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汝为:以年号命名的地名

 老刘tdrhg 2016-09-07

 以年号命名的地名

 

谭汝为

 

 来新夏先生《说年号》(刊于《中老年时报》2010-03-22结尾谈到:“年号还有用来命名州县的,如江苏昆山县东乡是宋宁宗嘉定十五年置县的,于是即以年号‘嘉定’命名,以后沿用下来。”本文接着来老的话头,继续往下说:

 

以年号命名的行政区划,除上海市嘉定县外,还有浙江省绍兴市——“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江西省兴国县——“兴国”是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的后半部分;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是宋真宗的年号。 

   

历史上最早出现以年号为地名的实例,是东汉建安八年197所置的建安县(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县松溪南岸)。首先提出以年号命名地名问题的是北魏杨衒之,他在专门记载京城洛阳佛寺(伽蓝)园林的著作《洛阳伽蓝记》中指出:寺庙以建造时年号为名。例如:正始寺:“百官等所立也,正始中立,因以为名”;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而“正始”“景明”都是北魏宣武帝的年号。

 

      唐代以年号为地名,从寺庙命名发展到新设的县名。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池州至德县:“本汉石城,至德二年刺史宋若思奏置,因年号为名”;道州大历县:“本汉营道县地,大历二年观察使韦之晋奏析延唐县于州东置,因年号为名。”

 

      延及宋代,以年号为县名更为盛行。据《太平寰宇记》载:乾祐县:“便以年号名县”;永泰县:“唐永泰二年置,以年号为县名”;兴国县:“太平兴国年中析赣县七乡于险江镇置兴国县,以年号为名”;乾德县:“乾德三年置,以年号为名”。宋《舆地纪胜》载:隆兴府:“隆兴二年,守臣郭祚以孝宗潜藩申请,下三省议,特用纪元之号,赐府额曰隆兴府。”宋《方舆胜览》载:太平州:“太平兴国二年,与兴国军并建,分纪年以名之。”

 

     这种命名方式,到了元朝就不再延续了。据历史地理学家考证:年号地名的实例,唐代14例,宋代17例,元代则连一例也没有,到了明清时期,地名反而要避年号之讳了。

 

     所谓“地名避年号之讳”,是避君讳(即人名、地名中不得含有本朝皇帝名中之字)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不允许地名与本朝年号相同,原有地名偶有与之相同者,则一律改名称之。例如明朝北直隶有隆庆州(今北京市延庆县),始置于永乐十八年1420,至穆宗隆庆元年1567时,为避年号之讳而改为延庆州。又如,宋代以来嘉兴府所辖有崇德县,清入关前皇太极第二个年号也叫崇德,于是康熙元年1662时因避“崇德”年号之讳而改崇德县为石门县(该县1958年已废,故治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之崇福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