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9月份之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日程排到两个月后,小六在快速的成长,并在网络上迅速积累了自己人气。 你或许听过别人的分析和讲述,今天换我自己尝试分析一下成长路程。 如果你也想在网络开始做个人品牌,或者已经在路上,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提供一些行动参考。
1.贴上标签《影响力》讲到了一条影响别人的法则,叫“相似性”。 所以我用上面这三个标签来告诉大家,你看,小六就是很普通的一个男纸,没有什么特别,只要你也能应用方法,坚持做,你也可以的做到。 2.打造爆款标签只是外在属性,更重要的,还是你的产品,也就是你能提供的内容。 运气没来之前,我们该干什么 我在简书上已经写了214篇文章,最开始的是一周一篇的“一周一本书”书评。 更新到第30周的时候,才有一篇文章点击率过万:《如何用30分钟读懂一本书?》,这是第一次出现爆款。 等到《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这篇文章终于突破10W+,成为真正的爆款,我已经写了近一年了。
为什么要一日一更 在《逆向管理》这本书中说: “我们不能直接创造一些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我们时常无法控制自己的灵感。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需要做好的部分,那就是每天按照一定的系统去做事. 如此一来,在某些时候,灵感就会来临。”
那什么是“做好需要做的事情”呢? 一是,保持每日更新的节奏,让自己的写作肌肉保持持续的活力; 二是,在平时利用云笔记,注重素材的搜集,这个我在我的知识管理系列文章和课程都有重点讲过。 所以日更就是为了等待灵感降临,那一刻,倾泻洪荒之力,10W+一蹴而就!
3.多平台占位没钱也上场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现在根本行不通,因为你躲在巷子深处,满大街的都是酒铺,人家根本不会注意到你。 所以不如把自己想象成在一个大广场上,所有的人在搭台唱戏. 有的站在大舞台上,有的站在小舞台上。 你没有任何影响力,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寻找登台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般都是搭台子的人(公众号平台)找你的,所以别在乎15分钟还是1小时,也别在乎有没有打赏或者出场费。
把每一次登台都当做是一场训练,你就会觉得就算不给钱也是赚的了。 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几乎和所有的学习平台都合作过,因为免费、活好又卖力,所以登台的机会越来越多,被大家所熟知也就不奇怪了。
在大腿上跳舞 我们经常说抱大腿,你们考虑过大腿主人的感受么? 所以我们不要抱大腿,我们要像在巨人的大腿上跳舞。大的平台,大V,大神,大咖们,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多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是带着你的产品去提供价值的。 有“大腿”们的背书,你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我在今年5月份加入秋叶老师的IP训练营之后,我有幸认识了国内做活跃的一群知识IP,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可以从原来的沪宁线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的活动圈。
4.系统化输出从微课到系列 让自己成为专业化知识IP的第一步,是开始做微课分享。一堂微课也有生命周期,所以你需要从微课升级到系列课程。 我最开始的微课就是《30分钟速读》,而现在,以阅读为基础,涵盖了输入-整理-输出的全过程。 我是被逼着这样做的,因为平台跟我说,你的微课虽然好,但是你已经在很多平台讲过了,而且微课也不太容易变现,你想做系列课程么。 我说:想! 只要有钱,我什么姿势都会。
从初阶到高阶 系统化的输出第二个方向,就是将自己的内容,延伸到初阶到高阶。 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好的基础,但是他们同样有学习的热情和需求,所以如果你一味追求高质量的受众,其实市场为很窄,反而中低端市场会给你带来大量的流量。 从文章到出书 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就是系列化输出方式就是写书。 围绕一个主题,写作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系列化的输出自己的内容。
5.小结以上就是我的“如何在网络上提升自己影响力的4个方法”啦。 总结一下就是: - 贴上大众标签
- 按部就班,等待爆款
- 多平台占位
- 系统化输出
 微博读者@墨水坊 的整理的手绘笔记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慢慢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势能。 影响力就像滚雪球一样,原始的积累会非常累,但是时间越久,复利效应就会越明显。 最后想说影响力其实也是别人对你的信任力。 你做的所有的事情别人都在看,让我们一起努力,且行且珍惜,加油!
END. 我是彭小六。 在三线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识服务工作者。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