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玉概论之不断进步的琢玉技艺

 laobing2008 2016-09-08

玉雕五子同乐摆件 清 代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分页面内容


如意爵杯 清 代


玉器制作技艺有开片、立雕、凸雕(又称浮雕)、镂雕(又称透雕)、套环、钻孔、立体器皿制作和刻花、刻铭文等。就具体一项技法而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均有始创、发展与演变过程。

从最早的玉器看,它一出现就有了开料、钻孔和磨光的技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已开始出现立雕、镂雕、琢刻阴线纹和剔地阳纹,但大多玉器是片状和圆、扁物。商代开始有立体的实用器皿制作,并有刻琢铭文的器物出现。商代开始,在镂雕基础上又产生发展了活环套练的技法,其中如湖北发现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两件玉器尤为精美。汉代开始出现把多件玉器片拼缀成一件大器,著名的金缕玉衣即为其例。宋代开始,在镂雕基础上又开创了多层和立体镂雕的技法,元代能造重达数千斤的大型玉雕,今团城玉瓮即为一例。至清中期,大至中期,大至万斤重的玉山,小至玲珑剔透的玩佩均能制作。中国琢玉技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全面发展,达到中国玉器制作史上的最高峰。

玉香囊 清 代


玉器制作技术上常有所谓“巧作”一词。这里有两种意思,一是“因材或因料施艺”,即看材料之大小,形状之不同,巧妙地设计出一件和两件以上器物,达到既不浪费原材料,又能使各种器物恰到好处和惟妙惟肖;另一种是“因色设物”,即用玉料本身的杂色,包括它们的瑕疵,设计出一件色形俱美之物。这些巧作之器常被称为“巧夺天工”之作。

因材料施艺之法,在新石器时代已见,如红山文化出现的玉兽,其形制大小不等,大多就是随玉石大小形状设计的。巧色,又称俏色,可据其色泽的不同,设计出妙趣横生的器物。从出土物看,最晚在殷商时已开始。如商墓出土的玉鳖,利用玉之黑色琢为背,白色琢为腹,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巧作玉器历代不断,不少著述皆有述及。

明高濂《燕闲清赏笺》:“六寸高宣帝玉像,取黑处一片为发,且自额起而至身,衣纯白无一点杂色。”

“子母猫,长九寸,白玉为母、身负六子,有黄黑如玳瑁者,有纯黑者,有黑白杂者,有黄者,因玉玷污,取为形体,板附眠抱,诸态妙用,种种佳绝。”

“黑玉大块,全身地子,灵芝俱黑,而双螭腾云卷水皆白玉。”

“尺高张仙,其玉绺处,布为衣褶如画。”

谢坤《金玉硝碎》载:“牧童骑牛,牛纯青,童纯白,草笠微黄。”

“二茡荠,玉色黝黑,旁贴落花生一枚,苍黄色,其皮肖极。”

“玉兰花一枚,白色玉,花蒂焦黄,如生花。花瓣上歇一黑牵牛,黑色固然,而头有节,翅有白斑,纹理不乱,可谓奇而奇矣。”

另在各地传世遗存玉器中,亦见有巧色绝品,如今北京市北海团城“渎山大玉海”,黑色玉有白斑,外表高低不平,制作者利用黑斑琢为黑兽的鳞甲,白斑饰作浪花水泡,低处磨为海水漩涡,高处或作凸起的兽身龙躯,或作海浪高峰,把这件大型玉雕巧妙地磨琢得神奇绝妙。

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重达数千斤的“秋山行旅图玉山”,系清乾隆时期作品。玉料为山产,石性较强,通体满布绺纹,制作者精妙地利用夹在玉块中的黄色石性琢为秋天山林景色,绺纹饰为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把一件品质较次的玉料,琢制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上述诸例,足以说明玉器的巧作在琢玉中的重要地位,对今天玉器的制作,无疑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玉器研究会2005年成立于北京,是从事古玉文化研究的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研究性、全国性的非营利社团组织,现已在全国建立省级分会十余家,会员数千人,是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研究会旨在团结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收藏家、专家学者开展古玉器收藏和玉文化研究的工作,普及古玉文化知识,宣传推广古玉文化的研究成果,实现理论研究和鉴赏实践的互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会致力于从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角度来研究和拓展古玉文化的核心价值,建立和完善古玉器社会价值评估体系。本会将定期组织优秀藏品赴国内外巡回展出,向世界展示中国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等学术活动,为会员提供交流平台,提高会员的玉文化理论和古玉器鉴赏水平。并发行团体会刊,帮助会员出版专著。研究会还设有以权威专家领衔的核心鉴定团队,服务社会各方面认证、鉴赏、确价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