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橫穴

 zeek88 2016-09-07

大橫穴

Bkci2.jpg

   大橫穴 Dà héng(SP15),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腎氣。屬足太陰脾經。足太陰、陰維之會。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另說腹正中線旁開4.5寸(《針灸資生經》)。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及第十肋間動、靜脈。主治腹痛,泄瀉,便秘,痢疾,以及腸蛔蟲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取穴方法〗大橫穴位於人體的腹中部,距臍中4寸。

〖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橫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

〖主治疾病〗 泄瀉,便秘,腹痛。

〖人體穴位配伍〗 配天樞穴、足三里穴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 l一2寸。

〖附註〗 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

大橫穴 足太陰陰維之會。

〖別名〗腎氣穴,人橫穴。

〖穴義〗脾經氣血在此形成水濕風氣。
 
 名解

1)大橫。大,穴內氣血作用的區域範圍大也。橫,穴內氣血運動的方式為橫向傳輸也,風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物質為天部橫向傳輸的水濕風氣。本穴物質為腹結穴傳來的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因受脾部外散之熱,水濕雲氣脹散而形成風氣,其運行方式為天部的橫向傳輸,故名。

2)腎氣。腎,水也。氣,天部的氣態物也。腎氣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氣富含水濕。本穴物質為腹結穴地部泥水混合物氣化的水濕雲氣,在向本穴運行的過程中,它是由天部的稍高層次橫向傳至本穴的天部稍低層次,水濕進一步集結在雲系之中,如腎水之運行,故名腎氣。

3)人橫。人,氣血物質所處的層次為地部之上、天部之下的人部也。橫,穴內氣血運行的方式為橫向傳輸也。人橫名意指穴內氣血在人部橫向傳輸。理同大橫名解。

4)足太陰陰維之會。本穴物質不光有天部的滯重水濕雲氣,同時還有腹哀穴下行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地部經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陰維脈的氣血特性,故為足太陰陰維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風氣和地部的經水。

〖運行規律〗水濕風氣向腹哀穴上行,經水循脾經下行。

〖功能作用〗轉運脾經水濕。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