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者经常打错的十张牌之五

 古典文档 2016-09-09
人们跪在佛前,不是佛有求不应,而是其从不应人。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个现象:有承诺的爱情,十之八九要散伙。无论工作或生活,我们总有给人承诺的冲动,有时是为展现决心,有时是为表现担当,有时是为彰显能力,有时是为体现魄力,有时是为安抚对方,有时是为达成交易。无论承诺目的是什么,承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品和道德的双重绑架,只不过人质和绑匪都是自己,“撕票”没你好处,“不撕票”也没你实质性好处,“赎金”也不归你。换个角度讲,承诺如同一场婚外恋,承诺所带来的只有痛苦、懊悔、纠结、矛盾和亏欠,兑现承诺会对不起人,不兑现也会对不起人。管理工作亦如此,一时的承诺表态或可换来下属一时的信任和一时的热情,但如果你习惯给下属“打欠条”,下属就会习惯你的承诺。下属习惯你的承诺,本质上就是习惯了不信任你。虽说上级信任下级不是管理之道,但下级信任上级却是谋事之道。实践工作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做出一个结果,远比承诺一个结果更容易赢得下属的信任,因为承诺一个结果可以换来“信你一次”,而做出一个结果则能换来“一直信你”。故而,管理者面对下属时,无论你有无本事给下属承诺都不要张口,一旦张口就是你欠他的,张口就是“求下属信你一次”的开始。总之,承诺就是一种“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幼稚举动,折腾和被折腾的都是管理者自个,而且都会把自己折腾得里外不是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