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8期】活出最佳生命状态是一场不局限于“幸福”的冒险

 居鲁思 2016-09-06

文章转自六秒钟情商



我常常问各位父母,“你最希望你的孩子拥有什么?”。在我做的一个小调查中,73%的父母都把最高分给了——嗯,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幸福”。

 

我们似乎对“幸福”这个词越来越着迷。当然,幸福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能量。然而,托德·喀什单(Todd Kashdan)在“关于幸福的难题”中提到“许多人自认为是在追求幸福的做法实际上并不利于真正深刻的幸福。” “当人们越来越重视所谓的幸福,他们反而越来越觉得不幸福,甚至是沮丧。”

 

所以我总是在想,人们在追求“幸福”时究竟在追求什么?

 

你追求的是“幸福”还是“快乐”?



也许你听过布琳·布朗(Brene Brown)那个名为“脆弱的力量”的著名演讲。在她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当我们压抑某一种情绪时,我们会压抑所有的情绪。当人们将幸福与快乐等同时,他们常常会拒绝或逃避那些让人不那么舒服的情绪,甚至会为自己的不开心而感到自责。我记得有次在夏威夷度假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应该觉得非常开心啊!”然而,那时的我并不开心。佛教思想认为,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才是不幸福的根源。当我想要拒绝自己最真实而有用的感受(比如:担忧与不满),尝试用“舒服的情绪”或“听起来更积极的情绪”替代“真实的情绪”时,我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幸福感。

 

当我们极度渴望快乐时,我们拒绝如“悲伤”这样的情绪,忽视它独特的价值,并将其他那些具有挑战性、不那么令人舒服的情绪当作阻碍我们追求幸福的“绊脚石”。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适得其反地错失了那些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深刻更持久的幸福的重要信息。

 

人生的宝藏除了“幸福”之外,

还有“意义”。



我的一位大学导师是加拿大人,名叫科林·杜贝尔(Colin Dobell),他曾经问我:“美国人怎么对‘幸福’如此着迷,人生就没有更重要的目标了吗?” 那时的我仍然觉得幸福是最重要的是,也最能令我感到满足。但过了几年之后,我意识到我开始想要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我们可以姑且先将其称为“深刻的幸福”——我希望可以感受到融合与完整,感受到自己与生命紧密相连。我希望可以觉得自己对得起生命所给予我的天赋与机遇。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有一些积极的改变。是的,这一切会让我感到更幸福,但于此同时我知道,我愿意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放弃一些安逸,而选择辛苦奋斗,甚至作出一些牺牲。

 

在近期的的一些研究,许多人将这种更深刻的幸福称之为“意义”。而“意义”的驱动与“幸福“的驱动不尽相同。罗伊·博梅斯特(Roy Baumeister)关于“意义”与“幸福”的调查研究发现:


“幸福与我们获得什么紧密相关。而意义与我们给予什么紧密相关。” 这份报告还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洞见:最佳生命状态并不来源对幸福的追求,而来自对生命与生活的全情投入。“幸福主要是关于获得你所想要的和需要的,包括从他人那里获得或通过金钱来换取。而意义则是关于做那些可以充分表达和反映最真实的自己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对他人有积极影响的事。

 

一项研究显示:金钱可以购买幸福——当金钱被用于帮助和支持他人时。慷慨、感恩、恻隐之心、服务于人,都与深刻而持久的幸福正相关。

 

正如艾米丽·伊斯法罕尼·史密斯(Emily Esfahani Smith)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生活不仅限于过得幸福”中所提到的,“当我们的生命致力于‘付出’而非‘获得’时——我们不仅是在展现人性最本质的美好,也是在向一个事实致敬:人生有比追求个人幸福更高的状态。”

 

最佳生命状态

是一场所有情绪参与演奏的交响乐



往往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时刻与阶段令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深刻。所以不妨去拥抱所有的情绪,而非仅仅让我们感到舒服的那些。情绪帮助我们意识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对于我们做出成熟的判断、正确的决策十分关键。不同的情绪让我们知道自己应该小心谁、信任谁、远离谁、拥抱谁。它们让我们更明确自己的立场。它们提醒我们关心自己也照顾好他人。它们让我们有能量去维护/抵抗,也让我们有能量去变革/创新。

 

何必将自己的人生局限于“追求幸福”?不如全情投入,既接受“安全感”也接受“担心害怕”,既拥抱“欣喜若狂”也拥抱“悲痛万分”,既有“骄傲”也有“羞愧”。活出最佳生命状态是一场不局限于“幸福”的冒险,而所有的情绪都是这场旅途良伴。


文章转自六秒钟情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