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辩别黄花菜

 阿生记图书馆 2016-09-08
黃花菜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健康菜。但有不少人分不太清楚黃花菜和萱草的區別,網上也有不少關於兩者的混淆資訊。黃花菜和萱草雖然都是天門冬目萱草科萱草屬(按舊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兩者都被劃為百合目百合科萱草屬),但兩者是不同物種。網上有介紹說萱草花是可以吃的美食,頗有誤導之處。

黃花菜(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其他英文名citron daylily和long yellow daylily),又名金針菜、金針花、真筋菜,檸檬萱草。黃花菜的花經過蒸、曬,加工成乾菜,即商店裡賣的金針菜或黃花菜。新鮮的黃花菜含有毒性物質秋水仙鹼,不可以直接食用,因秋水仙鹼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很大毒性的「二秋水仙鹼」。據網上信息,0.1至0.2毫克秋水仙鹼,相當於一到二兩新鮮黃花菜,就會使人中毒,出現咽乾、口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血便、血尿或尿閉等。如果一次食入20毫克的秋水仙鹼可致人死亡。加工過程中去掉秋水仙鹼才變成可以安全食用的黃花菜。

萱草(Hemerocallis fulva、Orange Daylily)別名眾多,有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忘憂草的名字來歷與古代傳說有關,並不是說吃了就忘記憂愁。萱草作為觀賞植物被廣泛種植於園林,街邊,和庭院。萱草有很多品種,據網路知識分享社區360doc的資料,美國一些植物園、園藝愛好者收集中、日等國所產萱草屬植物,進行雜交育種,現品種已達萬種以上。萱草含有更大量的「秋水仙鹼」,萱草花中的秋水仙鹼在一些工序處理後,其含量雖會變少,但很難處理乾淨。即便留存量不夠大,吃後沒有明顯中毒現象,也損害身體健康。

為避免誤食萱草花,應學會區分兩者。首先看顏色,萱草花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或一花多色;而黃花菜顧名思義是黃色的,純黃無雜色。萱草也有黃色的,比如大花萱草,也叫大苞萱草或金娃娃,但是萱草黃花都比較鮮艷,是鮮黃,橘黃和橙黃等;黃花菜花是淺黃色或淡黃色。其次看花瓣形狀,萱草花瓣寬大外翻;黃花菜花瓣細長,花邊內卷。再是看花瓣質地,萱草花瓣一般在花瓣中部會有些絲紋,在花瓣靠邊部分會有凸起不平;黃花菜花瓣非常光滑平整。接下來聞一下花的味道,萱草花一般無味;黃花菜花有芳香。另外看花莖高度,萱草花莖長30至90公分;現在人工種植的黃花菜花莖一般較高,在一米以上,可以到達一米半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