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单筒望远镜(折反式) 一、折反射镜 折反射式是为了改良反射镜的一些不便之处而设计的望远镜,常见的有施密特-卡塞格林(施卡)、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马卡)、马克苏托夫-牛顿(马牛)等,本文介绍施卡和马卡。 二、施卡 施卡镜是各类常见光学结构中,同等口径最为短小、最为轻便的望远镜,主镜位于望远镜底部,是球面反射镜,望远镜前端有一块精细研磨的施密特改正镜,光线通过改正镜到达主镜后,反射回改正镜上面固定的副镜,第二次反射到目镜处成像。因此光路相当于折叠了好几次,主镜可以做的很短小。 图:星特朗施卡镜8SE
施卡的主要用途:目视、行星摄影。施卡虽然可以用于深空摄影,但是由于施卡的焦距太长(1000mm以上),不是很适合新手进行深空拍摄。 8寸的施卡就拥有2000mm的长焦距,因此行星观测、星团观测是施卡的拿手好戏。 常见施卡有星特朗C8、C9.25、C11、C14,米德8寸等,这两个牌子差不多。 图:8寸施卡拍摄的木星(老莫作品) 三、马卡 马卡的光学结构与施卡类似,就是将施密特改正镜换成马克苏托夫的弯月形改正镜,但是弯月镜比较厚,因此同口径马卡比施卡重,但由于马卡的副镜比较小,遮挡光路少,因此同口径马卡的锐度比施卡更高。 马卡焦比通常是F12-15,用途为观看小面积星体、行星,尤其行星是马卡的强项。 常见马卡有星特朗127SLT(带GOTO经纬仪)、信达127、150、180、博冠90、150等,马卡口径至少要127才比较好,180马卡的重量很重,需要有相匹配的重型赤道仪。 图:水犹寒使用150口径马卡拍摄的土星 图:博冠150马卡 (只推荐主镜,不推荐原装赤道仪) 四、常见问题 光轴:施卡、马卡都需要矫正光轴,施卡的光轴校准机构在副镜上,副镜上面有三个螺丝,小心调整这三个螺丝,使得星点在目镜端的光斑变成同心圆即可。马卡的调整机构在主镜这一端,方法也类似。 图:施卡的光轴调整螺丝 (副镜盖上三个圆的螺丝) 消光:原装施卡的消光效果比较一般,内壁还是有反光现象,可以购置消光绒,剪成条状,拆开改正镜(上图主镜周围有一圈塑料垫圈,垂直于主镜的螺丝可拧开,务必小心),把主镜内壁、还有中央的圆筒内外贴上消光绒,然后按原位置放回主镜(镜筒上有标记)。 调焦:施卡原装单速调焦,拍摄行星时候不是很方便,可以选择羽毛调焦(美帝产品,比较贵但是好用,施卡用的分内调和外调两种),来实现精细调焦。 图:我的APO、牛反与施卡合影(施卡上装的羽毛调焦) HD施卡和普通版本的区别:HD版本的改进有几个,增加了散热孔,可以让施卡尽快达到热平衡,减少镜筒内气流扰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增加了主镜锁,减少因为内调焦造成的主镜移位而带来的画质下降;增加了平场镜,改善了深空拍摄时候像场边缘的画质。其他并无本质区别。 施卡(行星摄影)适合多少倍数的增倍镜?施卡原生焦比是F10,天气(主要是透明度、视宁度等)一般时,用2X比较合适,天气很好,可以用3X,5X一般不建议用。 施卡看深空,放大倍率太高怎么办? 可以选择PL40mm目镜,或者GSO的50mm目镜,或者选用0.64X的减焦镜(仅用于目视),可以有效增加视场角度。 马卡可以拍摄深空吗? 可以。但是普通马卡的成像圈比较小,拍摄出来周围有暗角,另外马卡焦比大、焦距长,导星会比较困难。 马卡(行星摄影)用多少倍数的增倍镜? 马卡适合2X。 作者:凯撒 编辑:虫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