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万字干货浓缩版:个人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杀器

 乐纳己 2016-09-06

十万字干货浓缩版:个人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杀器

文|蝶二

农耕时代生活是一种劳作,人是土地的一部分。工业时代生活是一种交换,人是机器的一部分。数据时代生活是一种解放,人会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科技能够给人类带来解放,但科技金融并非坦途。

金融科技是互联网风口之后全新的名词。

维基百科上金融科技的定义是,用科技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降低成本的商业模式。金融科技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多是一种商业模式。

支付宝、P2P、众筹,这一代的金融科技商业模式有一个巨大的特征:把原来金融行业银行没有覆盖到的服务人群,通过技术的模式进行服务。

P2P解决的是小额贷款的问题,银行以前根本没有兴趣,现在P2P在解决;有了微信、支付宝、第三方支付,解决了海量的小额支付。众筹,原来没有互联网,从几千万手上每人募集几元钱完成自己的梦想,这一轮是把原来传统行业没有服务到的用户用科技进行覆盖。

以前我们想到的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时候,大家更多想到技术就是服务器,现在却成为金融机构的大杀器。

金融很有意思,大家看后半句,成为金融机构的大杀器。到底是成为金融机构可以掌握的大杀器呢?还是成为金融机构灭亡的大杀器,能够通过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把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及时变革跟上形势的全部都杀死?

金融科技是如何的洪荒之力?接下来我可能从不同技术角度分享技术如何深刻的改变我们金融。

P2P,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我们看到银行从犹豫、怀疑到拥抱P2P,其中10家银行已经推出实质性的P2P产品,成立自己的互联网金融部门。用P2P的方式改变原来银行利用信息不对称,光躺在那吃存贷利差的商业模式。而区块链技术,能够让P2P跑路成为不可能。

区块链简单来讲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在互联网无数节点上分布实施的帐本,这些帐本可以忠实记录下来所有关于价值转移的记录。通过互联网上无数节点的同步记录,一个交易信息就能够解决陌生人之间互相彼此建立信任的难题。

十万字干货浓缩版:个人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杀器

我们觉得最有前景的运用是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跟金融科技有什么关联?我这里做一下解释。

大家以为苹果、谷歌、百度在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真的只是想卖车吗?无人驾驶这辆车,其实将来就相当于IPHONE,我们每个人现在使用的iphone,他们是通过App store进行下载,所有的车的硬件不可能赚你太多的利润,但软件可以在里面赚取终生的利润。

BAT大数据还是有非常大局限性的,还没有办法在很快时间内取代小微金融企业的服务。芝麻信用是几乎成为我们在央行信用以外最好用的信用分数,但BAT对数据保存的纬度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QQ也好、微信也好,大量保存的是我们社交媒体数据,而阿里、淘宝、支付宝大量保存的是资金的小额化和电商消费的信息。每个纬度所判定人信用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每个公司的信用评估,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而且非常担心给了BAT独立的征信牌照以后,他们之间的数据不再打通,我们对于人的信用描述也会成为一个个孤岛,以邻为壑。

大数据很美,但真正的应用还需要假以时日。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制度与金融科技的发展。但现有的司法体系里面,要在中国实现价值理念,还是有非常大挑战的。

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快速发展,与各国对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大量的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扶持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中国Fintech独角兽,仅次于美国,排名全世界第二。但我们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足够大,是不是够伟大呢?我们现在的区块链、智能投顾以及P2P,发端都是西方国家,我们始终是亦步亦趋的跟在西方国家之后。

创新是否就是一种践踏规则?我们在自己创新过程中,看到了很多案例,Uber、滴滴,非常野蛮的生长,今年正式出台了网约车的法律,让他的科技进步变成了合法的身份。P2P也同样,三天前颁布的法律,真正的让我们P2P行业的从业者人士放下了悬着的心。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任何技术创新离不开规则的规范,但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的规则制定者必须要顺应形式,来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阴沟里,但我们没有失去阳光星空的权利。在我们的星空上有点点滴滴的金融科技发明、闪耀者,同时星空中也有规则规范这些星星如何的运行,所以我们希望最终金融科技能够在中国,在合理的人类智慧结晶规则中,找到自己生长的土壤和发展的前景,最终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社会。

餐饮老板内参为什么要做金融,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手里面有用户,有用户的需求。我们会提出产品的标准和方法,指定一个产品的标准,再结合一些数据,寻找有能力的标准化服务商。

我们可能会更多的深入到一些服务商、标准商的股权合作,包括我们自己推出的标准化产品,更多是基于我们跟我们股东、投资方一起推出的。相当于我们是自有推出一些金融服务和标准化的产品来解决这个疑惑。

十万字干货浓缩版:个人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杀器

内在的逻辑是我们的用户构成是一二线的大餐饮老板,和一些初创期的餐饮老板、供应商,这三种用户的需求基本上互相可以满足的。我们做的学习产品,基本上是让我们的一线品牌餐饮老板,成功的餐饮老板,比如说西贝、外婆家,加上一些教授传授给我们创业初创期的餐饮老板。

第二个观点,多数据身份合并将创造资产性的数据红利。这些数据现在在不同平台上,在平台与平台之间,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买卖你的数据。这样的话,这些数据为什么不自己卖呢?为什么让他们卖呢?如果我们自己卖,我就可以引到非常多的自己授权给谁来使用的授权使用费用,我可以有收入。

第三个观点,未来所有传统的资产价值,都将记录到数据资产,记录到你个人的数据资产。比如说汽车,汽车可以以某种方式记录到你的数据资产。这个就能创造你信用性的数据库。

所以我认为数据可以创造三个红利,一个是商品性数据红利,一个是资产性数据红利,一个是信用性数据红利。

2016年4月份,在欧盟公布了一个「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第一个是「数据被遗忘权」,假设我选择今天不做京东会员了,我就有权要求京东把我的数据删掉,必须依法遗忘我。同时第二条「可携带权」,我准备做淘宝会员了,必须把数据给淘宝,这样淘宝可以更好的服务我,我的利益至上。

这样的数据思维,欧盟有法条但没有产品,在中国没有法条但产品有了。我们可以支撑用户把数据流动起来,当然这是一个趋势。

2016年6月27日,中国人大公布了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将正式成为权利。这意味着像比特币这样的代表性数字货币、网络游戏币等这些虚拟货币,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信息将正式被承认为民事权力的利益客体。这个是民法总则,各种细则法条还没有出来,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风投。

十万字干货浓缩版:个人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杀器

把不同平台的数据会合到一起,我们叫做多数据身份的合并。你过去有微信,有QQ,有银行等等,可能有非常非常多的平台,注册了你的身份。但在你的每一个数据身份对应着不一样的名字,搁置在不同的平台。我们要创造资产性的数据红利,首先要把数据聚合在一起,就得有一个数据银行的载体。

数据银行一定会成功。这是一个能够让你数据变成财富的地方,他可以给你利息,这就是数据红利。数据存到银行,银行给我这笔钱,这就是数据红利,存进去的就叫数据资产。

如果这么做就可以把用户数据做出来,A先生可以垂直的把自己的数据拿回来,不同的平台都拿回来,这样一个人完整的数据纬度就有了。

一个人完整的数据纬度有了,那你的供应商就会非常了解你,给你提供非常好的服务。你可以把自己的数据授权给你喜欢的供应商。这时候你就不会被别人买卖,别人用你的数据赚钱,你自己可以用你自己的数据赚钱。

所以这是一个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数据红利生态。

1.0时代是数据商品性红利,不同平台的买卖,包括大数据的交易所,他们交易的都是商品性的数据,把数据的商品性挖掘出来,一次性交易发一张信用卡。

接下来正在做的是数据资产性红利,让用户的红利成为资产,成为财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财富。3.0就是数据有信用性的红利,我是成长性的,未来需求可以有信用贷款等等,先来消费。数据红利会产生更多的行为,更多的数据行为支撑我未来有团队收入,可以抵押未来得红利收入,实现我还款的能力。

凯文凯利说,个人数据才是大未来,所有的生意都不复存在了,因为那些东西都在贬值,没有什么交易价值了,所有的生意都是数据的生意。

- 20160905 No.1297 -

| 回复'目录'查看B12往期 |

十万字干货浓缩版:个人数据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杀器

抢购门票,猛戳「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