到写,由仿到创,知能的转换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改写,积累优美词句,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叙述严谨、语句优美的文章,或重在情感熏陶,或重在说明事理,但都运用了较为优美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深化和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迷人的张家界》后,可抓住课文描写景物条理清楚、用词优美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来改写导游词,尽量用上文中的优美词句。

再如,在语言的转换处改写。请看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对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都了解了。老师现在不要你说,我想让你们写,题目是《新型玻璃自述》。谁知道什么是“自述”?

生:“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师:对,今天请同学们以新型玻璃的身份,写一篇《新型玻璃自述》的小练笔。(老师把全班学生分为5组,每组练写一种新型玻璃自述。)要会夸自己,把自己的特点、用途写清楚,为自己作个广告。

    这个练笔设计新颖,具有时代性。教师根据说明文的特点,要求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分组练写一种新型玻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上提供的材料进行小练笔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激起了学生的练笔欲望,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

还有,在语言的积累处练写,如,五年级下册《白杨》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课后小练笔要求我们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对我们来说,这太容易了。写什么呢?就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咱们就称他为“杨叔叔”,以他的事儿为题材写一段话。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练笔实录。杨叔叔大学毕业的时候,对校长说:“我是祖国的儿子,现在新疆需要人,我就到新疆去。”杨叔叔来到新疆,搞科研工作。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坚持搞实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他把两个孩子接到新疆,希望他们也能扎根边疆,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美好。

阅读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这一课的练笔,教师抓住文中出现的两组关联词语,引导学生穿珠引线,以文中人物为题材写一段话。学生通过迁移性的练习,不仅积累了这两组比较复杂的关联词语,对课文思想内容也加深了理解。

    四、补写,发挥想象,合理延续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些内容或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这也是很好的读写训练点。因此,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从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因此,我就利用这段文字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还可以在语言的空白处补写。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在第一教时带领学生初步学习之后,老师在第二教时一开始就说:“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说的话,会说什么呢?现在,请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好不好?”接下去老师跟学生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然后就放手让学生写。这一课的练笔,教师凭借课文留下的语言空白,引导学生变换角色,根据志愿军怎样说的,推测朝鲜人民会说什么,从而再现当时话别的动人情景。这样,原先仅仅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话别,就变成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互相话别,充分表达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文章的主题也得以升华。

    五、扩写,在语言的理解处涵咏文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就是“饱经风霜”。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

 一个学生的课堂练笔实录是这样的:

 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这个教学环节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是老师的精心安排。它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个练笔可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让学生做了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六、写背景,学会归纳整理,加深理解文本

 还有一些课文,由于离学生所处的年代较远,在预习时,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课文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也为学生课堂小练笔提供了素材。再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详细地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事迹,而对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却只字未提。教学时,可在学生搜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编有关朝鲜战争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落实读写目标。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获得了知识上的融会贯通以及与作者感情上的强烈共鸣。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笔,在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让阅读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