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谢信丨爱小六,没毛病

 【点石成金】 2016-09-07
本期关键词:
温柔,感动,收获


我们毕业啦





毕业总结



   部分总结节选:
@蔡诗雅在六朝做了一个学期的志愿者,最能感受到到的是这里的温柔,在这遇到过一对主动让我讲解,并且听得特别专注的中年夫妇,遇到过一群活泼可爱,问题一大堆的小朋友,还遇到过旅游恰逢雨天但依然乐观的老太太。每次给游客讲解完全部内容,他们的一句谢谢就让人觉得特别开心。

@靳雪莹:回想我当时参加活动的初衷是了解这座城。南京,给人以闲适、宽容,无浓郁的政治气息,却独具一种洒脱自由的气质,居于其中人也变得淡然。在六朝博物馆,我找到了答案。尽管六朝的遗存少之又少,但其风骨却代代相传,魏晋风度,淡泊名利,街头巷尾的一句“多大事儿”,大俗之中尽显不拘一格的情怀。惊喜的是,除了完成了最初的心愿,我还额外有了很多收获,比如一些游客在我结束讲解后,还和我成为了微信上的朋友,还有不经意间也宣传了我们的学校—尽管不是文物专业,却对这样一项志愿服务投入了这么大的热情。

@赵俏:在这里,我最大的收获是自信,曾经是面对着好多页的讲解词,连第一页都背不下来,看到人就紧张到说不出话,但是一次次地锻炼,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能够清楚明晰讲解的人啊。
       还有的收获就是交流与不断的心态调整。你就在那里,游客也在那里,上不上去给她们讲是你的选择,给谁讲也是你的选择。你需要一次次鼓起勇气去面对才能得到一次次地锻炼机会。
       还有关于知识的收获。最开心的收获应该是朋友。

@付家琪:在六朝博物馆的这一年,我读完了南北朝通史,懂得如何区分瓷器和陶器,明白了文物保护工作的现实性和重要性。这一年,我知道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魏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生僻通假古今异体繁简字。这一年,我趁着游客在二楼曲水流觞区域休息的时候,把挂在那儿的《兰亭集序》背了下来。

小编收到的总结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在此只能节选部分。小六唯一能说的就是感谢大家这一年多的付出。谢谢~




新生入馆






还记得今年3月的志愿者招募吗?小六家的志愿者上岗遇到了大考验——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这一天,博物馆都是人潮攒动。我们的新生可是迎难而上,引导工作棒棒哒~


新生工作ing



进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新的一批志愿者已经融入了小六大家庭,有的已经开始英语全程讲解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认真工作的模样吧。


爱翻牌子的小编,发现我们的志愿者已经开始收获粉丝喽~



对了,还有我们家的小六,也是志愿者哦~

认真工作的模样,连小编都要送上大写的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