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桐木关做正山小种红茶

 cz6688 2016-09-08

我们沿着九曲溪往上游的方向行进,沿途溪水清可见底,飞瀑流泉高挂,万木叠翠,怪石嶙峋,山回水转,水抱山流。由于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行车的过程中,甚至一度出现耳鸣,越往上走,空气也更加清冽畅快,原始森林阵阵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产自桐木关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正山小种,有松烟熏过的桂圆汤香,滋味内敛,冲泡多次而不散,用当地的山泉水冲泡更是甘甜可口,妙不可言




在做茶季,王建平一边在武夷山指挥做岩茶,另一只耳朵还要随时等候密林深处的招唤;天气晴好的日子,他就要深入武夷山腹地的桐木关自然保护区,亲自做“正山小种”红茶。



王建平位于莲花峰脚下的家,平日里,他最喜欢坐在二楼的露台喝茶,看书,望着对面的莲花峰,兴致来了,就上山去了。



去自然保护区做正山小种


我们沿着九曲溪往上游的方向行进,沿途溪水清可见底,飞瀑流泉高挂,万木叠翠,怪石嶙峋,山回水转,水抱山流。由于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行车的过程中,甚至一度出现耳鸣,越往上走,空气也更加清冽畅快,原始森林阵阵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天空被遮盖得密密实实,偶尔透进来的一束光便生出恍如隔世的光芒



桐木关随处可见林木上附生着肥厚的青苔,翠绿新鲜的一团,雨后吐着新绿,其实已“鹤发童颜”百岁有余


然后,蝴蝶也多了起来,翩翩起舞引人入胜。王建平一边开车一边告诉我们:“桐木关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采茶季白天穿一件薄衫没问题,晚上必须要披一件很厚的外套才能过夜。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山气候,气温低,日照短,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小种茶叶的生长。所以说,桐木关的正山小种茶树鲜有病虫害。”他指着不远处竹林下面长相杂乱的一丛丛灌木说,“那几棵是我的茶树,是不是很丑?”望过去,的确是其貌不扬、看不出经心打理的样子,沿着山路转了一个弯,他又指着溪流南侧斜坡上的一小片说,“那边的几十棵也是我的。”远远地,只见几顶斗笠在一片葱翠中晃动着。由于茶树约有一人高,而且长得密集,分不出有多少棵,也看不出有多少陇,再仔细一看正是采茶工人顶着早上的太阳采着茶青。


其貌不扬、看不出经心打理的“茶园”


开到必须要下车的地方,一路步行,两侧的毛竹根根高耸,好像要直抵天际,如果不是随着山风缓缓摇曳,天空将被遮盖得密密实实,偶尔透进来的一束光便生出恍如隔世的光芒。恍惚着,耳边传来竹林唏唏娑娑的低语,山溪潺潺的喧闹,茶树生长在如此令人欣羡的环境,怎么会丑,倒是美的不可方物。除了毛竹,桐木关生长着红豆杉、水杉、樟树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的3000多种植物,随处可见林木上附生着肥厚的青苔,翠绿新鲜的一团,雨后吐着新绿,其实已“鹤发童颜”百岁有余呢。“除了苔藓,繁盛于晚古生代的蕨类植物,同样也是良好生态的指示物。”王建平说,“桐木关保护区有100余种哺乳动物,400余种鸟类,100余种两栖和爬行动物,昆虫达300多个科,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高山野放,慢生长


王建平的茶厂位于桐木关黄溪洲,说是茶厂,其实不过是一处新建的青楼和一幢年代久远的木屋。“这里位于桐木关正山小种产区的东南端,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大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达到5-10万/立方米,每年三分之一都跟仙境一样。”桐木关本地人对高山生态自豪之极,才有“正山”之说,用以区别“外山”小种红茶。远远的,就已闻到了茶香,蜜一般的香气,在新鲜的空气中。




来到桐木关,感受到了它的原始生态,就不免好奇为何国人追求绿色健康到了的非要自己种菜的地步,而正山小种在市场上似乎仍旧没有普洱热销。


王建平说,“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是在清中期,品质优异,在所有茶中卖价最高。到了嘉庆前期,中国红茶八成以上都是以‘正山小种’的名义出口。由于蜚声海内外,国内各地效仿正山小种的工艺,以至在各大茶产区遍地开花。作为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还间接导致了两次英荷战争,以及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的美国独立战争。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正山小种,在国内被重新认识却是近些年的事。”


传统的“青楼”设有三至四层,最底层也是温度最高的一层用于最后的熏焙工艺,从第二层往上,每层都在木条上铺有竹席


王建平也是近些年才回到家里做茶,他说传统工艺费时费力,人工成本极高,因此,真正的桐木关“正山小种”产量并不大;相比而言,普洱、绿茶、乌龙的市场较大,喝红茶的人并不算太多;此外,红茶的产区和种类有很多,比如坦洋工夫、祁门红茶、宜兴红茶、滇红等;还有不少外山小种冒充正山小种,真假难辨;再有前些年异军突起的金骏眉占用了做正山小种的优质茶青,以上几个原因导致做传统烟熏正山小种的人越来越少,反而更为弥足珍贵。



孤独的青楼


“正山小种一般以半开面三到四叶为佳,自从诞生了金骏眉,有些茶农把自家的嫩芽卖给金骏眉的茶厂,第二片嫩叶拿去做银骏眉,这两种红茶对采摘的要求很高,最佳采摘期极短;而正山小种无需早采,采摘时间可宽至三四天,耐心等待天时。除了桐木关独特的高山气候和风土,特有的‘松烟熏制’工艺,离不开‘青楼’。”



正山小种从第一步萎凋环节就开始了松烟熏焙


不同于岩茶的炭焙,正山小种从第一步萎凋环节就开始了松烟熏焙。春天的桐木关多雨少晴,不管是雨水青、露水青还是正常的茶青,都采用青楼松烟加温萎凋。传统的“青楼”设有三至四层,最底层也是温度最高的一层用于最后的熏焙工艺,从第二层往上,每层都在木条上铺有竹席,竹席上铺满了采回的鲜叶,每20分钟翻一次青叶。这种低温熏焙的做法使得鲜叶在萎凋阶段就吸收了松烟香,随着茶叶的整个制作过程,内质发生转化,松烟香也会愈发深沉持久,茶汤滋味更活。萎凋后,茶青散发出幽幽的兰花香和松烟香。



竹席上铺满了采回的鲜叶


据说过去熏焙是一个独立的工种,适合产量较大的茶厂,而今家家自己熏焙做茶,可茶量又不满足建一个很大的青楼,形成了几家茶农共用一个青楼的局面。萎凋和精制两次熏焙的工艺造成极强的劳动量和极高的人力成本,因此市场上也有了未经烟熏过的正山小种红茶。



红茶的发酵与炒制


王建平说,“做正山小种的茶青都是树龄七八十年的小叶种茶树,品种很多,采回来分批萎凋,当失水达到50%至60%后即可用机器揉捻成茶条,然后将它放在竹篓内压紧,中间挖一个洞,盖上一块布,茶坯在自身酶的作用下开始渥堆发酵,这一步通常都是在晚上进行,长达十几个小时;尽管我们都认为红茶是‘全发酵’茶,其实它的发酵程度约为75%至90%之间,真到了100%的程度,茶叶将被烧坏。



渥堆发酵通常都是在晚上进行,长达十几个小时


所幸桐木关入夜后温度很低,发酵的温度自然就不会太高,而且过程非常缓慢,茶的内质转化也比较细致。发酵好的茶坯呈红褐色,散发出一种沁入心脾的清凉感,这时即可取出过红锅。用柴火烧的铁锅温度达到200度时即可投入发酵叶,用双手来回翻炒,频率过慢则失水过多易产生焦叶,过快则达不到提高香气令茶汤醇厚的作用。



过红锅时,铁锅的温度达到了200度,炒完一篓茶,手指已烫出水泡


经过炒制后,茶的发酵就彻底停止了。之后需再进行复揉,使回松的茶条紧缩,最后将复揉后的茶抖散摊在竹席上,再次点上松柴熏焙。做好的毛茶放一段时间,最后经筛分拣去粗叶茶梗后,再置于青楼的一层,用松柴进行最后一次熏焙,正山小种就算做成了。”我们跟着王建平做了一天茶,一个竹篓不过50多斤而已,产量真的很小。他说,“手工茶的就是这样辛苦,但是它的迷人之处也恰恰是天地人合而为一。”


辛苦了一天,王建平拿出一泡上好的烟熏正山小种,干茶索粗壮紧直,身骨重实,不带毫芯;用山泉水冲泡后,汤色红艳,闻香有迷人的松烟香、桂圆香;入口香气高爽持久,滋味浓醇,活泼甘甜,叶底明亮,呈古铜色,叶张柔软厚实……





秘籍:如何辨别真假松烟香


市场上有不少假的烟小种,通常是外山红茶在大焙炉上熏制出来的。首先,两者茶的原产地不同,土壤气候有本质的区别;其次,熏焙方式一个是低温慢焙,并且从萎凋即开始熏焙,并且是多次重复这一工艺,另一个是找捷径省时间降低成本的熏,是不是松烟熏的无从查证,两者熏出的持久力自然有天壤之别。


干茶

假松烟香只有烟味,特别呛,或者茶汤有红薯香;正山小种的干茶是烟熏、茶香和桂圆香三种味道的融合。


冲泡

假的烟小种冲泡两三次后,烟熏味已经没有了;真的正山小种冲泡多次而不散,松烟熏过的味道和茶味是一直跟着的。


陈年

假的烟小种存放一年以上,烟熏的味道便不见踪影;真的正山小种存放两三年后松烟味进一步转换为干果香,滋味变得更为醇厚而甘甜。


无烟正山小种

烟熏的正山小种工艺复杂,成本极高;熏焙的原料松木资源越来越少,为了避免乱砍滥伐,以及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熏制的小种越来越少;口味上,有些市场不太接受烟熏味,认为不健康,因此桐木关新派的无烟正山小种也有相当的市场。


为什么正山小种的英文名是Lapsang Souchong?

由于正山小种最初是由福州出口到海外的,因此延用了福州口音的音译。福州方言中,松熏读成“LeXun”,于是音译为“Lapsang”,“小种”则音译为“Sou—chong”,即“松烟熏过的小种茶”。“正山小种”则是桐木人强调原产地为“正山”,即桐木的十二个自然村,对应的是外山小种。



本文出自2016年《美食与美酒》总第1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