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启源》之当归拈痛汤

 巾帼 2016-09-07

《医学启源》论当归拈痛汤:〔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故以为〔君〕。水性润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苦甘温,和中除湿;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腠理〔之湿〕,故以为臣。〔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制〔药〕,以为因用。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甘温平,泽泻咸平,淡以渗之,又能导其留饮,故以为佐。气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湿〕气得〔以〕宣通〔矣〕。羌活(半两)防风(三钱,二味为〔君〕) 升麻(一钱) 葛根(二钱) 白术(一钱)苍术(三钱) 当归〔身〕(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五钱)苦参(酒浸二钱) 黄芩(一钱炒)知母(三钱酒洗) 茵陈(五钱酒炒)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盏半,先以水拌湿,候少时,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待少时,美膳压之。当归拈痛汤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属湿邪偏重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为辨证要点。本方配伍特点为发散风湿与利湿清热相配,表里同治,苦燥渗利佐以补气养血,邪正兼顾。本方我常常用于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肾病、各种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属脾胃虚弱、湿热并重之疾。近期我们通过对痛风和尿酸性肾病部分病例研究,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元素《医学启源》记载的当归拈痛汤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很好的治疗方剂,中医辨识属于湿热内蕴、重于湿之侯均可以加减应用,若出现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血肌酐升高常常加生黄芪、三七、僵蚕,常常取得意外疗效,临证可试。例如河北一女性局灶增生IgA肾病合并新月体患者,经过一个月治疗蛋白尿为1.73降低到0.53(一个月),再经过一个月治疗,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0.32克,血肌酐稳定下降,临床效果不错,本患者紧扣脾肾气虚、湿热毒瘀互结之候核心病机,以补益脾肾之气、清利湿热为主要治法,获得良好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