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瑶医—拔罐疗法

 寿疆孙女 2012-10-31
瑶医—拔罐疗法
时间:2012-04-25  来源:国公网  作者:本网采编

[导读]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于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上,并产生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治疗的范围广。火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铜罐、玻璃罐和牛角罐等。民间以竹罐最为常用。

瑶药拔火罐.jpg

 

拔火罐是瑶医的传统疗法。

 

瑶族网消息 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于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上,并产生温热刺激的一种疗法,治疗的范围广。火罐的种类有竹罐、陶罐、铜罐、玻璃罐和牛角罐等。民间以竹罐最为常用。

 

竹罐的制法:选内空直径4-7cm的老竹子,锯成10-llcm长的竹筒,一端留节作底,一端作口。削去青皮,将罐口修成厚约2mm左右,打磨光滑,并用姜水煮过,晾干备用。

 

拔罐方法:根据病情确定拔罐部位,然后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罐口涂上特制的药液。将纸片烧燃,待火稍大后投入罐内,即迅速从侧面横扣在应拨罐的部位上,即可吸住。一般经5-10分钟,即可将罐取下。取罐时,一手按压罐口边的皮肤,一手按住罐子,稍向一边倾斜,使罐口进入空气,火罐自然落下。

 

适应症及取穴如下。(1)感冒:肺俞、风门、印堂、大椎、合谷;(2)头痛:印堂、太阳、大椎;(3)支气管炎:身柱、肺俞;(4)咳嗽:肺俞、云门;(5)哮喘:天宗、肺俞、膻中;(6)胃病: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7)呕吐腹泻:神阙、天枢、气海、关元交脾俞;(8)痢疾:腹痛、天枢、中板、中脘、关元、气海;(9)胁痛:阿是穴;(10)腰痛:肾俞腰俞、腰阳关、次肩髎及阿是穴;(11)肩背痛:大椎、身柱、大杼、肺俞及阿是穴;(12)腰腿痛:肾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绝骨及阿是穴;(13)腿难屈伸:环跳、委中、肾俞、足三里;(14)手不能举:大杼、肩髃、曲池;(15)上肢痛: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腰俞及阿是穴;(16)下肢痛:环跳、足三里、绝骨及阿是穴;(17)腰背痛:大椎、环跳、肾俞、命门,委中及阿是穴;(18)坐骨神经痛:环跳、委中加臀部及腰部压痛点;(19)上肢麻木、萎缩:腕背及肘外侧;(20)痛经:气海、中极、关元、天枢、肾俞;(21)白带:关元、气海、三明交;(22)产后腹痛:关元、足三星、血海;(23)外伤性腰痛:肾俞、环跳、委中及阿是穴;(24)荨麻疹:曲池、足三里、血海、三明交、合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