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史乱弹]《三国演义》十大悲情时刻

 金色年华554 2016-09-06

《三国演义》十大悲情时刻
  1.王允拜求貂蝉施巧计
   《演义》第8回里面提到董卓专权后,百官一筹莫展,其中司徒王允似乎更甚。于是乎另出奇招,即所谓“美人连环计”是也。但当我们认真看看过程,又不得不感慨王允之处心积虑。他借着家中歌妓貂蝉的长吁短叹做文章,利用爱国心和报效心,一步步诱使她走入圈套。当貂蝉说出“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时,说出这么一句话:“谁想汉天下却在汝手中耶!”然后,入阁拜求,立马把一串完整巧妙的美人计+连环计一股脑儿全部讲出。能说这不是王允早就想好的么,但是为何此时才用呢?正是别无选择,出此下策,岂非可悲可叹么?而貂蝉一弱质女流,人在屋檐下,负有报国报恩心,虽知前面是个火坑,却也毅然跳下去,这不也令人悲哀么。起码当时她的内心是煎熬的,需要做出牺牲的是她,结果如何却非她所能左右。
  
  2.陈宫白门楼赴死
   事见《演义》第19回。当年的阶下囚和堂上人,相互掉了个。想当年为惜才,弃官同逃,却令无辜者白死,从此分道扬镳。在曹操日渐发达时,陈宫劝吕布以雷霆的手段给了曹操几乎致命的一致,差点端掉他的全部巢穴。谁料所托非人,终为曹操所败。而今面对胜利者的得意,除死还有何路可走?但是,曹操问及老母妻子时,作为孝子的他却只能寄托于对方的手软,不能不说是极为痛苦滴。当得到保证时,再无牵挂,赴死不回头,“众皆下泪”非虚也!
  
  3.田丰狱中知死至
   事见《演义》第31回开头。官渡一役,袁绍以多输少,全线崩溃,这是身在囹圄里的田丰早预料到的,坐观势态发生而无能为力不能不说是种悲哀。而当兵败后,狱吏前来道贺重生矣,独笑死期至,因为他对袁本初的外宽内忌的个性了如指掌。可以说,从入狱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走向死亡。真正这一刻到来时,还是令人愈加的悲愤,善良的狱吏从不信到方惊,可见一斑。
  
  4.孔融二子坦然面死
   事见《演义》第40回。孔融言语举止不谨慎,招致灭门之祸。而俩年幼子,虽知死期将至,而坦然对弈。面对左右的惊报,“覆巢无完卵”一语展现出非常人的冷静。这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早慧,虽木头人也不能不为之唏嘘。
  
  5.孔明知晓庞统死
   七夕佳节,荆州众人痛饮,而正西星斗坠。什么征兆呢?凤雏坠于落凤坡!而这正是孔明一直担心的事情。不仅意味着刘备伤折一臂,更意味着孔明从此多事矣,再也不能亲守荆州了。而对于继守的关羽,他内心里是极不放心的。因此,他的大哭,痛哭实际上是对未来走势的悲哀和无奈,不能放心的看到隆中对宏图大业的顺利实施了。(见《演义》第63回。)
  
  6.伏后泣别眼迷惘
   人人尽说帝王好,可是没有爪子的老虎就连猫都不如了。堂堂的国母,面对权臣的手下,丝毫的尊严都当然无存了。且看《演义》第66回里经典的一段:
   “后哭谓帝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时也!”甲士拥后而去,帝捶胸大恸。见郗虑在侧,帝曰:“郗公!天下宁有是事乎!”哭倒在地。”
   这种场面可以想像得出,身为傀儡帝王的汉献帝是多么的无助,应了书中评论的那句“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7.诸葛亮临终观营
   《演义》第104回讲到魏延踏灭七星灯,孔明祁禳求寿失败,意味着蜀国的擎天巨擘失却了。在安排一系列后事后,“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杜工部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道出这种壮志未酬的哀愁哪!
  
  8.姜维巧计成虚话
   蜀国已亡,姜维还抱着复国的幻想,以为假投降利用钟会,大事就可谐矣。殊不知钟会等人都早在司马昭的掌控中,他是根本不会给钟做刘备的机会。因此当姜维撺掇钟会杀阵前诸将时,就已经注定是败笔了。而在此时,心疼发作而昏倒,更增添了天数的色彩。钟会身死而再度身疼病发作,唯有自刎而已。一句“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的感叹,其实道出了多少的无奈。身死而家灭,可惜可怜可叹!(《演义》第119回)
  
  9.诸葛靓苍惶对吴亡
   诸葛靓本是魏国淮南大将诸葛诞的儿子,当年其父为反司马昭专权而身死。作为质子的他,从此只能以异乡的吴国为家了。谁料到20多年后,已经是右将军的他又要面对国家灭亡的处境。也许此时,他能体会到当年李陵的苦楚,再也不能回头了。
   《演义》第120回提到晋兵势如破竹时,诸葛靓唯有逃亡。为何,再战已经无济于事,投降那是再受辱,也不可能了。“靓谓悌曰:‘东吴危矣,何不遁去?’悌垂泣曰:‘吴之将亡,贤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无一人死于国难,不亦辱乎!’诸葛靓亦垂泣而去。”垂泣,垂泣!!!
  
  10.孙秀南面而哭
   孙家是魏、蜀、吴三家势力最早确定基业的,有英雄的先祖,却也有平庸的后代,更有孙皓这样的败家子,八、九十年间一切又回到起点。
   “昔讨逆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演义》第120回)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向南的大哭,道尽了多少的愤懑。其实非天意,乃在人谋也。有多年的基础,却不好生待民,挖掘了最后的坟墓。他是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还有多少类似的故事在发生呢?只不过西晋的报应更快罢了!
  
  注:本文择要选10个场面,对原书比较权衡而择。像汉献帝董妃的身死与伏后类似,但是后者的场景表现更具有张力;此外,关羽等人败亡虽然也很可叹,但是相比对,还是欠缺了一些,故舍去。
打赏

小小赏金只为给深夜码字的楼主买杯咖啡!

  沙发沙发杀发

   7.诸葛亮临终观营
     《演义》第104回讲到魏延踏灭七星灯,孔明祁禳求寿失败,意味着蜀国的擎天巨擘失却了。在安排一系列后事后,“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杜工部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道出这种壮志未酬的哀愁哪!
  ------------------------------------------------
  看一次悲一次
  坐下,再细看
     7.诸葛亮临终观营
       《演义》第104回讲到魏延踏灭七星灯,孔明祁禳求寿失败,意味着蜀国的擎天巨擘失却了。在安排一系列后事后,“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杜工部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道出这种壮志未酬的哀愁哪!
    ------------------------------------------------
    看一次悲一次
  -----------------------------------------
  电视上的那个情节,真是太悲了
  诸葛丞相最后座着小车,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看军队,当时好像是黄昏时期,残阳如血,姜维当时在操练军马,好悲的神情,只是对诸葛亮说'丞相,保重啊!''丞相,保重啊!'
6楼
  
  
  作者:我是王威威 回复日期:2008-1-15 23:33:01 
       7.诸葛亮临终观营
         《演义》第104回讲到魏延踏灭七星灯,孔明祁禳求寿失败,意味着蜀国的擎天巨擘失却了。在安排一系列后事后,“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杜工部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道出这种壮志未酬的哀愁哪!
      ------------------------------------------------
      看一次悲一次
    -----------------------------------------
    电视上的那个情节,真是太悲了
    诸葛丞相最后座着小车,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看军队,当时好像是黄昏时期,残阳如血,姜维当时在操练军马,好悲的神情,只是对诸葛亮说'丞相,保重啊!''丞相,保重啊!'
  
  ===================
  唐国强饰演的孔明非常传神到位,还有专门为诸葛亮谱的那首曲子也很棒。
  候补名单:
  
   沮授之死
  
   庞德之死
  
   关羽之死
  
   祖茂之死
  
   典韦之死
  
  
  请楼主斟酌。
  
   我最感动的,是典韦之死。死而不仆,是谓壮烈。
广告
  曹操见关羽的头,说君侯别来无恙乎。相识数十年,国士待之却不为所用,壮其义送之而几乎为之迁都,终见却是这种方式。
  上方谷没烧死司马懿父子三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电视里,诸葛亮闭着眼睛站在山坡上,雨水顺着垂下的羽毛扇往下流,那真叫一个英雄扼腕!
  
  也许,那个时候,孔明的心里,真的觉得汉室气数已尽了……
  楼主过分亲蜀,有失偏颇哦
  我想知道貂蝉被送给董卓的时候还是不是处女?
  怎么没有周瑜之死?虽然不符合历史真实,也悲情的很。
  还有徐母之死,太史慈之死也悲情的很。
16楼
  好文
  
  
  作者:建章居士 回复日期:2008-1-16 0:05:37 
    
    
    作者:我是王威威 回复日期:2008-1-15 23:33:01 
         7.诸葛亮临终观营
           《演义》第104回讲到魏延踏灭七星灯,孔明祁禳求寿失败,意味着蜀国的擎天巨擘失却了。在安排一系列后事后,“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杜工部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谓道出这种壮志未酬的哀愁哪!
        ------------------------------------------------
        看一次悲一次
      -----------------------------------------
      电视上的那个情节,真是太悲了
      诸葛丞相最后座着小车,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看军队,当时好像是黄昏时期,残阳如血,姜维当时在操练军马,好悲的神情,只是对诸葛亮说'丞相,保重啊!''丞相,保重啊!'
    
    ===================
    唐国强饰演的孔明非常传神到位,还有专门为诸葛亮谱的那首曲子也很棒。
  
  
  ===========================================================
  顶起
  作者:paladinrick 回复日期:2008-1-31 21:22:04 
    上方谷没烧死司马懿父子三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电视里,诸葛亮闭着眼睛站在山坡上,雨水顺着垂下的羽毛扇往下流,那真叫一个英雄扼腕!
    
    也许,那个时候,孔明的心里,真的觉得汉室气数已尽了……
  =============================
  
  个人认为这个镜头是唐老师版孔明最传神的一幕了,当时俺差点真哭了。
  作者:自我态度 回复日期:2008-2-1 9:44:25 
    楼主过分亲蜀,有失偏颇哦
  ·····························
  第一次有人这么说俺,不过倘若看过俺的博客,你会发现俺可是挺吴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