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排毒除病根 (2013-02-01 20:14:54) 刮痧可以排除体内毒素,打通全身经胳。但有些情况千万不能刮。否则,不但没有养生效果,还会损伤身体健康。 下列情况不宜刮痧: 1.有严重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处于急性期时,刮痧会促进出血,加重病情。应等到病情平衡后再进行保健。 2.肝肾功能不全。 肝肾功能不全的人代谢较弱,进行刮痧会加重身体负担对健康不利。 3.全身浮肿。 4.有出血倾向。 尤其是身体有明显伤口时不宜刮痧。 5.过度饥饱和过度疲劳。 饥饱和疲劳会让人体虚,而此时刮痧需调动全身血液令身体更加虚弱。 6.重症患者、孕妇和三岁以下儿童。同时,也应避免在肚脐、眼、耳、鼻、舌等身体第三部位刮拭。 怎样读懂痧斑? 刮痧不仅可以治病,还能刮出的痧斑诊断病情,找出病根所在,想知道自己的身体好不好只需通过三步来判断: 1.看。痧色鲜红是病情较轻的。 痧色与病情的轻重关系:红∠紫∠黑∠黑而无亮 2.摸。刮完痧出现单个或连成一片的结节说明经络不通,病情较严重。 结节与病情轻重的关系:黄豆∠蚕豆∠杯口∠锅盖 3.按压。按压结节有酸麻胀痛感,说明病情较严重。 如果身体满足以上二条情况,说明体内存在病症,需要进行治疗了。 提示:刮痧时温度应在25-26℃。刮完痧不要吹空调、风扇,因为刮痧后受凉后加重病情。刮痧后2小时可以洗热水澡。出痧慢的往往是体质较差的人。 刮痧板材质排行:砭石→牛角→玉石 刮痧板砭石的最好。因它结晶小,比较温柔、细腻。对皮肤的亲和力较好。 刮痧步骤:先在要刮的部位抹刮痧油,然后上下、左右刮。肌肉多的地方刮重一些,肌肉少的地方刮轻一些。 注意:每个部位一般刮10-20下(3-5分钟),一个疗程至少刮5次,刮痧每次间隔时间为一周左右,痧斑3-5天可消褪。 一.治疗颈椎病刮痧区域: (1)从后发髻到第七颈椎(骨头高的地方); (2)从颈部到肩部两侧;先刮正中线(督脉),从肩井刮到肩峰位置。 (3)肩胛的背部。 二.护肝刮痧三步曲――帮你的肝减减负 中医所讲的肝与西所说的肝是有区别的。西医指肝为解毒器官,分泌胆汁帮助消化等。而中医所讲的肝不仅是实质的器官,还是一个功能的集合,范围很大。所以,养肝护肝对人体很重要。如果肝将军开了小差究竟会带来哪些麻烦呢? 肝不好会引起的问题: (1)肝阳上亢引起高血压、偏头痛;(气血同源) (2)肝气郁结引起乳腺增生; (3)肝血不足引起闭经; (4)肝气太过引起痛经; (5)肝的气血不好引起指甲(黯淡无光)不健康。 危害肝健康的坏习惯: (1)熬夜; (2)喝酒; 背、胸、腿三个肝保健穴位:肝腧穴、期门穴、太冲穴。 刮痧护肝三部曲: (1)刮“肝腧穴”。 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手掌心紧贴刮痧板和背部皮肤呈4 5-90度,从上至下用合适的力度进行刮拭。 (2)刮胸前“期门穴”。 期门穴位于乳头之下、第六肋间隙、前正线旁开4寸。在胸腹部进行 刮痧时,要从中心往两侧刮拭,也就是横向刮拭法。 (3)刮足上“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脚背上大拇指与二拇指骨头交汇处。用砭石点穴棒(类似的 东西都可以)进行点穴,停留10多秒后往返点10-20次。 三.健脾刮痧三步曲――强健后天之本的秘密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不良对全身各部位都有影响。所以,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精心护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脾虚会导致的问题: (1)肌肉萎缩、肥胖;(不能够把营养物质和水液代谢出去) (2)子宫出血(崩漏),血小板减少(皮肤青一块紫一块); (3)腹胀、腹泻,大便稀薄不能成条状,粘马桶; (4)面色无华(黄脸婆)。 造成脾虚的四大最常见原因: (1)吃得太好把脾累趴下了; (2)吃得太油脾生痰湿腻着了; (3)思虑过多太操心了; (4)盲目减肥泻药苦寒伤着了。 刮痧健脾三步曲: (1)刮背部“脾俞穴”。此穴位于第十一胸椎脊突下旁开1.5寸。 (2)刮胸腹“章门穴”。此穴位于人体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下方即手臂向上弯,手指搭到肩上,肘关节落下的地方。 (3)刮下肢脾经三穴:血海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血海穴位于膝盖止方;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骨尖上三寸的位置。 提示: 1.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配合拔罐或用点穴棒刺激空位以增强效果。 2.如果有些刮了痧起了罐也不出痧,此时还要按照程序操作。 3.穴位点按技巧:按到有酸胀感再持续十几秒。 四.固肾刮痧三步曲――修复先天之本的秘密 中医中的肾为先天之本,当肾气不足的时候,会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 肾虚的症状: (1)腰膝酸软,下肢发凉。(女性下肢、小腹冰凉,月经不调,宫寒不孕) (2)发烧。肾虚会导致低烧。(17.00-19.00点酉时主肾经) (3)男子性功能问题。(肾还主男女生殖功能) (4)呼吸问题。(肾主纳气) (5)骨质疏松。(肾主骨生髓并通于脑。肾路不通会导致血钙多了出现血管硬 化,尿钙多了出现尿路结石) (6)失眠。(心烦多梦口腔溃疡) (7)听力、二阴问题等。(肾开窍于耳。尿频、尿的次数多) 提示: (1)如果有以上问题但总也治不好,就得留神需要补肾了。 (2)经常咳嗽、哮喘的人要适当补肾。 头发是反映肾状况的晴雨表。很多人头发干枯、分叉,甚至年纪轻轻就有白发,这往往就是肾气不足造成的。想要头发丰润乌黑,要在每天早晨用砭石或水牛角粗根梳子对头皮进行按摩。 乌发润发的具体做法: 1.刮拭“百会穴”。此穴位于头顶中心,前正中线与两只耳尖交叉的交点处。每天刮百会穴有提升阳气、抖擞精神的功效。 2.从上往下梳头部两侧(似在耳后打问号)。这样可以均匀地按摩、刺激到头部众多的穴位,对保养头发很有好处 刮痧固肾三步曲: (1)从上向下刮拭“肾俞穴”。此穴位于腰带上一只手掌宽的位置。刮拭结束后留罐或走罐。 (2)从里向外刮拭“京门穴”。此穴位于采侧软肋处。两边都要刮拭。刮拭结束后留罐或走罐。 (3)刮拭下肢“肾经穴”。重点刮试内侧的复溜穴(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一段,并点揉太溪穴。如果取罐后,皮肤上出现红色的汗液不要惊慌,说明受罐者肾虚有热。红汗是体内排出的垃圾,用消毒棉轻轻拭去即可。 提示:中、老年人如果平时睡眠不好,可在临睡前半小时用热水泡脚,然后点揉“涌泉穴”10-20分钟。这对补肾强肾有很好的功效。 五.润肺刮痧三步曲――秋冬润肺有绝招 中医讲的气是一身之气,是宗气。(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便成为宗气。)肺在人体中承担着宰相的职务,所以,当肺气不足时,不仅呼吸功能会减弱,还会导致人体其它功能出现问题。 宗气不足的表现:语声低微、全身乏力、疲劳、说话上气不接下气。 肺气不足的因素: (1)秋燥; (2)忧思。 肺虚症状: (1)感冒;现在的感冒大都是病毒性感冒,输液用的抗生素不太管用。抗生素只能用在细菌性感冒上。病毒性感冒不一定非要吃药,可用非药物的刮痧、拔罐等手段治疗。 (2)鼻塞流涕;肺主皮毛、津液。如果肺气不能把营养输送到体表,机能就会减弱出现伤风、流鼻涕现象。 (3)哮喘、脸色暗,皱纹多;肺有主宣发肃降的功能。如果这功能失常就会咳嗽、哮喘。治疗哮喘要肺肾结合。夏天可用“三伏贴”。冬季哮喘问题,最好在夏天刮痧和拔罐。 (4)痤疮。 急热排不出去,大肠的热往上走就发到脸上了。肺不好往往大便也不好,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通大便也是调节肺的一种形式。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肺气不足会导致感冒、哮喘、鼻炎、痤疮等多种疾病。为了保养肺可用润肺三步曲。 刮痧润肺三步曲: (1)以背部的“肺俞穴”为重点,并在其附近涂油,自上而下进行刮痧、拔罐(遇到痣不要刮)。肺俞穴位于第七颈椎(高骨头处)往下第三胸椎旁开1.5寸处(颈椎下一巴掌的位置)。此穴是肺脏之气在背部的汇集处。 (2)以中府穴为重点,在其附近抹油,从里向外或局部自上而下进行刮痧、拔罐。中府穴位于锁骨与肩的三角地之处。(内侧是阴经循行的地方,一般出痧要比背部差。) (3)刮拭手太阴肺经。上肢分为内侧和外侧。内侧又分为上、中、下三条经。上边经叫肺经,中间的经叫心包经,下边的经叫心经。肺经穴重点刮肘到手腕之间的尺泽穴到太渊穴这一段经络。(手臂上肌肉少,刮痧时力度要放轻,有时出痧不多是体虚的原因。) 提示:刮痧后留罐时间一般为10分钟。 感冒发烧怎么办? 润肺三步曲+刮拭、留罐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高血压患者可在大椎穴刮拭并留罐。在大椎穴留罐还可治疗痤疮和长斑。 鼻塞、鼻炎怎么办? 润肺三步曲+按摩迎香穴。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哮喘怎么办? 润肺三步曲+刮拭膻中穴、中脘穴。膻中穴位于两乳之间。中脘穴位于肚脐眼到心窝之间的中点处。如果痰多要多刮中脘穴。 六.养心刮痧三步曲――身体中的救心丸 中医的心在身体中承担着君主的职务。身体的健康主要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心受伤后引发的问题: (1)心悸; (2)心绞痛; (3)冠心病; (4)失眠、健忘。 想要治疗心血管疾病,往往要心经和心包经同治。 舌是心的形象大使。心的问题可以通过舌来表现出来: 心血不足:舌质淡白; 心血瘀阻:舌上出现瘀斑,舌下青筋乱、粗; 心火盛:舌尖发红,有芒刺、溃疡。 提示:鼻可看到肺;眼可看到肝;耳可看到肾;嘴唇可看到脾;舌头可看到心。 让心受伤的因素: (1)饮食肥腻; (2)大便不通。 心和小肠相表里。如果大便不通肠热就往上走,溢热就会影响心肠,引起胸闷有压迫难受之感。 刮痧养心三步曲: (1)以背部的心俞为重点,在其附近进行刮痧和拔罐。心俞位于背部的腧穴,是第五胸椎(从高骨头大椎算起)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处是心之气在北部的汇集处。 (2)从膻中穴到巨阙穴刮拭整个胸部。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巨阙穴位于人体的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的地方。膻中穴、巨阙穴是心包之募穴,是心脏之气和心包之气在胸部的汇集之处。(心包是心脏的城墙,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3)刮拭双手内侧中线的心包经和后缘的心经。心包经重点刮拭、按揉内关穴。心经重点刮拭灵道、通里、阴郄、神门这一段。 提示: 1.在心悸、心绞痛突发时,如果恰好手中没有药,刮痧可以缓解症状。但对心血管病较重和安装心脏支架的人群,刮痧时力度要放轻柔。 2.心脑血管病十分严重的人不宜刮痧。 胸闷难受怎么办? 刮拭膻中穴至巨阙穴部位。 心绞痛怎么办? 点按内关穴。(手握拳手腕横纹向上三指约2寸的两筋之间) 点按手法:用力点按10秒后再松开。 心脏不好导致失眠怎么办? 点按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膻中穴(快乐穴) 膻中穴位于胸部,具有理气活血通络、调节神经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等功效。常按摩膻中穴有很好的保健防病祛病功效。 (1)刮痧前先抹刮痧油; (2)等痧褪尽后才能第二次刮痧。(一般一周刮一次痧。不出痧也可以刮。也可隔着衣服刮) 手臂的内侧(从肘关节往下)有肺、心经。 手臂的外侧(从肩部往下)有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 腿的内侧(从大腿根部往下)有脾、肝、肾经。 腿的外侧有胃经,裤缝(膝盖下)外是胆经,裤腿后面(膝盖下)是膀胱经。 (根据医师王敬视频讲座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