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夜听琴《秋塞吟》

 老灰狼的图书馆 2016-09-07

温馨提示

2、音乐时长共10分32秒,共1曲。请务必用上你的设备(耳机或音箱),去聆听细节!


刚刚又经历了一场如注暴雨的洗礼,雨后的广州,能清晰感受到萧瑟秋意!很自然就有了对人生整体关照的情绪与体验。此时的古琴响起,令人唏嘘!先听吧:



古琴是最中国的乐器之一,他是君子之风,最能表达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与人文情怀。琴音有力却是有度,情感有放却是有节。悲壮而不颓废,极致而不极端。大量搓揉拈抹的留白,涩涩琴音,却是情感最细腻动人,这是西方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的地方。在琴音中,我们不经意地开始沉思、整理、放松或者凝神当下,调息养静。


或许您听了万千乐音,但可能就在某曲古琴惊心动魄的一声弹拨中,醍醐灌顶,脑洞大开,当下即悟。那种感悟的深度与力度,往往是其它乐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古琴,从来就不会停留在娱乐器具的层面,而是一种灵性的存在,他是能与主人精神共鸣,纵贯古今,与天地精神共往来的法器。




我常常感叹:那简简单单的七根弦,为何能表达那么深沉复杂的情感。而且独成曲调,无需伴奏,就能上达天际,下化万民。雅音传播,绵绵千年。


这首《秋塞吟》初见于明《太音补遗》(1556)又名《搔首问天》、《水仙操》,原为金陵派曲目,后收入广陵派,《五知齐琴谱》解题云:“妃恨不见遇,作怨思之歌,谓之昭君怨,一名秋塞吟,……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妃亦然。曲中忧愁悲怨。听之增人牢骚不平之气。”其后记云:“塞外凉快……调入丝桐,声声传出一种抑制忧愁、去离乡之苦;而柔媚幽婉,又确似艳质情肠。”曲风典丽,缜密。


第一段,泛音由高音区移向中音区,并转入低音散音、自由跌宕的旋律,音区大幅度的音变化,给人以孤高旷达之感。此后,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音调起而又伏。


第三段反复吟叹,犹如“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梅庵琴谱·搔首问天·后记》)。


第四、五、六段中,旋律多次冲向高音区,表达了“或仰天长号,或俯首深思”的情绪。第七、八、九段连续快弹,一气呵成,有“悲愤欲绝之势”。全曲以无可奈何抑郁之情而终结。


琴师郑珉中,1923年生于北京。先后师承王杳东,李大痴,后随管平湖习琴六年,为管派传人。曾就职北京故宫博物院,历任金石、书画、明清工艺专业组组长,研究馆员。



郑珉中所藏的'巨壑秋'


古琴:巨壑秋,宋代古琴,是郑珉中先生家传,今天,已是稀世珍品。


制作技术:德国高品质HD-Mastering CD。


最后读首词吧!

渔家傲·秋思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