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成引领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澄怀观道 2016-09-08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主要指标,和“十二五”规划相比,调整较大,其中“创新驱动”作为一个指标大项,更是首次被写入规划纲要之中。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向记者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创新驱动是中国发展必然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整个国际大环境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

曹和平:从国际背景来看,我国正处于科学技术爆发的前沿期。除去我们看得见的诸多新科技产品的层出不穷,更多是我们看不见的技术基础设施的规模化、大面积地铺开。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基础设施,爆发式地释放出新兴科技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效应。例如,光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卫星互联网的“三网合一”,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使节省的资源可以投入到技术更高、生产效益更好的领域,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这不是“后工业社会”、“互联网社会”、“数字社会”,而是“智慧经济社会”,这一局面或将在未来7年左右来临,其变化有多大呢?有可能会是1980年代到现在变化的总和,而腾讯、阿里巴巴等只是智慧经济雏形中的冰山一角。

从国家竞争层面来看,德国工业4.0就是让生产过程变得智慧化。作为2017年G20峰会东道国,德国已经对经济发展、工业制造做出了系列的、明确的规定;美国重振制造业,就是用新一代机器人来进行工业生产,用数字化来处理,用3D打印来成形,以更低的成本、更新的技术参与竞争;日本产业复兴计划,致力于让制造业复苏,并使其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培育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深处这样的大环境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待发力。

从国内来看,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种收获的背后是依靠人力资源的充足、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把加工制造和贸易经济发展到了极致。当全球经济衰退时,对制成品需求下降,也就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当前,去产能是一个中长期问题,而去库存则需要在短期内解决,这样企业流动性大幅降低,经营状况变差,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更加谨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投放的支持资金就会存在银行和货币二级市场上,无法有效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此外,物流采购、工业链管理和整合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更需要知识和智力支撑。因此,调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依靠技术、创新来改变经济发展、增长、生产的方式方法。

过去的经济发展驱动力是海外市场有需求、国内有充足廉价劳动力,加上相应的技术设备配套。当世界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国内经济发展也达到新的阶段,这时由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并将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环境出现极大改善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哪些优势与经验?同时,又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与问题?

曹和平:过去30多年,西方国家在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是我们发展的重要参照标准,换句话说,他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以致出现潮涌式的投资,投电脑、投空调、投汽车,国内也就出现了排浪式消费,买电脑、买空调、买汽车。当这些都基本做完了,站在同一个起点时,我们就会发现,学别人不如做自己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基于我国13亿多人口、历史带来的和未来走向的消费需求、生产结构和未来科技所允许的空间等寻找我们的驱动力,这既不是学别人、也不是学过去,而是面向未来,这就只能依靠创新。

具体来说,全国有近2.4万家各级各类的产业园区,都是依托高新技术、配套政策、优先投资、吸引人才政策形成的一个政策洼地和资金洼地,若选其中的2%,即400家产业园区作为我们未来“双创”的聚集区和宿营地,我们就会把过去经济发展累积下来的制度成本变成发展成本,让创新人才在其中发展。现在创客、工坊等已经成为园区孵化器的前端产业,成为大学和经济接触的第一个台阶。这是我们创新驱动实施的优势之一。

长期的潮涌式投资、排浪式消费,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思想观念、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跟风式发展,而且我们从中受益越大,由此产生的依赖也就越大。这种先进技术依赖和海外经济依赖,替代了我们自己的创新功能,现实中表现就是贸易劳动、管理岗位收入远远大于一些智慧科研劳动收入。

不过,与10年前相比,当前创新环境已经出现了极大改善。举个例子,10年前高校毕业生也就三四百万人,现在一年就近800万人,而且保持了很好的就业率,这就是因为国家的创业、创新政策弥补了国有企业不能提供充足岗位的缺陷,也就是创新政策在劳动就业方面实施带来的功效。于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着重提到了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们通过创新能够获得更多、更大成功的时候,骨子里喜欢做研究、含有不断挑战基因的群体,为了获益而不断进行突破的群体,将会脱颖而出并且越来越多。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事业开展有哪些建议?

曹和平:创新在灵光一刹那之间。但我们会发现,创新是一个体系,本身有它内在的序列。虽然我们没抓住其全部,但是也已经具备了深刻的认识。创新首先是要有颠覆性和灵感,突破日常生活的思维惯例,灵光带来创意,然后就是将设计、方案、实施等一系列环节连接起来,形成系统。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前者要出实际成果;后者给创新人员以激励,体系序列不完善,就会影响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基础环节,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要使科技创新序列化、流程化、自动化,持久释放科技活力,提高创新的经济社会效益。“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即激发全社会活力。创新不再仅仅是科研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社会、整个经济的创新,要调动全社会要素参与到创新过程中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就是换思想、换脑袋。要深刻认清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改变参照西方技术的心态,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务实的精神做好创新。其次,要有一个全社会学习的过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鼓舞,特别是面对新的成果,要以更积极、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最后,就是做好“政用产学研”一体化。新世纪以来,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用”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可以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记者 牛冬杰

创新成引领经济发展第一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