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草廰&国医课堂】胃痛百般发难,国医大师一方制宜!

 瀞舒凝兰 2016-09-08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靠它提供营养物质。一旦胃部出现病变,患者常常会出现面黄肌瘦、五脏不安、反复胃痛等病状。而生活节奏快、繁忙的现代人更容易因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患上胃病,面对胃痛的反复发作、疼痛难忍怎么办?来看看国医大师行医几十载总结出来的药方!


裘沛然


         生于191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学家。擅长中医内科疑难病证的治疗,以及经络、针灸、养生、方剂、药物等研究。在医学界、文学界享有盛誉。



药  方



         【名称】附子泻心汤


         【组成】百草廰材料: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用法】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现代用法:附子另煎取汁,余药沸水浸泡绞汁去渣,兑入附子汁)。


案   例



          王某,男,46岁,工人。1994年4月23日诊。患者胃痛6年,1990年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天前用力过度后胃痛发作,泛酸,恶心,呕吐,心烦,口渴,畏寒,汗自出,大便色黑如柏油,每日2~3 次,BP105/75mmHg。大便潜血试验(++++)。舌淡红、苔黄,脉沉细。此乃胃中蕴热,过劳诱发,胃络受损,阳气虚衰。治拟苦寒清胃,辛热扶阳。以附子泻心汤加味治疗。



百草廰材料:

         大黄6g     黄连6g    黄芩10g   制附子10g,先煎    白及3g     参三七粉3g,另冲      浙贝母10g      乌贼骨15g


         3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服药后胃痛减轻,大便潜血试验(十十)。继服3剂,胃痛已蠲,大便潜血试验(一)。


按   语


        在运用一般寒、热、攻补药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反击逆从法往往能收到意外之效。例如在治疗热盛火炎病症的大剂寒凉方剂中加入一些温通之品,在治疗寒盛阳微病症的温热重剂中加入少量苦寒之药,在治疗气血阴阳虚衰病症的补益方剂中略加消导药物,在治疗寒热气血壅实病症的攻泻方剂中加入适当补益之品等,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它与反佐法的不同点在于:一是不局限于寒热药的使用范围;二是不局限于疾病出现假象的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疑难病症。


关注百草廰公众账号后可以查询中药及疾病

中药:桂圆.枸杞.玫瑰花.黄芪.石斛.百合.山药.西洋参.三七粉.三七.红参.当归.枣.茱萸.枸杞.党参.虫草花.花茶.丹参.鲜人参.藏红花.龙眼肉.鹿茸.冬虫夏草.鱼腥草.橘皮 陈皮.天麻.白芷.薏苡仁.菊花.金银花.夏枯草.茯苓.山楂.燕窝.红参.马齿苋.金线莲.罗汉果.金钱草.薄荷.玉竹.新鲜虫草.白芍.玉颜茶.黑枸杞.玛咖.肉桂.杭白菊.莲子.茴香.丁香.核桃.橘红.麦冬.五指毛桃.山茱萸.花旗参.何首乌.艾叶.地骨皮.桔梗.花椒. 杜仲. 伸筋草.灵芝. 三七花. 柴胡. 肉苁蓉. 柠檬. 黄精. 射干. 平贝母. 栀子. 苦杏仁. 甘草. 酸枣仁. 板蓝根


疾病:手脚冰凉.白发.感冒咳嗽.睡眠.补肾.经期.失眠.抗衰老.去肝火.失眠多梦.体质调养.壮阳.养肝.感冒.降压.心慌.安心.贫血.咳嗽.胃粘膜.防辐射.腰疼、颈椎病.跌打损伤.脾胃虚弱.暖宫/滋补.降肝火.鼻炎.排毒.养血/活血.减肥.祛痰.去火/下火.气血双补.解毒.补脾.过敏.痛经.腰痛.青春痘/祛痘.补气血.中风.颈椎病.降脂.过敏性鼻炎.养胃.急性阑尾炎.抗衰.妇科病.幼儿虫.养肾.肠燥/便秘.补肾活血.痛风.脱发、掉发者.口渴/便秘.皮肤病.胆结石.养脾胃.益气健脾.祛湿.冠心病.萎缩性胃炎.肾石病.清脑通络汤/中风.腹泻.慢性乙肝.急腹症.哮喘.流行感冒.调理脾胃.补肾壮阳.糖尿病.贫血/低压



【国医课堂】

       国医大师是国家之宝,是医药界之王。

       百草廰国药养生馆为大众解忧患,传承中华传统医学、医道,从而推出“国医课堂”栏目,提供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方、中医药预防疾病和养生科普知识,分享名医名家、中医治未病、食疗保健、运动健身、心理调适等信息。传播文化,引领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