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状与心身意象

 刘淑姿 2016-09-07


   一位经常出差的白领说:“人人都说我是个懂事的人,但我发现我很假,没什么真的情感。不是有意要装假,有时候心里真的有感受,可就是表现不出来...”

   在意象里:“秋天,黄沙满坡,看不到绿色。一棵光秃秃的树,象剪影,墨黑色,稳稳立在坡上...” 

咨:“你喜欢这个画面吗?”

访:“喜欢,喜欢秋天,喜欢清晰的、纹丝不动的树枝。构图也蛮好,但是地太干了..”

咨:“那棵树的感觉呢?”

访:“...都快干死了!”

咨:“心疼它了是吗?”

访:“....”。


意象与身体的关系:

   任何意象的呈现,都体现着来访者的身与心的状态。意象能使来访者对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产生互感连接,身心意象环环相扣,互感互显,互验互证,促使来访者对自身与自心产生新的了解和领悟,因此对接下来的心理咨询和中医外治法调理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调理了身体,意象就会有转变:

   以上面这个意象为例,“黄沙满坡,看不到绿色。一棵光秃秃的树”

都呈现着因为水的缺失,树得不到情感滋养的状态。当问到树的感觉时,来访者由衷地心疼这棵树---“快干死了!”。 带着这个意象,进入中医外治法调理。一个小时内先做砭石牵拉、再配合艾灸,来访者的身心体验同步趋于深刻,言谈、态度较之前有明显变化,从前习惯性的“向外投射”的心理能量开始慢慢回到自己的身体感受,被激发出来的身体的生物信息被来访者感知,形成心理感受,心理感受再被大脑意识化,形成新的认知,这样一次次的能量流转,最明显的作用是能使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更有把握,进而对外界更加有安全感,使得来访者有足够的心理能量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处境。此时再看那棵树,枝叶返青,始有生机。


意象对话加砭灸手法,适合抑郁型来访者:

   有抑郁现象的来访者,自己会非常难受,同时给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家人的做法通常是建议他们去看心理科。但是有这类问题的人员很难听从这类建议,或者去了几次,觉得没有效果而不再坚持,使得问题越拖越严重,家人更加无助。事实上,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述现象的成因,有着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方面的综合影响,调整的方法,也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古老的中医外治法,本身就是作用于人的生物学层面,结合意象对话,则能够在心理层面进行疏导,两者紧密结合,使抑郁者的心身感受相互作用,相互引导,逐渐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对于走出抑郁,重新融入社会、承担社会功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