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阅读的尴尬

 昵称34661179 2016-09-09


读书人,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口头称呼。严格来说,我是不敢妄称自己是读书人的。可是,架不住有人动不动就把读书人的标签儿往你脸上贴。时日久了,倒是让我这张蜡黄消瘦的刀条脸儿,显得油光了不少。“读书人”这仨字儿,让我听起来很是受用,并引以为荣。


最近,我居然遭遇了一场和读书有关的尴尬事儿。这尴尬,它不只是我一人的尴尬。往开了说,它是全民阅读的尴尬。往大了说,它是一个国家的尴尬。


我妹夫在边陲小城里开着一家小餐馆儿。一日下午,我闲去光顾。已是过了饭口的时辰,客人都走空了。我和妹夫坐一张餐桌前闲唠嗑。没一会儿,我妹夫的一个远房表弟来了。这个表弟常年在俄罗斯出劳务,刚回来没几天。这日下午,表弟女人塞了三十块钱给表弟,让他上街买菜。到了菜市口,偏偏就碰上个摆地摊卖书的。表弟是书痴,恋了书摊,就把女人交待他买菜的事儿给忘脑后了。围书摊转悠了好半天,摸摸这本,翻翻那本,最后,表弟花掉手里的三十块钱,买了一本《资治通鉴》回来。他把书显摆给我看,问我,大哥,你觉得这书咋样?是正版不?我把书接过来翻了翻,然后递回他手里,微笑着说,不错,是正版的,还精装,你眼力挺好的……


没一会儿,表弟家里那口子(女人)风风火火地找过来了。别看这女人个头矮小,却是泼得要命。听说男人把买菜的钱买了书,矬老婆二话不说,跳起来搂头就是一巴掌。表弟的头上习惯戴个帽子。这一巴掌抡出去,竟如秋风扫落叶般,直接就把男人头上的帽子给打飞了。表弟性子倒好,嘻嘻地笑着猫腰过去,把帽子捡起来又戴回自己头上。矬老婆的瞳仁里映出两团火炬来。表弟还不识趣,慢条斯理地坐下来,一边翻着书,一边说,媳妇儿,你看我眼睛多尖,书摊上就这么一本正版书,让我给逮着了!大哥都说这本书好!


突然地,矬老婆就高声道,好啥好,嚼了当饭吃?撕了顶钱花?买啥不好,你买书?你能看懂你妈了个×……那么爱看书,你跟书过去吧……×你个血妈的……


矬老婆喋喋叫骂出不堪入耳的脏话来。就当着我的面,将表弟骂了个狗血喷头。也臊得我面红耳赤。表弟脾气虽好,可是毕竟有我这么个读书人在场,他有些挂不住面子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表弟一会儿瞄瞄我,一会儿又瞅瞅我妹夫,然后呲牙笑了笑,笑得很尴尬。为了掩饰尴尬,表弟的一只手,下意识地胡乱翻着那本《资治通鉴》,将书页弄得悉悉索索地响。蓦地,矬老婆的嗓音又提高了八度叫嚣道,你再翻弄那本破书,信不信老娘给你撕了?


矬老婆说得咬牙切齿,挥胳膊就去抢表弟手里的书。幸好我手疾眼快,把书夺下来,紧着打圆场,说买都买了,撕了怪可惜的,还是拿回家去,留着没事儿慢慢看吧!


矬老婆的脸上生就一丝丝横肉,冲我翻愣一下眼睛,说看啥看,有时间还得干活挣钱养家呢,哪有闲工夫看这破玩意?我给他的是买菜的钱,谁想到他给我整本破书回来,大哥你说,我嫁的是个多没正事儿的男人?


我说,大人要是没工夫看,可以留给你们的孩子看啊?


矬老婆说,俺家孩子现在念初二了,每天光家庭作业要写到后半夜去,还要我点灯熬油地陪着他。学校里那几门功课还学不过来呢,哪有精力看啥课外书?


矬老婆把我说无语了。表弟还在那里尴尬着不动弹。最后是我妹妹打楼上下来,一番好言相劝,将他们打发走了。表弟跟个犯人一样,亦步亦趋地跟在矬老婆的后头,唯唯诺诺地黏着女人说,媳妇儿,再给我三十块钱吧,我好买菜去,要不晚上吃啥呀?


我隐约听得矬老婆刻薄地数叨,你还想着吃菜啊你?美出你鼻涕泡儿吧!你不是喜欢看书吗?晚上你就书下饭好了……


我问妹夫,你表弟不是刚从国外出劳务回来吗?在俄罗斯半年多,他就一点钱没给家里挣么?妹夫说,挣了,有三四万呢。每次都是从境外打款过来,钱直接打到矬老婆的银行卡里了,攒钱打算在城里买楼呢……


表弟跟矬老婆结婚十几年了,一直蜗居在老丈人家的半间破仓房里,外墙皮都掉光了,冬天透风,夏天漏雨,山墙上裂的缝子能伸进手掌去……


表弟的儿子,今年都十四五岁了,还跟他妈挤一张床铺睡觉呢。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孩子不光能吃,每年读书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现在的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哪个都不愿意瞅见自己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独木桥上摔下来;哪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练就十八般武艺。一个个犹如座钟上满了发条一样紧绷着。现在的孩子,根本就没精力也没时间去体味读书的乐趣。放学后要马不停蹄周转于各类辅导班和特长班之间。诸如作文班、奥术班、美术班、音乐班、英语班、物理班、化学班、武术班、舞蹈班、书法班、口才班……


林林总总的班,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里遍地开花。平均每个孩子至少要参加二到三个这样的班。在一个三四线的城市里,这样的班,平均每月的收费在四百到五百之间。这样算下来,一个普通家庭供一个孩子读书的成本就高得惊人了。


我听过一则笑话,讲得很讽刺:有个主持人采访一位年轻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么积累财富的。富翁说,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父母就是让我在家里头待着,一直玩到十八岁。只是我十八岁生日那天,父母把我叫到身边,塞给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这些年没上学,咱家里攒下的钱……


现在,不光是孩子们读书的成本高。成年人读书,其实也是相当奢侈的。因为正版书,卖得实在是太贵了。动辄三十五十一本,成套的图书,上百上千的都有。读书的奢侈,不只是奢侈在金钱上,还奢侈在时间上。说简单了,一个人想把书读得春风得意,既要有“闲”,还得有“钱”,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你也不能说出版社把书卖得太贵了,而是想买书的一些人太穷了。目前,我们国家的中产阶级只占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左右,在近八亿的劳动力中,也仅有百分之二的人能够满足个税缴纳的标准。在一个经济高度分化、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面前,民众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集体的焦虑。在这样的状态下,“全民阅读”无疑是一个伪命题。


富人和穷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条鸿沟,甚至无法彼此理解。这使我想起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菜汤》里描写的一个场景:一个守寡的农妇死掉了二十岁的独生子,失去了家里最好的劳动力。同村的一个贵妇人怕农妇太伤心,就想着去安慰她。贵妇人过来发现,那个农妇站在茅屋中间的桌前,用右手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从熏黑的陶罐里舀取稀薄的菜汤,一勺一勺喝进肚里。贵妇人想起,几年前她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就悲痛得无心去彼得堡郊区租一幢漂亮的别墅避暑,宁愿整个夏天就住在城里。可眼前这个刚刚死掉了儿子的农妇,居然还有心思一勺一勺地喝菜汤呢。贵妇人终于忍不住了,“哎呀!我感到奇怪!难道你就不疼爱你的儿子么?为什么你的胃口还这么好呢?你怎么还能喝得下这菜汤呢?”农妇说,“我儿子死了,我的日子也到头了,就像是活活地被人摘了肝一样。可是菜汤不能糟蹋呀,要知道里面可是放了盐的呵。”贵妇人只是耸耸肩膀,就走开了。她当然觉得买盐很便宜……


西塞罗说,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快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谢冕好像也说过一句,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之类的话。可是,亲历了表弟的买书风波之后,只能让我感叹,世上的读书人不都是幸福人,有些是可怜人。套用列夫·托尔斯泰写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的一句名言:幸福的读书人是一样的,不幸的读书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譬如我文章开头提及的那个表弟吧,他就没有西塞罗说的那样,读书可以增进他的幸福,可以帮助他消灾解愁。反倒是让他发愁了。面对矬老婆的河东狮吼,表弟没有心旷神怡,只觉得肝儿颤。人家是,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表弟呢,胸藏文墨虚若鼠,腹有诗书气鼓鼓。


世俗人难免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生活。别看矬老婆没什么文化,这女人却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趁早捞钱,有了钱,她就能在这座城市里买得起房,孩子上得起学,老人看得起病。平头百姓,把日子过好了是真格,其它的都是扯淡。矬老婆不愿意穷困潦倒地活着。心存这种念头的女人在现实生活里应该为数不少吧?我突然就想到了王小波经典语录里的一句话,念书就是为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读博士,读博士就是为以后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为贪污公款。


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里,我们当中的好多人的价值观就这样彻底扭曲掉了。


古人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宋皇帝赵恒说过一段千古名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的确,在古代,学而优则仕。只要你自幼努力多读书,写出好的文章就可以立足于社会。且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个个都是通过读书才做成了大官。彼时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现在是,满街貂皮贵,尽是土豪身。


那时候,一个读书人金榜题名,一家人的好日子便指日可待。现在呢,一个大学生毕了业,差不多就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走出校门之后,就业都成问题,自食其力更难。所以有人说,女孩子,读的好不如嫁的好。男孩子,拼读书不如拼爹。好多女孩子不是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么?可是,仔细想想,这能怪孩子么?我看是怪不得的。因为孩子们都眼睁睁地看到,这个社会把更多的机会给了权力,给了金钱,给了关系,给了背景,给了颜值。好像惟独没有给有理想的读书人留下方寸之地。所以,这些年来,老百姓都有了一种共识,就是读书无用,读书改变不了命运,读书换不来土地,读书换不来粮食,读书换不来高楼,读书娶不来颜如玉,读书开不上宝马车,读书买不起黄金屋。莫说黄金屋了,对于好多年轻人来说,在一二线这样的大都市里,连租房的首付都付不起。住在北京地下室和管道井里的那一大批人,被媒体称为存活在大都市里的“鼠族”。前些年,六六写了一部小说叫《蜗居》,被改编成电视剧后收视率飙升,并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高晓松在一首歌词里写: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读书人的心声。然而,我相信你有勇气赤条条地躲在被窝里写诗,可我不相信你有勇气赤条条地穿过人山人海的人民广场,义无反顾地走向远方的田野!有人说了,城市里的日子不好过,你可以回农村去啊。好,那我们就来看看现在的农村是个什么样子。表弟当年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他的弟弟学习也不错。两个孩子都想上大学,可是因为家里穷,供不起。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表弟只好给自己的弟弟“让路”。弟弟大学毕了业,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最后又回到家里。没有想到,饱读诗书的弟弟,在农村找对象居然成了老大难问题。在农村,一个小伙子想娶上媳妇,先决条件不是看你读过的书有多厚,而是看你的票子有多厚;也不是看你读过的书摞起来有多高,而是看你家的楼房有多高。没有这些硬头货,别说是娶颜如玉了,就是寡居的刘姥姥都不愿意嫁给你。坊间传闻,现在乡下结婚有“万紫千红一片绿”的说法,即1万张5元钞票,加1000张百元钞票,这已是15万元,至于“一片绿”,就是一张50元的钞票,男方可以看着给。两三年前,我们老家的彩礼一般为10万到12万元。前些日子,我母亲回趟老家回来说,那边的彩礼已经涨到15万了,个别村子已经涨到了20万,甚至30万不止……


表弟的弟弟,认为自己和村里的其他小伙子不一样。他是读书人,他要移风易俗,凡是女方索要彩礼的,他一概跟人家说白白。结果就是,三十大多了,他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矬老婆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小叔子,在外面读了那么多年书,学了一肚子文化,最后还是就饭吃了。矬老婆为何反对男人读书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你读书,一家子人晚饭没菜吃;因为你读书,全家人都过不上好日子。啧啧,表弟这书读得该有多么的自私?多么的无用?多么的无情?多么的奢侈?多么的无耻?多么的没有天良?多么的不仁不义?有时候我在想,这仅仅是表弟一个人的悲哀么?

 


张伟东,《独立作家》专栏作家。《远东文学》编辑。



独立作家

投稿信箱:tanys1980@yeah.net 自由写作精神,无所顾忌。来稿请注明“独立作家” 字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