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几日是电影迷的狂欢,因为一年一度的威尼斯电影节已拉开帷幕。 丁度·巴拉斯曾说: 威尼斯确实格调高雅,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城市。 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今天我要给泥萌推荐的是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爱乐之城》 要知道欧洲三大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是,科恩兄弟的《凯撒万岁》。 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是,伍迪艾伦的《咖啡公社》。 这两部电影,皆是「名导」光环加持,「巨星」助攻。 但最终的口碑,都不如这部《爱乐之城》。 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这颗100%新鲜的烂番茄: 美国专业影评人网站Metacritic高达92分。 《时代》称本片有本事让所有观众都为之春心荡漾,深深爱上它。 甚至就连豆瓣网友都放出狠话: “它将横扫明年的奥斯卡。” 哎哟,好大的口气,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神作,竟然做到了零差评。 印度电影附体一般吊炸天的开头,一下子就把观众的眼睛点亮了。
原来歌舞片不是阿三们的专利,就连美国也玩了起来。 纵观十几种传统影片类型中,歌舞片可能是最不受观众,影评人待见的一种类型。 所以在那个歌舞片的黄金时代过后,这个类型始终在走下坡路。 2002年的《芝加哥》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几乎已经是该类型的绝唱。 最近十几年来来,歌舞片已经逐渐走向灭亡。 值得拿出来说的无非是褒贬不一的《悲惨世界》。 但《爱乐之城》的出现,无疑给美国歌舞片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的时候,开头这段歌舞结束后稍微静了几秒,媒体场内掌声雷动: 开场十分钟内就有掌声,也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能随便做到的。 其实《爱乐之城》影片内容很简单甚至有些俗套:一个想当演员的女子和一个落魄乐师的罗曼史。 他生活潦倒,靠在餐厅弹钢琴,勉强度日。 但他深深热爱着爵士乐,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开一家爵士乐俱乐部,以拯救爵士乐衰落之势。 她想成为一个好莱坞演员。
然而无论试镜多少次,都只能得到一个龙套。 最终只能忍着客人的刁难,在咖啡馆打工。 因为一段美妙的音乐,孤独的追梦人,遇见了自己的同类,惺惺相惜,坠入爱河。 梦想的主线与爱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追梦途中的弯路让他们产生了分歧,而梦想火花的重新迸发又让他们重聚在一起。 其实刚开始影片的男女主角定的并不是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而是迈尔斯·特勒和艾玛·沃森。 艾玛·沃森因为档期等原因去出演了新版《美女与野兽》(同样是歌舞片)而退出剧组。 最后片方才敲定高司令和石头姐这对荧幕老情侣。 为什么要叫荧幕老情侣呢? 因为这是他俩继《疯狂愚蠢的爱》和《绑匪传奇》后,再度出演情侣。 可以,这狗粮,我吃! 简直甜到发鼾! 唯美,梦幻的浪漫镜头,每一帧都可以截下来做壁纸! 比起镜头的细致,影片的小细节更值得人们注意。 预告片一开头便用了一个《穆赫兰道》相同的角度展现了洛杉矶的夜幕。 《雨中曲》经典场景重现。 与《瑟堡的雨伞》中雨夜和德纳芙的黄衣都如出一辙。 据导演达米安·沙泽勒透露朱迪·嘉兰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和《火树银花》,梦露的《绅士爱美人》,德纳芙的《瑟堡的雨伞》都是本片的创作灵感。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导演达米安·沙泽勒,一个纯正的85后。 在好莱坞他是公认的潜力股。 感受一下这浮夸的宣传词。 因为他的上一部作品叫《爆裂鼓手》。 这部讲述一个热爱音乐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的故事。 一路从圣丹斯杀到奥斯卡,被世界瞩目。 没错,无论是《爆裂鼓手》还是《爱乐之城》它们都是讲述和爵士乐有关的电影。 那是因为导演儿时的理想是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后来学习了爵士鼓。 虽说没有梦想成真,但他在电影领域却发挥出了音乐方面的才华。 这又何尝不是一碗励志鸡汤,只要有梦,就勇敢去追。 真正的热爱,是能够迸发出奇迹的。 最后送上一句电影旁白:献给那些爱做梦的人,哪怕他们看似愚蠢。 |
|
来自: 真友书屋 > 《影视 戏剧 综艺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