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重点资料

 药公馆 2016-09-06
《中医学》重点资料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称为整体观念。

2、辨证: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资料,依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2、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即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4、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同一证候,便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法。

5、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6、阴阳互根:即相互依存,是指阴阳双方中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7、阴阳互用:即相互为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8、阴阳偏盛:包括阴偏盛和阳偏盛,指阴或阳的一方超过了正常水平,表现过于亢盛的病理状态。阳盛则热和阴盛则寒。

9、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指阴或阳的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虚则寒和阴虚则热。

10、五行:木、火、土、金、木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

11、五行学说: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木五种物质构成的,根据五行间的关系,以五种物质为基础,对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加以抽象、归纳、推演,用以说明物质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不断运动变化,从而促进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

12、五行相生: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3、五行相克: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4、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5、五行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6、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17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功能:繁衍生命、濡养作用、化血作用、化气作用、化神作用

18、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9、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其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精、气、血、津液格子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20、气的运动: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人的生命活动就终止。

21、卫气:运行于脉外之气,由水谷精气化生,特性是“慓疾滑利”, 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防邪入侵;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

22、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23、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外感病邪的统称。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转化性

24、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

25、七情内伤: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异常的情志变化,属内伤病因之一。

26、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27、假神:是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临终前的征兆。

28、但寒不热:病人只觉得畏寒而不发热者,多为里寒证,新病畏寒,多为寒邪直中脏腑;久病畏寒多为脾肾阳气虚衰。

29、但热不寒:病人不恶寒只恶热或发热,包括壮热、潮热(病人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如海水涨潮一样发有定时)、低热

30、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因养气虚损,卫阳不固

31、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身大热而大汗出,多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

32、八纲辩证:通过四诊,掌握辩证资料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正邪的强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症候。

33、正治:采用与疾病症候性质相反的方法进行治疗,又称“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34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5、防治原则:预防为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36、归经: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经(脏腑和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作用。

37、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病症。

38、相须:两种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可起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

39、相使: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要疗效。

40、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方法。

41、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

42、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轻,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

43、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44、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45、得气:行针时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医者指下有一种沉紧感,称为得气,又称针感。

46、得神:又称有神,是精气足神旺的表现或虽病正气未伤之象。

47、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48、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量与药理小于君药。

49、佐药:①佐助药,即配伍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50、使药: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51、祛湿剂: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分类:芳香化湿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藿香正气散为代表;苦温燥湿剂:适用于湿困脾胃之证,脾胃散为代表;淡渗利水剂:适用于水湿停留水肿,五苓散;清热化湿剂: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茵陈蒿汤;温阳化湿剂:适用于湿从寒化,阳不化水之证,真武汤。

1、辨证论治的核心(两者联系):

辩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又是对辩证结果正确与否的检验,两者密切相关,不可相割;辩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

2、症、病与证的区别:

症:即症状,如头痛、腹痛等。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基本性质可以完全不同。

病:即疾病的全过程。中医学中的病名本身内涵不够确切,有些是根据病位命名(如肺痈、肠痈等);有些是根据病因命名(如伤食、中暑等);有些是根据临床表现命名(如黄疸、消渴等)。同一种病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故可有不同的本质特点。

证:有“证据”之意,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多方面病理特性包括病因、病位、性质、邪正之间的关系、疾病发展变化趋势等。

2、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⑴阴阳的对立制约;⑵阴阳的互根互用;⑶阴阳的消长平衡;

⑷阴阳的相互转化;阳偏衰,指阴或阳的某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⑵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⑶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⑷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五行的特性:

⑴木曰曲直:指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

⑵火曰炎上:指火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

⑶土爰稼穑:指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

⑷金曰从革:指金有肃杀、沉降、收敛的特性;

⑸水曰润下:指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的特性。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⑴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⑵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

⑶说明脏腑间的病理传变:①相互关系的传变: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主要有“母病及子(顺传)”和“子病犯母(逆传)”;②相克关系的传变: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克次序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

⑷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脏腑的分类、生理功能及特性:

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藏而不泻

7、心:生理功能:主血脉(血液运行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主神明;

与肢体官窍的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8、肺脏生理功能:

⑴肺主气,思呼吸;

⑵肺主宣发肃降:宣发:①呼出浊气;②将脾所传输的水谷精气和津液布散全身,外达皮毛汗;③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肃降:①吸入自然界清气;②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③肃清呼吸道内的义务,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⑶通条水道;

⑷朝百脉;

与肢体官窍的联系:⑴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⑵开窍于鼻;⑶在志为忧;⑷在也为涕

9、脾的生理功能:⑴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①运化水谷;②运化水液;⑵主生清;⑶主统血。

与肢体官窍的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10、肝生理功能: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调理冲任二脉;主藏血

11、肾生理功能:

⑴藏精:肾对于精气的闭藏和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

⑵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

⑶主纳气: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

肢体官窍联系:⑴主骨生髓;⑵其华在发;⑶在志为恐;⑷在液为唾。

12、胆:六腑之首,奇恒之腑。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13、气的生成:

⑴生成之源:先天之精气、水谷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精气;

⑵相关脏腑: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4、血的运行必备条件:血液充盈,寒温适度;脉管完整而通畅;全身脏腑功能正常

15、⑴津液的生成:

①脾胃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受纳、腐熟饮食水谷,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吸收水分和营养;

②小肠主液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精微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布散全身,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送入膀胱,把糟粕下输于大肠;

③大肠主津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剩余水分,参与津液的生成。

⑵津液的输布:

①脾气散精: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之宣降将津液输布全身;直接将津液布散全身;

②肺主行水: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下部、肾和膀胱;

③肾主水:推动脾、肺、小肠、三焦等脏腑的津液代谢功能;将肺下输于肾的津液中之“清”者重新吸收,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浊”者生成尿液下注膀胱④三焦决渎三焦是津液运行的通道;

⑶津液的排泄:尿液;汗、呼气;粪便、大肠有水分。总之,津液的代谢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

16、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⑴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⑵风性善行而数变:

⑶风为百病之长;  ⑷风性主动;

寒邪: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⑵寒性凝滞主痛;⑶寒性收引;⑷寒性清澈;

暑邪:⑴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⑵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⑶暑多挟湿;

湿邪:⑴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⑵湿性重浊;⑶湿性粘滞;⑷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⑴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⑵燥易伤肺;

火(热)邪:⑴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⑵热邪易扰心神;⑶易伤津耗气;⑶易生风动血;⑸易致肿疡;

17、七情致病条件:

⑴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⑵人体的耐受、调节功能失常

七情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⑵影响脏腑气机;⑶影响病情变化

18、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外伤、出血;

瘀血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瘀阻经脉、伤及内脏;

症状特点:疼痛、肿块、出血、发绀、舌象、脉象

19、望神包括: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20、五色主病:

①青色:主寒证、疼痛、瘀血、惊风,青色为气血不通、经脉瘀阻的表现。

②黄色:主虚证、湿证。黄色为脾虚水湿内停的征象;

③白色:主虚证、寒证(血虚阳气不足的征象)、失血证。

④赤色:主热证,热盛血脉充盈;

⑤黑色:肾虚、寒证、痛证、水饮、瘀血。

21、正常舌象的特征是:淡红舌,薄白苔,

㈠1、望舌色:⑴淡白舌:主虚证、寒证(血虚、阳虚);⑵红舌:主热证(邪热内盛,气血上涌于舌的征象)⑶绛舌(深红):主热证的极期(热邪深重的征象);⑷青紫舌:青舌主气血瘀滞、阴寒内盛。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

2、望舌形(舌的形态变化):⑴老嫩,老舌:主热证、实证,嫩舌:主寒证、虚证;⑵胖瘦,胖大舌:主脾虚、阳虚,瘦小舌:主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⑶裂纹舌:热盛伤津或阴血不足;⑷芒刺舌(舌乳头增生、高起如刺):邪热亢进,津液亏损;⑸齿痕舌(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脾虚湿盛;

㈡望舌苔:正常舌苔: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胃气正常;病理舌苔: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1、望苔色:⑴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2)黄苔:主热证、里证。热邪熏蒸,黄越深、热越重;(3)灰苔(浅灰色):主里证;(4)黑苔(由黄、灰苔转化而成):疾病的严重阶段;

2、望苔质:(质地的厚薄、润燥、腐腻等变化。)⑴厚薄:舌苔的厚薄以能否见底为标准,透过舌苔能隐约看到舌质为薄苔,见不到舌质为厚苔;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⑵润燥:以舌苔表面水分的多少为判断标准,能够了解津液的存亡和病情的轻重。⑶腐腻:以舌苔表面颗粒的粗细、性状区分。⑷剥脱苔(地图舌)舌苔剥脱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界限明显,主气阴两伤

22、舌诊的临床意义:测知正气的盛衰、分辨病位的深浅、区别疾病的性质、推断病情的进退、推测疾病的预后

23、疼痛的特点:

胀痛:疼痛作胀,气滞;刺痛:痛如锥刺,血瘀;隐痛:痛势绵绵,正气不足;

走窜痛:痛势走窜,气滞;固定通:痛处固定,血瘀、寒湿;

空痛:痛而空虚,气血阴精不足;冷痛:疼痛伴有寒冷感,寒邪、阳虚;

灼痛:疼痛伴有灼热感,热邪、阴虚;绞痛:疼痛剧烈,痛如刀绞,有形实邪;

重痛:疼痛伴有沉重感,湿邪

24、诊脉的部位: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右尺候命门;正常脉象:三部有脉,沉取不绝,不浮不沉,不快不慢,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25、常见病脉及主病: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位表浅,如水漂木;主病: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位深在,如石投水;主病: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迟脉:来去极慢,一息不足四至,60以下;主病:寒证,有力实寒,无力虚寒;

数脉:来去急促,一息五至以上,100以上;主病:热证,有力实热,无力虚热;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按之空虚;主病:虚证,气血两虚;

实脉:三部脉浮中沉取都有力,按之充实;主病:实证;

弦脉:端直体长,如按琴弦;主病:肝胆病,诸病,痰饮,疟疾;

紧脉:脉来绷急有力,状如牵绳转索;主病:寒证、痛证、宿食;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主病:痰饮食积实热等,亦可见于常人;

涩脉:往来艰难,涩滞不畅为轻刀刮竹;主病:气滞血瘀、伤精血少;

促脉:数而时止,止无定数;主病:阳盛热实,邪实阻滞,脏气衰败;

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虚衰;

代脉:脉来时止,止有定数;主病:脏气衰微,痹症,痛证,七情内伤,跌扑损伤

26、㈠心气虚、心阳虚:[证候]共有症状: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心气虚—兼见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心阳虚—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淡胖,苔白滑。

㈡心血虚、心阴虚:[证候]共有症状:心悸、失眠、健忘。心血虚—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心阴虚—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㈢心火炽盛:[证候]心胸烦热,失眠,面红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等。

㈣心血瘀阻:[证候]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

㈤痰迷心窍:[证候]面色晦滞,脘闷作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呕吐痰涎或喉中痰鸣,甚则昏迷不醒人事,苔白腻,脉滑;甚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

㈥痰火扰心:[证候]发热,面赤气粗,口苦,痰黄,喉间痰鸣,狂躁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失眠心烦,或神志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

㈦小肠实热:[证候]心中烦热,口渴喜冷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脉数。

㈧小肠虚寒:[证候]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腹痛绵绵或时有隐痛,喜暖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爽或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27、肺与大肠病辨证:

㈠肺气虚:[证候]咳喘无力,动则气短,面色晄白无华,体倦乏力,声音低微,痰清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脉细弱。

㈡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㈢风寒束肺:[证候]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细。

㈣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吐黄稠痰而不爽,恶风发热,口渴咽干痛,目赤头痛,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㈤燥邪犯肺:[证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口鼻干燥,或身热恶寒,头痛或痛咯血舌干红苔白或黄,脉细数。

㈥痰热壅肺:[证候]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咯吐脓血痰有腥臭味,发热,胸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㈦痰湿阻肺:[证候]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咳出,胸部满闷,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㈧大肠湿热:[证候]腹痛,泄泻秽浊,或有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㈨大肠液亏:[证候]大便干燥难以排出,舌唇干燥,咽干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脉细。

㈩大肠热结:[证候]大便干结,身热口渴,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日哺热甚,口舌生疮,尿赤,舌红苔黄而干起芒刺,脉沉实兼滑。

28、脾与胃病辨证:

㈠脾气虚:[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㈡脾阳虚:[证候]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冷疼,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口淡不渴,或肢体困重,或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㈢脾气下陷:[证候]脘腹有坠胀感,食后益甚,或便意频频,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则脱肛,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伴头晕目眩,少气乏力,肢体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㈣脾不统血:[证候]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人月经过多,崩漏,伴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㈤寒湿困脾:[证候]脘腹痞满,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粘乏味,头身沉重,面色晦黄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妇人白带过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㈦胃阴虚:[证候]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干呕呃逆,形瘦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㈧胃火炽盛:[证候]胃脘灼热疼痛,吞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㈨食滞胃脘:[证候]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饮食,吐后腹痛得减,厌食,矢气酸臭,大便溏泻,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㈩胃阳虚 [证候]胃脘隐痛,吐清水,喜温喜按,得食痛减,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

(11)胃腑气滞:[证候]胃脘胀满,疼痛连胁,嗳气频作,呃逆呕吐,食少嘈杂吞酸,郁闷不畅烦躁易怒,舌苔薄黄,脉弦。

29、肝与胆病辨证:

㈠肝气郁结:[证候]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脉沉弦涩。㈡肝火上炎:[证候]头胀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不眠或恶梦纷纭,胸胁灼痛,耳鸣耳聋,尿黄便秘,或吐血、衄血,或目赤肿痛,脉弦数。

㈢肝血虚:[证候]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

㈣肝阴虚:[证候]头晕、头痛,耳鸣,胸胁隐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烦躁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㈤肝阳上亢:[证候]急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或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㈥肝风内动:1、肝阳化风:[证候]眩晕欲扑,头痛而摇,项强肢麻,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脉弦细,若见猝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喉中痰鸣,则为中风证。2、热极生风:[证候]高热,烦渴,躁扰不宁,抽搐,两目上翻,甚见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3、血虚生风:[证候]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关节拘挛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脉细。

㈦肝胆湿热:[证候]胸胁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苔黄腻,脉弦数;或兼见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睾丸肿大热疼,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

㈧寒凝肝脉:[证候]少腹胀痛,睾丸坠胀遇寒加重;或见阴囊内缩,痛引少腹,面色,形寒肢冷,口唇青紫,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弦。

㈨胆郁痰扰:[证候]惊悸不寐,烦躁不安,口苦泛恶呕吐,胸胁胀满,头晕目眩,耳鸣,舌黄苔腻,脉弦数。

30、肾与膀胱病辨证:

㈠肾阳虚:[证候]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以下肢为甚,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阳痿,不孕,尿少,浮肿或五更泻,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胖,脉沉弱。

㈡肾气不固:[证候]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小便频数清长,遗尿,小便失禁或余沥不尽,夜尿多,滑精早泄,白带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买沉弱。

㈢肾虚水泛:[证候]全身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腹胀满,小便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或见心悸,气短,喘咳痰鸣,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㈣肾不纳气:[证候]喘促,气短,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㈤肾精不足:[证候]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机能减退,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动作迟缓,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成人可见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足痿无力。

㈥肾阴虚:证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形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见崩漏,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㈦膀胱湿热:[证候]尿频,尿急,排尿灼热疼痛,小便短赤,涩少,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尿浊,或腰痛,少腹拘急胀痛,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1、八大治法:

汗: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解除表证;吐:运用涌吐的药物,引邪由口而出;

下:运用泻下通便的药物,逐邪外出;和:运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祛病邪,扶正气;

温:运用温热的方药,祛寒邪、补阳气;清:运用寒凉方药,清除热邪;

补:运用补养作用的方药,消除虚弱证;消:具有消导和消散,治疗积、癥、痞等l

32、中药的性能:

⑴四气:寒热温凉,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或寒;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温或热;

⑵五味:①辛:“能散、能行”,散即发散,行是行气行血,故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及血瘀;②甘:“能补、能和、能缓”,补益、调和、缓急,治疗徐铮,缓解拘挛疼痛,调和药性;③酸(涩):“能收、能涩”,收敛固涩;④苦:“能泄、能燥,能软坚”,通泄、燥湿及存阴;⑤咸:“能下、能软”,泻下通便、软坚散结;⑥淡:“能渗、能利”,渗湿利尿;

⑶升降浮沉: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不同的趋向性;

⑷归经。

33、中药的用法:

⑴中药的配伍:在长期临床用药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34、中药煎煮方法:

①先煮:磁石,石决明,牡蛎,龙骨,珍珠母,生石膏,龟版,鳖甲;

②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薄荷,青蒿,砂仁,木香;

③包煎: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蛤粉,滑石;

④另煎:人参,西洋参,鹿角;

⑤溶化:阿胶,鹿角胶,龟甲胶;

⑥冲服:贵重,麝香,牛黄,珍珠

35辛温解表药(凡以辛散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适用风寒表证):

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证:发汗表实证。恶寒无汗,发热轻微,头身骨节疼痛,喘促,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主治:风寒表虚证。头疼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关节肌肉疼痛,苔薄白,脉浮缓,亦可用于病后、产后营卫不和。

36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芦根;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37祛湿剂: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分类:芳香化湿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藿香正气散为代表;苦温燥湿剂:适用于湿困脾胃之证,脾胃散为代表;淡渗利水剂:适用于水湿停留水肿,五苓散;清热化湿剂: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茵陈蒿汤;温阳化湿剂:适用于湿从寒化,阳不化水之证,真武汤。

茵陈蒿汤《伤寒论》:组成:茵陈、栀子、大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皮肤、巩膜俱黄,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腹微满,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木通、甘草梢、栀子、大黄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尿道刺痛,淋沥不畅,尿色黄赤,口燥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8、清热剂:治疗里热证。

白虎汤《伤寒论》: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状热面赤,烦渴多饮,汗出恶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白头翁汤《伤寒论》: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痢疾。腹痛腹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或有身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甘草、车前子 ;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目眩、胁痛、口苦、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肝胆湿热下注证:阴肿,瘾痒,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舌黄苔黄腻,脉弦数。

39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脾胃、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在少阳,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得方剂。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主治: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40温里剂(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治疗脾胃虚寒,阴盛阳衰、亡阳欲脱等里寒证的方剂)理中丸《伤寒论》:组成: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暖喜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41理气剂(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42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川芎、牛膝、桔梗、柴胡、甘草;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紧。

43补益剂(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功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音低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功用:养血调经;主治:血虚血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不畅,或经行腹痛,舌淡,脉细或细涩。;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功用:滋补肾阳;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骨蒸潮热,盗汗,手足心热,遗精,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肾气丸《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附子、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干地黄;功用: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腰膝酸软,腰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清长,或夜尿多,阳痿,或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44腧穴的定位法:

⑴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有关的体表自然解剖标志作为取穴的依据,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①固定标志: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头面部为五官、眉发为标志;②活动标志: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包括皮肤的皱襞,肌肉的凹陷或隆起,关节间的孔隙,或手端所指的部位左定穴依据。

⑵骨度分寸定位法: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规定为一定等分,每一等分称为一寸;⑶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食中指并拢横量为1.5寸;食、中、无名、小四指并拢横量为3寸)

45进针法:临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押手”。

指切进针法:短针进针;

夹持进针法:长针进针;

提捏进针法: 皮肤浅表部位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进针

46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⑴晕针:症状:病人出现头晕目眩、心烦欲吐,面色苍白,身出冷汗,脉象微弱,重则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呼吸细微;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起出,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轻者静卧片到,给予糖水或温开水饮之恢复。重者重者可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或炙百合、足三里等穴,若仍昏迷不醒,即采取现代急救措施。

⑵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处理:若因患者精神紧张,而致局部肌肉暂时性挛缩者,可于刺穴周围掐揉或在刺穴附近的腧穴再刺一针,以诱解滞针部的痉挛,既能顺利出针;如因单向捻转过度,需向反方向捻转;如因患者体位移动,需帮助其恢复原来体位。滞针时切忌强力硬拔。

⑶弯针: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处理:左手按住针刺部,右手顺着针柄倾斜方向轻轻而缓慢地退针;体位移动所致的弯针,应先纠正体位之后始可退出;要避免强拔猛抽而引起折针、出血等。

⑷断针:处理:术者要冷静,嘱患者要镇静。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残端下陷。如皮肤尚露有残端,可用镊子钳出。若残端与皮肤相平,则重压针孔两旁,使残端外露,用镊子拔出;如针体已陷入深部,则必须手术取出;

⑸血肿:一般不需处理,数日后即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⑹针后异常感:处理:一般出诊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可加艾条施灸,即可消失或改善;

⑺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针具刺穿胸腔且伤及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从而造成气胸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处理:一旦发生,应立即出针,采取半卧位休息,让患者心情平静。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对严重病例如发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等现象需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抗休克等。

47手太阴肺经:

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48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的桡侧;主治:感冒、头痛、面瘫及眼、耳、鼻、口齿、咽喉病症,中暑,发热,中风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阑尾炎,痛经,经闭,滞产,上肢疼痛、不遂等。曲池:定位:屈肘,肘窝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发热、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高血压,上肢疼痛,麻木,瘫痪,皮肤瘙痒,湿疹,腹痛,吐泻,月经不调。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面瘫,三叉神经痛,胆道蛔虫病。

49足阳明胃经:

地仓:定位:承泣直下,在口角的外侧4分处;主治: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齿痛颈肿,流涎;

颊车: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主治:牙痛,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痄腮,咬肌痉挛,流涎;

天枢:定位:在腹中部,脐中(神阙穴、任脉)旁开2寸取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肠痈,便秘,月经不调,痛经;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发热,乳痈,高血压,失眠,休克,昏厥,下肢疼痛,瘫痪,虚劳羸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头晕

50足太阴脾经:三阴交:定位: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滞产,阴挺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尿潴留,外阴部瘙痒等生殖泌尿系统病证;肠鸣腹胀,泄泻脾胃虚弱诸证;神经衰弱,高血压,下肢痿痹等。

51足太阳膀胱经:

晴明:定位:目内眦的上方0.1寸,靠近眼眶骨内缘;主治:①急性结膜炎,近视,斜视,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癔间性或者脑炎后遗症失明,精神病幻视;②急性腰痛。

肺俞: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哮喘,肺结核,肺炎,胸膜炎,背部软组织劳损。

委中:定位:腘窝横纹中央;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急性吐泻,高热抽搐,小便不利,遗尿;

至阴:定位:足小趾外侧,距指甲角0.1寸;主治:头痛,鼻炎,胎位不正(艾条灸),难产;

涌泉:定位:在足底,卷足时,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主治:头痛,昏迷,休克,精神病,癔症,癫痫,小儿惊风,咽喉肿痛

52足少阳胆经:风池:定位: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处;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高血压病,外眼炎症,近视,视神经萎缩,鼻炎,感冒,热病,颈项强痛

53督脉:百会:定位: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约当两侧耳尖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狂痫,昏厥,失眠,健忘,久泻,子宫脱垂。

54任脉:关元: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遗精,阳痿,早泄,遗尿,尿潴留,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子宫脱垂,眩晕,中暑,肾虚气喘,全身衰弱,腹痛,腹泻

55、辛温解表药(凡以发散风寒表邪为主要作用,治疗风寒表证,辛味性温)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解肌发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56辛凉解表药(凡以发散风热表邪为主要作用,治疗风热表证,性味辛凉)

柴胡: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57祛风湿药:独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秦艽:祛风除湿,清热除蒸,清利湿热

58祛湿药:化湿燥湿药:藿香:化湿解暑,和中止呕,辛温解表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养肝明目

59利水渗湿药:茯苓: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

60清热利湿药:茵陈:利湿退黄,除湿止痒

车前子:清热利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6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肌收敛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生津润燥

栀子:泻火除湿,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62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寒,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风散热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6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64清热燥湿药:黄苓: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泻火

65消导药: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

66攻下药:大黄:泄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芒硝:泻下软坚,清热解毒

67润下药: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68温化寒痰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69清化热痰药:桔梗:开宣肺气,利咽,祛痰排脓

70止咳平喘药: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治蛲虫病,外阴瘙痒

71理气药:陈皮:利气健脾,燥湿化痰

枳实:行气破积,化痰除痞

72活血药: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桃仁:活血通经,活血消痈排脓,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73止血药: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

74补气药: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黄芪:补气升阳,补气摄血,补气利水,补气行滞,益卫固表,托毒生肌

党参:益气,补血,生津

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75补血药: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何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润肠通便,解毒截疟

76补阴药: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麦冬:养阴润津,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77补阳药:鹿茸:补肾阳、益精水、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冬虫夏草: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补虚扶弱

78涩肠止泻药:乌梅: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生津止渴,安蛔止痛

山茱萸:收敛固涩,补益肝肾

79固崩止血药:海螵哨: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80平肝熄风药: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麻黄汤《伤寒论》:方解: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桂枝,解肌发表,温经止痛,助麻黄发汗以疏散风寒;佐:杏仁,降肺平喘;佐使: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

桂枝汤《伤寒论》方解:君:桂枝,味辛性温,解肌发表,疏散风寒;臣:白芍,益阴敛营,以固护营阴,桂枝和白芍合用,散中有敛,汗中寓补,以调和营卫;佐:生姜,助桂枝发汗,温胃止呕;大枣,助白芍益阴,补脾益气;姜、枣升腾脾胃之气,助桂、芍调和营卫;佐使: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合白芍酸甘化阴

银翘散《温病条辨》方解:君: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臣: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味辛性微温,助君药宣散表邪;佐使药:桔梗、竹叶、芦根、甘草,清热生津,利咽消肿。

茵陈蒿汤《伤寒论》方解:君药: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治黄疸要药;臣药:栀子,清理三焦湿热,使湿从小便而去;佐药:大黄,通利大便,荡涤胃肠实热,由大便而下。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解:君药:车前子、木通、滑石、萹蓄、瞿麦清热利湿,利水湿淋;臣药: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大黄清热泄火解毒;佐使药:甘草梢解毒和中。

白虎汤《伤寒论》方解:君: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清热除烦;臣: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佐使药:粳米、甘草和胃护津,以防寒凉防中

白头翁汤《伤寒论》方解:君药:白头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热毒血痢的要药;臣佐药:黄连、黄柏、秦皮味苦性寒,清热燥湿解毒。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方解:君药:龙胆草,味大苦性大寒,善于清肝胆实火,利肝胆湿热;臣药:黄苓、栀子,苦寒泻火,助龙胆草清热燥湿;佐药: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导湿热下行,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滋养肝血,使利湿而不伤阴;使药:柴胡疏肝胆之气,引诸药入肝经;甘草调和诸药。

小柴胡汤《伤寒论》方解:君药:柴胡苦平,透达少阳半表之邪;臣药:黄苓苦寒,清少阳半里之热,为胆经要药,与柴胡配伍,具有较好的和解少阳,解除半表半里之邪的作用;佐药: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调中,扶正祛邪;甘草调和诸药。

理中丸《伤寒论》方解:君药:赣江,味辛性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臣药:人参益气补中;佐药:白术健脾燥湿;使药:炙甘草补脾益气。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方解:君: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臣:香附、枳壳,助柴胡和肝解郁;佐:川芎,理气活血止痛;陈皮,健脾理气;白芍、甘草,缓急止痛;使: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解:君药:人参味甘性温,益气健脾;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佐药:茯苓健脾渗湿;佐使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解:补血调经的主方。君药:熟地滋阴养血;臣药:当归补血活血;佐药: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方解:君药:熟地滋阴补肾阴;臣药: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滋肾健脾;佐药:泽泻利湿泄浊,以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肝泻火,以制约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健脾利湿,助山药使脾健运。

肾气丸《金匮要略》 方解:君药:附子、桂枝温补肾阳;臣药: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补肾健脾;佐药:泽泻利湿泄浊,茯苓健脾渗湿,丹皮清泻肝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