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写得越多成绩越好?太天真了

 tnj660630 2016-09-08

一封家长来信
尹老师,你好:

我儿子学校昨天发生了一件极其悲痛的事,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因为晚上写作业磨蹭,被家长训了几句,居然推开窗户从二十楼跳了下去。听说他的家长痛苦得要疯了,今天下午去学校找校长和老师了,学校通知明天上午全校停半天课。
 
以前只是从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没想到就真的发生在眼前,我十分震惊,这一晚上都在微微颤抖,很害怕。我的孩子才上二年级,可是也已经天天为作业的事纠结痛苦了。每天各科老师都说“我只留很少一点作业”,但加起来就很多,占用孩子不少时间。再加上儿子写作业慢,实际是磨蹭,每天到完成作业,就该睡觉了,阅读和玩游戏不是我不想让他做,是经常没有时间。
 
我以前对他管得挺严的,自从看了你的书后,对他的作业问题有所放松,甚至也学你的样子帮他写过几次作业。但我孩子没有像你女儿那样自觉,反而表现出越来越依赖我,大部分都自己不想写,那天因为磨蹭着不写作业被我说了几句,他居然赌气地说等他上中学后就要离家出走,就不用写作业了。我不知以后该怎么办,他的作业肯定是越来越多,不管不行,管又不敢管。他现在就敢这样说,以后真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呢!
 
其实我不要他将来考什么名牌大学,挣多少钱,只要他平安健康,做个平凡人就好。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孩子好好谈谈,对他进行生命教育。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脆弱,经受不住一点点打击,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出事。但生命教育到底如何做,怎么才能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呢?请您教教我怎么说,怎么跟孩子谈心。
 
非常感谢您,急盼回信!

尹建莉老师回信
你好:
 
有人说,人生的不幸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童年本应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近年来,因为作业导致儿童自杀的事情发生过多起了,人们只是习惯到当事人身上问责,或归因到“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少有人想到繁重的作业现在已成为儿童安全的隐患。
 
害怕死是人的本能,“珍惜生命”其实不需要去教育。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苦到极限、害怕到极限、绝望到极限,他是不会去自杀的,孩子更是这样。孩子并非不知道死了就活不过来,他们自杀的动机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当活着比死了更痛苦,他会选择去死,以寻求解脱。
 
现在,学校和家庭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把作业塞进孩子的每一个时间段里。成人早上八点才上班,孩子六点就得起床;成人下班后可以休息,孩子不能;成人有双休日,孩子没有;成人有小长假、带薪年假,孩子从来没有——他们的寒暑假面临的是更多的学习内容。当整个人类社会都在追求舒适和闲暇,成人的假期越来越多时,我们的孩子,自由的时间却被剥夺得越来越少。最需要轻松玩耍的孩子们,“写作业”从不打烊,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成年人恨不得把孩子三百六十五天都塞满,甚至恨不得把学生的二十四小时也塞满,有的学校居然变态到在中午给学生布置“午间作业”!现在最令人恐怖的是,“作业”已开始渗透进幼儿园。
 
孩子们因作业每天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家长在对孩子的作业管理中生气,教师在繁重的作业批改中劳累……“作业之痛”已成为一种社会之痛,尤其是孩子们的最痛。一个孩子,在功课方面没有兴趣,在成绩上没有光彩,原本已经很痛苦,如果外界再不断施压,有的孩子真的就可能在某一天再也无法忍受了。不是孩子脆弱得承受不起一次作业或一次批评,他只是被逼到了边缘,就像最后一根把骆驼压死的稻草一样。
 
你和孩子之所以为作业纠结,源于你内心还有浓厚的“作业崇拜”情结。你只有解开这个结,才能理解我对女儿学习管理的真谛,才能真正把我的方法用到你孩子身上,见到效果。
 
“作业崇拜”的形成,一方面是成人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是思维惯性。在我们的概念中,但凡“上学”必有“作业”,多年的习惯使我们从不质疑作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像从不怀疑一条裤子有两条裤管一样。尽管许多教师和家长自己在儿时也并不喜欢写作业,成年后,却有根深蒂固的“作业崇拜”情结,这种情结一代代传递,使每一茬讨厌写作业的孩子到自己当了父母,又去逼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恶性教育链条连绵不绝。
 
多写作业就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以为可以熟能生巧,这不过是一种简单思维下的推断,表面上合乎逻辑,实际往往不成立。物极必反,太多的作业会造成孩子的压力和厌烦,作用恰恰是反教育的。不理解“休息”的意义,其实也没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游戏、生活和阅读都是儿童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业”如果对这些形成挤占,其实就是对儿童学习机会的剥夺。即使单纯学习课本知识,也必须要有休息和娱乐,休息和娱乐不是浪费时间,是为了下一步学习积蓄更多的能量。
 
把学习和写作业当成一回事,把多写作业和获得好成绩联系起来,这都是非常片面的认识。一种学习活动如果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而是令他们厌恶的话,它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及智力发育都是有害的。那些重复的、毫无意义的作业最容易消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浪费时间而无所用心,这样只能培养出懒汉。”以为繁重的作业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更习惯学习这件事,实在是个误解。
 
教育家杜威早已反对那种用死板的课本来剥夺儿童玩耍权的做法,他认为:“人类天性没有比恢复精力更迫切的要求。有人认为休闲的需求是可以抑制的,这是绝对错误的。”他还说,“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儿童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心灵永久的影响。”
 
我国几十年不变的“家庭作业”模式甚至让人丧失了最基本的思考力,“作业崇拜”已植入我们的“教育基因”中,根植于成人意识中。我曾提倡过“取消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有的家长看我这样提议,很迷惑地问:取消了家庭作业,那孩子回家干什么呢?
 
“取消家庭作业”这个理念现在太前卫,很少有人理解接纳,学校更不可能实施。只能从家庭这个小单元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倒不是说天天去对抗学校,而是一方面积极影响学校,要求学校给孩子松绑;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对这件事彻底放下。当你真正看透作业是个什么东西后,你就不会再和孩子纠结。我在书中写的帮女儿写作业,就是因为我悟透了作业的本质,也懂得体贴儿童。
 
每个成年人都从童年走过,请回头想一想,真诚地回答:中小学时期,尤其是小学时期,天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寒暑假作业对我们的学习真有必要吗?它让我们的学习状态更好更稳定,还是仅仅给年幼的我们添了一些麻烦和负担?
 
教育可以兴国,可现在作业正在拖垮一代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一个孩子为作业痛苦时,一个小宇宙就在忧伤战栗。
 
好好爱孩子,只要家庭生活正常,不给孩子额外的作业压力,孩子也没那么脆弱。他能感觉到父母的爱,他就会珍惜生命,也会珍惜家庭的温暖。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尹建莉 / 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母语教育改革和儿童阅读测评怎样建立起一种真正互相促进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关乎着儿童能否真正从母语教育中获得有意义的成长。作为母语教育改革和儿童阅读的积极推动者,亲近母语研究院多年来不断探索更加有效、更加适合中国儿童的阅读素养测评方式,以此指引母语教育的改革。

2016年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将围绕“儿童阅读素养测评和语文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主题,集结美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十余位顶尖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讨。

为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母语学习的真实状况,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亲近母语研究院于今年初发起了“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调查”。目前,已经收集到4163份调查问卷,1653份学生作业,以及来自17个省份共174份小学语文试卷,现已进入紧张的统计与分析阶段。在调查与分析阶段,如果以一批设计精心,品质优秀,兼顾儿童性、科学性、趣味性等因素的作业和试卷案例作为参照,无疑将为我们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引。

为此,亲近母语研究院现面向国内外征集小学语文作业和儿童阅读测评优秀案例(点击蓝字了解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