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必须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原则。就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样,疼痛只是其外在表象,求本即要找到引起疼痛的根源,缓解疼痛为最终目的。多数医者认为其病机是瘀阻经络、经脉失养,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法来治疗本病。 然而事实上,单纯的活血化瘀只能暂时的缓解疼痛,要针对瘀阻的原因制定治则才能根除疼痛。属于湿热与血相搏结、蕴于皮肤者,疼痛往往来势急骤,痛如火燎,全身现象明显,在治疗时需要配伍清热利湿药。若在疾病初期,邪毒损伤人体正气,正气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又用苦寒药物耗伤阴液,导致气阴两伤,气阴不足则筋脉失去濡养、不荣则痛,尤其是在疾病后期或者年老体虚患者,尤为明显,神经痛可持续长达数年,年龄越大痛感越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知标本者,万事万举,不知标本者是为妄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是为标,正气不足是为本。相关专家提出“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还在其书中写到:“外科者,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名之。然而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其如视诸掌乎……”“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中医外科之治病求本,首先要认清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无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要寻其本质,将四诊所得的材料信息,找到病因,再加以辩证施治。例如血热症,治疗时一般采用清热凉血法,但若患者病程日久,且伴有皮疹焮热、面红潮热、口干、五心烦热时,要考虑热证日久伤阴,酌情配伍知母、熟地等滋阴药。 五味清疹酊膏是在传统方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疗创系列方药,萃取天然药物精华,反复验证,一款独具特色的疱疹外治专用药沉着面世,其中包含五味清疹膏和五味清疹酊。因其主要成分为麝香、三七、乌梢蛇、牛黄和金银花等中药材而得名“五味清疹酊(膏)”。 此方法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经络,通过皮肤透入,产生信息,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激发经络之气,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感应传导传递到相应的脏腑,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节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脏腑进行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机能,平衡人体阴阳,进而使人体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使机体恢复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从外治内,治愈疾病的作用。从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疱疹自行消失,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
|
来自: 昵称3371216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