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又称社保,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以下是五险个人缴纳比例: 1、养老保险: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21%(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调整之前全国都按这个比例来交。 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单位9%,个人2%+3元。调整之前,各省市都按照这个比例来交。 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各省市不同,户口不同交的比例也不相同。 例如: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都由你所在的单位全额缴纳。 你只需要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个与自己相关的部分就行了。 目前已经有13个省(直辖市)下调了社保缴费比例,调整后每个月你可以少交多少钱: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 假如小明在广东的基本工资为10000元,广东省失业保险个人缴纳的比例从之前的0.5%降至0.2%。即:10000(基本工资)X0.5%=50; 10000X0.2%=20; 50-20=30。其它的险种比例没变,就不需要计算了。 所以小明每个月发到手里的工资就多了30块钱。1年到手的工资就可以多360元。 以下是13个省对社保费率调整比例的汇总,大家可以根据调整进行计算(其它省的调整政策出来后我们也将公布出来): 二、社保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养老金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你退休时候每个月能够领取多少养老金:
养老保险大名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旨在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说白了,就是国家和个人一起存点钱,将来你老了不上班了就从这些存款中领生活费。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是退休时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累计余额;过渡性养老金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单独计算,比较复杂。 我们结合实例来看一下: 张三每个月缴纳200块钱的养老金,下面我们计算一下她退休之后可以领多少钱。 张三今年26周岁,2012年7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500元,北京201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假设张美女55周岁退休,那么她的缴费年限按32年整计算。再假设32年间缴费基数和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变,计算如下: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500/5793=0.4316;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4316×32)/32=0.4316;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5793×0.4316=2500元; 基础养老金=(5793+2500)/2×32×1%=1326.8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500×20%+2500×8%)×12×32]/(32×12)=700元; 每月养老金=1326.88+700=2026.88元 因为我们假定了这32年缴费期的各种变量都不变,才会得到这个结果,若缴费基数、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发生变化,缴费年限再精确到月数,那么结果也会不同。
由于养老金计算要因人而已,且要考虑一些特殊性情况。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工资水平,上述的计算公式以及2015年的调整细则计算一下自己退休以后,每个月大概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
|
来自: 环球g0kk7og6xo > 《工资福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