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编自微信公号“英国那些事儿”(ID:hereinuk)▼话说, 350年前的这几天,伦敦发生了一件灭顶之灾.… 时间回到1666年的9月2日,这一天,伦敦起了一场火,一场大火。 4天时间,烧掉了大半个伦敦城... 13200幢民房,87间教堂,44家公司被烧成灰烬... 大火从9月2日烧到了9月5日,熊熊大火笼罩在伦敦上空,炙烤着这个城市, 436英亩的土地被烧的寸草不生, 伦敦城约80%的建筑变成一片废墟... 10万人流离失所,被迫住进周围的临时棚屋,很多人一住就是8年,生活从此之后陷入困境。大火扑灭后,伦敦再也不是原来的伦敦,往日的繁华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片片的黑土.... 为了纪念350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 英国人脑洞了一个特别的纪念方式... 不如我们重塑一个当年微缩版的伦敦, 然后把它再烧一次! 以此回顾当年,警示后人! 说做就做! 他们找来了“燃烧艺术家”David Best... 让他搭一个庞大的伦敦模型,然后一把火烧掉。 他们筹划了几个月,终于在一条驳船上,搭出了这个整整120米长的微缩伦敦。 整个模型用全木头打造了17世纪伦敦的天际线.. 上面密密麻麻堆了200栋各种房屋和建筑, 用当年的风格,模仿着当年伦敦的密度.... 它的使命, 只有一个...... 再一次, 带我们感受当年, 伦敦那场大火是怎么一点一点, 把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昨天英国时间晚上8点... 整个仪式正式开始.... 它把我们带回了过去.... 那是1666年的9月2日,一个周日的凌晨... 伦敦Pudding巷一家面包房的一个面包工,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伸伸懒腰准备去好好睡上一觉…. 然而,
这正想赶着回家面包工,却完全忘了面包炉里火还点着这回事! 当天晚上,炉子里的火星被吹到旁边的干草堆上,越烧越旺,引燃了周围的物品,火势就这样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大火从这家面包房开始蔓延开来。 当时的伦敦建筑物间隔紧密,周围又有很多木质房屋。 一阵风,大火就烧进了周边的房子... “FIRE!!! ” 一些凌晨被火焰惊醒的居民们高叫着. 然而,当时伦敦没有消防员,更没有救火系统。 早在火灾发生时,当年的伦敦城长在凌晨就接到了失火通知,但他并不在意。 毕竟这一天是星期日,他没心情工作。 他觉得这应该是区区小火,他轻蔑的表示 “这种小火,随便找个人过去尿个尿都能浇灭咯... ” 然而, 并没有..... 火势蔓延到了泰晤士河边的仓库,当时Pudding巷子仓库里堆着的,是油料,是焦油,还有各种绳索... 全是各种助燃的东西! 等到人们真正意识到火势的严重性之后... 为时已晚... 没人见过这么大的火,犹如世界末日袭来,用水桶灭火已经完全不起作用。 当年伦敦的这里,拥挤不堪。 富人们为了躲避这些过度的拥挤,早已向郊区迁移。 而真正挤在这个区域的,是大量中低产阶级的木质房子,甚至是茅草屋.... 几乎一点就着的茅草屋啊......> 还活着的人只能赶紧逃命,留下被火海吞没的家园。 东风强劲的刮着,这场火势, 完全失控! 第三天.. 火势蔓延到圣保罗教堂... 这个曾经英国人民最引以为豪的教堂... 也抵挡不住这场厄运... 附近的人们表示... “教堂的屋顶在融化... 被火烤得碎裂的石头像各种炮弹一样漫天乱飞.... ” 阻挡不了这一切,教堂,塌了.... 在昨晚的这场纪念仪式上, 他们也把熊熊火焰投影上了新圣保罗教堂的穹顶... 重现着这一切.... 如果你要问, 救火? 当时伦敦没有消防队... 伦敦只有少量的驻防卫兵.. 他们能做的,也只能在大火刚烧起来的时跑遍市中心大街小巷,把整个城市的人叫起来逃命..... 人们想救火,然而水桶,水管,手摇水泵.. 一切都无济于事... 控制火势的方法,只有一个: 拆楼.. 把周边的楼拆掉,让大火没有东西可以烧,建立起防火带... 国王最后调来军队,用火药炸毁最外围的房屋,留出空地,阻止火势蔓延。 火势终于得到控制.... 而已经烧毁的地区,房屋早已崩塌,一片焦土..... 剩下的火,一直烧到第4天,最后才总算被扑灭。 虽然这场大火看着像是伦敦的一场浩劫,但是它从历史上来看却发挥了不少积极的作用。 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这一把火把之前完全无解的鼠疫给烧没了。 很多人都知道,在大火爆发的前一年,伦敦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疫,超过10万人死亡,足足相当于伦敦当时五分之一的人口。 王室,包括很多有钱的人都纷纷逃出伦敦避难,人们对这场瘟疫恐惧而又束手无策... 有历史学家说,大概正式这场大火阻断了伦敦这场鼠疫的继续蔓延… 过火之处,几乎没有老鼠在这次大火中幸存... 连地窖里的老鼠都没有放过.... 火灾后,重建的伦敦城用石屋代替了原来的木屋,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以此终结了这场鼠疫。 大火带来的第二个好处... 它让伦敦整整的重生,从中世纪开始向现代迈进... 伦敦人从此之后痛定思痛,决定做出改变,重建城市... 当时的重建规划上,人们提出了各种想法... 很多都收到欧洲的影响,大广场,横平竖直的街道.... 然而, 面对众多设计,议会两天的争论无果而终,因为要验证每一个城市模型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对于重建城市的这些模型,非常复杂。 当年的伦敦议会还是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 在保持原有街道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市政设施、保证房屋建造质量和材料。 用砖头代替木头,重新测绘和建造争做城市.... 整个重建工作花了6年... 新房子、新下水道、人行道第一次出现在拓宽的马路上。 有记载,当时一位伦敦市民自豪的说:“这不仅是最好的,还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城市!” 而这场大火催生的, 还有另外一项事业: 大火之后的第十四年,伦敦的一个名叫尼古拉斯牙医独自创办了世界上的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 而他,正是1666年9月2日伦敦大火中第一个醒来,第一个目睹这一切的人... 当他推出火灾保险之后,处于对大火的恐惧,当时很快就有5000多名伦敦居民投保。 有了保险之后,一个家庭如果发生火宅,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相当于把火灾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他实行差别式费率,越大的房子,保费越高... 后来,他被人们称为“现代保险之父”... 为了降低风险,减少赔偿额,保险公司干脆建立起了自己的专职消防队。 如果有被保险人家起火的话,他们可以迅速赶到现场灭火,减少财产损失,减少赔付。 也正是这个,成了伦敦消防队的起源..... 大火之后,伦敦城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建, 让它从中世纪进化到了现代时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伦敦。 如今, 走在伦敦街头,你偶尔能看到一些中世纪风格的房子.... 它们是那场大火的幸存者..... 默默地告诉我们,在那场大火之前伦敦曾经的样子.... 当我们现在站在当年的火灾起火位置,你会看到一个高高耸起的纪念碑,纪念碑的最顶端是一颗熊熊燃烧的金色火焰。 今年9月2日, 伦敦大火350周年纪念日... 把伦敦再烧一遍 英国人用这样的方式, 把我们又带回了当年, 纪念着这一切.. - END - | 智 客 君 福 利 来 啦 | ▼还有什么比一本好书更适合妙语如珠的你?留下你的精彩评论即有机会得智客君每周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图书。感谢中信出版集团为智客君提供5本下图佳作,以及10本知名经管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好书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前三名点赞数最高者(数量超过二十),客君当周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评论的质量智客君会进行把关。另外,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知识分享的活动中,智客君决定每位参与者两周内只能获得一次赠书。但是依然希望小伙伴们踊跃发言,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