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海味儿,是雨后泥土味儿,是西瓜味儿,还是满大街烧烤味儿。 你知道吗?吃烧烤刹不住车的因,在老早老早前就种下了。(没有wifi的同学直接移步下方观看文字版。) 能熟练用火之前,老祖宗能做到不饿死就不错了,别提什么营养,所以不强壮也不聪明。掌握火系技能后,原来的生肉变得好嚼好消化,精力和资源完全可以转移到更重要的事儿上——比如思考。 消化系统压力小了,本来给肠道的能耗配额转手就给了大脑。火还能杀死生肉里的细菌和寄生虫,所以烧烤越吃越聪明、越吃越健康,不爱吃烧烤的逆流只能被淘汰了。 不说大脑发育这些虚的,关键是烤肉好吃啊。 对大部分人来说,生肉没啥香味,但放火上一烤就能飘香八条街。肉里的氨基酸、油脂和糖类在高温下生成还原酮、酯、醛和杂环化合物等挥发物,有的是黄油味的,有的闻起来像坚果,有的闻着像酒,有的味道像香蕉,组合搭配在一起,统称就是“馋人的肉香”。 烤不但生香增味,还能让颜色更好。 学者们一直在研究一种神秘的“美拉德反应”。原理就是还原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棕色物质。用大家都懂的话说就是,金色的烤面包、红亮亮的烧肘子、油汪汪的羊肉串。 只要是“烤”,就总有一种异域风情,像巴西烤肉、新疆羊肉串、美国BBQ之类,而汉族更愿意用蒸的煮的炒的。 这都是因为老祖宗们一度矫情又抠门。 烤肉最开始还是高逼格食物,《礼记》里说吃烤肉的都是文明人,汉高祖刘邦喝酒时也喜欢整点小烧烤,《齐民要术》里专门有一章讲烤肉。 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日子,老祖宗们觉得烧烤不用锅碗瓢盆太粗鲁,开始偏向煮和蒸,这些烹调方法不仅步骤繁杂不明觉厉,还更省燃料,君不见妖精们抓着唐僧都往蒸笼押。 现如今大脑发育和节省燃料都不再是用餐时该考虑的事儿,所以骨子里对烧烤的偏爱就如洪荒奔涌,只有肉类烤焦时产生的致癌物能让我们少撸两串儿。 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按正常食量,致癌物基本不会超标,还不如多操心一下露天烧烤导致的空气污染呢。当然,烧烤虽然好吃,也绝对称不上健康食品。但是,基因决定了我们就是爱吃烧烤,你说咋办? 往期视频更好看↓ ▼协和医生告诉你,什么样的痣能要人命丨视知医学说 ▼为什么中国的车越卖越大?钱多人傻?丨视知汽车 视知,知识看得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