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系列报告之 04 缅甸 1 SWOT分析 1.1 优势 缅甸是中南半岛上的大国,人口达到5200万,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1.2 劣势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7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质量较低。 曾长期实行高度管制的行业政策,使通信设施供给不足,价格高企;特别是固定电话和宽带领域,迄今未能形成覆盖全国的通信骨干网络。 预付费用户比例高,ARPU水平较低。 1.3 机会 2013年推出的新《电信法》确立了引入私营企业、提高竞争水平的改革方案,并随后引进了oredoo和Telenor两家外国运营商,推动近两年的移动接入数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和“中孟印缅”经济走廊等国际合作倡议,给缅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4 威胁 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形势、特别是中央与少数民族及地方武装的紧张关系,可能阻碍该国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政府迄今没有发布明确的行业发展规划,也可能使该国再次错失紧跟全球电信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2 国别电信行业概述 2.1 电信市场规模 自2012年开始实施渐进式开放政策以来,缅甸电信市场发展迅速。2016年一季度,缅甸市场的移动服务收入估计达542亿美元,比2015年一季度增长了51.9%,比2014年底翻了一番。不过,鉴于前期行业监管和技术原因导致该国错失了21世纪头十年全球电信业的高速扩张,缅甸电信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拥有五千多万人口,该国的市场规模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都有较大差距。未来几年,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预计缅甸电信市场仍将维持较快的增长。 2.2 移动通信 A. 市场规模 在缅甸电信市场规模高速扩张的背后,是竞争性改革带来的移动用户的爆发性增长。从2013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缅甸的移动通信接入量增长了近十倍。OVUM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一季度,缅甸的移动电话接入数达到4137万,移动渗透率达到75%。不过,BMI认为,近期缅甸移动通信覆盖的扩张相对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若要进一步扩展至内陆农村,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 B. 技术水平 近两年缅甸移动通信技术呈现出2G、3G齐头并进,3G涨势后来居上的势头。2016年一季度,2G、3G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1.6%和58.4%,而在2013年底,这一比例还在12.5%和87.5%。3G份额的持续上升,既反映出缅甸开放市场后,新进入运营商试图通过领先技术抢占市场的策略,也反映出缅甸消费者对更好数据服务的显著需求。 在具体技术方案上,缅甸在开放市场之前就已引入了CDMA和GSM技术,其中GSM的用户规模更大,目前在整个移动市场中的份额达到55%。而该国的3G技术主要采用主流的WCDMA。考虑到GSM升级至WCDMA的技术便利性,预计未来CDMA的市场份额可能受到进一步压缩。2016年5月,有报道称卡塔尔运营商Ooredoo宣布在仰光、内比都、曼德勒三大城市开通4G服务,将进一步提升缅甸的移动技术水平。 C. 运营商和竞争格局 2013年,缅甸交通与通信部经过公开招标选定卡塔尔电信(oredoo或Qtel)和挪威企业Telenor成为首批进入缅甸市场的外国运营商,与缅甸国有的缅甸邮政与电信公司(Myanmar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MPT)形成了三方竞争的格局。其中,MPT拥有政府支持和先发优势,运营着GSM、CDMA和WCDMA三张网络,总计市场份额达到46%。Ooredoo和Telenor都有较为成熟的跨国运营经验,从一季度的ARPU和收入情况看,两家公司在缅甸的运营情况良好。 表格 1 2016Q1各移动运营商部分运营数据 数据来源:OVUM 除上述三家企业外,2015年底缅甸交通与通信部通过招标选择了11家私营企业组成的Myanmar National Holding Public Ltd作为缅甸的第四家电信运营商。新公司待找到一家合适的外国公司合作后,即可展开营业。 2.3 固定电话 A. 市场规模 相比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缅甸的固定电话业务当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MPT公布的截止2012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固话线路总数为60.45万条。而OVUM估计,2016年一季度缅甸的固话线路达到65.2万条,渗透率仅约1.2%。总的来说,缅甸固话市场规模小,发展缓慢。 B. 技术水平 缅甸的固定电话网络主要为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络)。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及固定网络部署方面的困难,这一领域仍由缅甸政府掌控。除此之外,缅甸还有少量基于固定宽带的VoIP用户。 C. 运营商和竞争格局 MPT是缅甸国内PSTN固话网络的垄断运营商。主要运营宽带业务的国有公司Yatanarpon Teleport (YTP)也提供少量的VoIP服务。总体看,两者在固话领域的竞争不大。 2.4 固定宽带 A. 市场规模 目前缅甸固定宽带用户的具体数据有较大差异。OVUM估计,2016年一季度,缅甸的固定宽带用户数量仅为1.57万,同比增长近60%;而国际电信联盟2014年引用的官方数据已达到14.36万。但不管怎样,缅甸固定宽带市场规模小,且主要集中在仰光等大城市是不争的事实。可以预测,由于缅固定宽带价格居高不下,在移动宽带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短期内难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B. 技术水平 当前,缅甸使用的固定宽带技术较为繁杂,包括xDSL、WiMAX、卫星直连宽带和FTTx光纤宽带。其中,xDSL由于技术上的便利性而占有最大的份额,达到51.5%。但无论哪种技术,在缅甸的用户数量都没有达到一万以上。 从长期看,推动该国固定宽带网络部署和市场扩张还需要缅甸政府的支持。但从缅甸政府近期的行动来看,该国尚无诸如建设光纤骨干网的计划,继续扩展移动通信网络应该处于更优先的位置上。 C. 运营商和竞争格局 缅甸的固定宽带运营商较多,除了缅甸邮政与通信公司(MPT)外,还有YTP、RedLink、SkyNet三家公司。其中,YTP的宽带业务规模较大,与市场份额与MPT相近;RedLink主要租用YTP的网络展开业务;而SkyNet主要运营卫星宽带。 表格 2 缅甸主要固定宽带运营商市场用户情况一览
2.5 政策环境 2015年大选、民盟政府上台之后,缅甸政府进行了改组。目前,缅甸电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是缅甸交通与通信部(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由原来的“缅甸通信与信息技术部”及交通部合并而成,但暂时仍用之前的简称MCIT。该部负责制定缅甸的电信行业政策、实施市场监督,包括运营商招标、频谱分配、制定发展规划等。 A. 竞争政策 根据2013年通过的新《电信法》,缅甸允许本国及外国的个人、部门或机构在缅甸提供电信服务,但规定必须要向缅甸通讯与信息技术部(MCIT)的邮政电信部门(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PTD)申请许可证。PTD负责审核各项申请,并向MCIT进行推荐;若为外国申请者,还需取得缅甸联邦政府的批准。从实践上看,移动领域的竞争政策落实较好,除MPT外已有三家运营商获得了电信许可。但在固定电话和宽带领域,政府态度仍然非常谨慎。 B. 频谱分配 新《电信法》规定,允许个人、企业或组织使用频谱,并由缅甸电信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频谱的管理和监督。缅甸频谱分配参照政府颁布的《国家频段分配计划》(National Frequency Allocation Plan)执行,拥有相关业务牌照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向通信部申请,通过审批后可以获得频段的使用权,但须承担一定的费用。交通和通信部将向获得频谱的企业和个人办法得单独的频谱证书。 C. 产业政策 虽然缅甸政府将电信行业视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行业,但尚未发现其提出的明确的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整体上看,受自身资金、技术匮乏的限制,2013年实施市场化改革之后,缅甸电信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国投资和市场自身的动力。 D. 外资政策 2012年11月,缅甸通过了新的《外国投资法》,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对外资进入缅甸市场的限制。在电信行业,政府已经为Ooredoo和Telenor两家外资企业颁布了15年的移动通信运营牌照。市场预计,未来可能有新的跨国企业被引入缅甸市场。 2.6 盈利水平 目前,缅甸移动通信市场的盈利水平可根据oredoo和Telenor两家外国公司的情况推测。OVUM估计,自2014年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缅甸移动通信的ARPU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2014年底的6.73美元下降到2016年一季度的4.54美元。 2.7 中国企业在缅情况 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但在电信领域,虽然中国企业有着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因前期缅甸市场的封闭,只有少量中企参与缅甸通信设施建设的信息。缅甸放开市场垄断后,预计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将有机会获得更多项目。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2年以来,中国对缅出口的基站、通信设备等产品整体增长较快,2015年的通信相关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3亿美元。当然,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中企也将面临西方企业的更大竞争。 本文作者:中国信保资信评估中心 柴雪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